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俊珊;庄秋凤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胃肠外科胃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但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没有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但明显地缩短了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雪妹;周雪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实验研究儿科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对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医院2016年儿科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措施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且实验组手术后的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手术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儿的手术质量,还可以提升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冯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荨麻疹脱敏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各1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讨组给予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发现,研讨组的疗效明确且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患者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发现多数患者表示满意.结论 将脱敏治疗应用于慢性荨麻疹治疗中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且在经过护理后的效果更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脑外伤患者应用认知及运动护理干预对其高级脑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脑外伤诊治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探究组患者同时接受认知和运动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总分以及ATT、MEM、OR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AN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所有患者认知功能均获得改善,探究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患者应用认知及运动护理干预可改善其高级脑功能受损现象症状.
作者:全桂英;张海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比较真空静脉采血和注射器采血在批量体检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体检科进行学生健康体检的体检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采血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真空静脉采血和注射器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方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血发生率为0.3%,对照组为1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发生率为0.5%,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平均时间为(1.53±0.32)min,对照组为(2.56±1.3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真空静脉采血在批量体检采血中效果要优于注射器采血,能有效降低患者凝血率和溶血率,值得推广.
作者:韦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本院急诊科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实验组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进入急诊所用时间为(34.2±2.5)min,心电图使用耗时(4.1±1.1)min,住院时间为(8.5±1.5)d,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4例),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19例),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缩短了各个急救和诊疗步骤的耗时,为患者赢取了更多的抢救时间,大限度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金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在我院就诊采取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的患者82例,依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和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2%与21.95%(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12%与80.49%(P<0.05).结论 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的患者采取术后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重大,便于提高护理质量与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
作者:胡倩;王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软组织肉瘤(STS)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观察28例青少年STS患者阿霉素联合异环磷酰胺化疗的不良反应,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青少年STS患者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本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化疗.结论 掌握青少年STS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式,有助于临床护士针对性的护理青少年患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余俊珊;庄秋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胃肠疾病急诊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胃肠疾病急诊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水平;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风险管理组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76.19%;风险管理组满意度92.86%.风险管理组胃肠疾病急诊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水平(94.56±2.15)、(97.45±3.53)、(96.13±6.92)高于对照组(85.01±1.91)、(86.24±2.72)、(84.13±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有2例出现坠床,有2例药物注射错误,有2例沟通不良,有1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6.67%;风险管理组仅有1例沟通不良,发生率2.38%.风险管理组无出现护患纠纷,对照组6例护患纠纷,发生率14.29%.结论 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高,可有效提升风险管理和预防性处理质量,防范和减少风险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预防护患纠纷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唐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为:护理态度(98.75±5.73)分、健康教育(92.43±3.25)分;心理疏导(88.75±6.42)分;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5.65±1.26)d,以上数据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毛兰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预防恶性肿瘤患者PICC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小组各单位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400例中接受PICC置管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相关影响因素和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出现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36例,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00%,贵要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5.56%,显著高于肘正中、头静脉血栓发生率的25.00%、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治疗中选择恰当静脉进行导管置入有利于降低患者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邢书慧;吕雅铮;李妙美;范围;刘晓飞;盛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并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殷晓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中重度肝静脉闭塞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中重度肝静脉闭塞病患者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用药护理和仪器监护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4例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痊愈,仅有1例患者由于疾病程度为重度在手术后42 d死亡.结论 患者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高危因素排查,在手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避免术后肝静脉闭塞病的出现,提升治疗效果,临床护理价值高.
作者:王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每天补液量、休克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每天补液量多于对照组,休克时间短于对照组,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15.9%)低于对照组(36.4%),二次复苏率(11.4%)及死亡率(2.3%)低于对照组(29.6%、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体复苏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增加患者的补液量,缩短休克时间,降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二次复苏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顾丽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5例.研究过程中,对于常规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对于研究组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数据表明研究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而常规组为73.3%,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另外,研究组患者术后没有出现术后感染现象,而常规组为2例(4.44%),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并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病情好转都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中的护理人员30名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对比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护理满意度及理论知识合格率情况.结果 经培训后,护理人员的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 对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卢进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满意度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02月~2017年06月柳州二空医院收治的分娩产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观察组产妇分娩结局中,同对照组剖宫产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提高程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患者环境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情感满意度方面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提高程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的心理疏导对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作用,实施优质的心理疏导,可有效降低产妇剖宫产率.
作者:韦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在产科分娩的6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均符合入选标准,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后出血量、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有效的评估及护理是减少产妇发生危险的关键,强化护理干预采取积极有效的观察,尽量避免出血诱发因素.通过正向的护理服务对提升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作者:邓宝平;王桂英;邓雪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患儿中采用预见性护理能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卫校临床外科护理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给予观察组学生实施案例教学法,给予对照组学生实施传统讲授法,对比两组学生测验成绩.结果 观察组学生不及格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效果显著,完全符合学生学习护理心理特征,重要能帮助学生清晰且直观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博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