罗世俐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其对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实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各46例.比较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对患者便秘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便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胀腹痛、焦虑不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减低患者便秘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身体质量的提升具有良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冰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急诊输液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的用药安全及疾病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诊输液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时间.结果 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为20.59%,研究组为5.88%,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时间方面,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不仅能够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胡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0例,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并总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感,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泌尿外科住院患者2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各112例,先入院患者为对照组,后入院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尿流量(13.21±2.21)ml/s、残余尿量(21.79±3.25)ml、膀胱压力(49.27±12.37)cmH2O,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5.54%,高于对照组患者80.36%(P<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皮桂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EKG减少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20例PICC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加EKG,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PICC并发症17例,少于对照组的63例;观察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5.48%,低于对照组的20.32%(P<0.05).结论 将EKG应用于PICC新生儿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减轻新生儿的痛苦,缩短新生儿的病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周忠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手术护理结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下床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微创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并且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叶寿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镇静镇痛治疗的认知状况及实践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山西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在ICU工作的13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镇静镇痛治疗的认知状况与实践现状的标准得分分别为(52.92±12.86)分,(64.80±12.58)分,两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ICU护士对镇静镇痛治疗的认知状况及实践现状差强人意,管理者需加强对其培训,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作者:李海英;魏绍辉;成芳;窦思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患儿中采用预见性护理能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6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PICC置管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根据入院单双日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PICC导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113.1±43.2)d,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88.5±22.1)d;观察组静脉炎、导管阻塞、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86%(1/35)、5.71%(2/35)、2.86%(1/35),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4.29%(5/35)、17.14%(6/35)、11.43%(4/35).两组上述三项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有效延长置管时间并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及治疗效果.
作者:马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早期活动干预的身体机能影响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与我院住院治疗的ICU患者8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记录患者活动强度和相关体征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830例ICU患者总计活动次数为1670次,在活动前后的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对比,活动前与活动后的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前患者收缩压(SBP)相比于活动后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干预需要建立一个高度要求的护理团队,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早期活动干预可以调整患者身体机能和强化心态的作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展端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经产妇妊娠分娩过程中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我院产科定期产前检查及培训并预约在我院分娩的高龄经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高龄经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加予综合护理干预后,高龄经产妇出血、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以及早产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Apgar评分相较对照组明显较高,且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经产妇实施优化护理干预,可以使高龄产妇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面对妊娠和分娩,对临床护理有指导作用.
作者:赵辉;许凯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县级基层医院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患者的规范化护理方案及要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前、术中、术后的规范化护理方案及注意要点.结果 23G玻璃体切除术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出现动脉阻塞、感染性眼内炎、眼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规范化的护理工作是眼底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51,围手术期行人文关怀护理),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SAS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促进快速康复,避免不良刺激,值得采纳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妮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社会支持对不孕症患者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先后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8例,均给予两组常规护理,仅给予干预组社会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各分量表评分、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各分量表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孕症患者实施社会支持,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社会适应性.
作者:许素莲;余慧雯;郑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软组织肉瘤(STS)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观察28例青少年STS患者阿霉素联合异环磷酰胺化疗的不良反应,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青少年STS患者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本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化疗.结论 掌握青少年STS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式,有助于临床护士针对性的护理青少年患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余俊珊;庄秋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各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常常合并其他各种疾病,做好老年精神病合并症患者的护理就显得异常重要.实践证明,针对老年精神病合并症患者的不同护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能够有效提供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症护理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盛利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小儿急性哮喘患儿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临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急性哮喘患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哮喘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可能性.
作者:李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析分阶段康复护理在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分阶段康复护理,总结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Arner-Lindholm评分显示其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康复护理应用于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中效果确切,实用价值显著.
作者:孙炉燕;陈丽芬;方伟娟;杨莉;陈震霞;宋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癌性疼痛的价值及其对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探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结果 护理1个月后,在统计学上分析两组VAS评分和HADS评分,探究组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统计学上分析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探究组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对于癌症患者疼痛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及其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维持.
作者:周莉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手术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及SA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对接受胸腔镜手术的患者来讲,开展整体护理干预,能全面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手术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石磊;崔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