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宝平;王桂英;邓雪芬
目的 研究并分析气囊仿生助产术在自然分娩中助产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取气囊仿生助产术进行分娩的产妇作为实验组,将采取常规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的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实验组Apgar评分在8分以上的新生儿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自然分娩的产妇予以气囊仿生助产术进行助产分娩,可减少产后出血率,缩短了产妇的产程时间,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卢美秀;秦发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配合下骨折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变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利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照组利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骨折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感染发生率5.66%,对照组18.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减少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吴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采用系统化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6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3例.常规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儿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是临床护理系统化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理想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房娅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减轻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卫生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例数小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VAS得分分别为(3.24±0.63)分、(2.21±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减轻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穿刺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帕提玛·再奴拉;沙恒古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围生期前后孕产妇常规心电图变化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5日~6月15日在我院就诊的孕产妇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初产妇、经产妇围生期心电图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 比较初产妇与经产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初产妇与经产妇产前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电轴往左偏、窦性心动过速、短P-R综合征、QRS低电压等作为主要的异常心电图表现.结论 加强孕产妇围生期心电图变化的临床观察,警惕其异常表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便于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冼丽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讨论小儿骨折术后锻炼方面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舒适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并且观察组关节活动角度及关节功能评分的恢复情况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儿患肢恢复,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保证患儿健康.
作者:胡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软组织肉瘤(STS)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观察28例青少年STS患者阿霉素联合异环磷酰胺化疗的不良反应,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青少年STS患者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本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化疗.结论 掌握青少年STS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式,有助于临床护士针对性的护理青少年患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余俊珊;庄秋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肛门疾病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肝门疾病术后疼痛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予以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结合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改善情况以及其睡眠质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肛门疾病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干护理方式具有临床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聂建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手术护理结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下床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微创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并且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叶寿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后第2天和出院前2天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结果 入院后第2天,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2天,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艳梅;顾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预防恶性肿瘤患者PICC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小组各单位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400例中接受PICC置管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相关影响因素和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出现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36例,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00%,贵要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5.56%,显著高于肘正中、头静脉血栓发生率的25.00%、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治疗中选择恰当静脉进行导管置入有利于降低患者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邢书慧;吕雅铮;李妙美;范围;刘晓飞;盛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于本院住院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的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术后疼痛分级、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的体位综合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促进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俊;瞿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技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静脉留置针目前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加深对静脉留置针的了解,确保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准确性,本文就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封管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何莺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应用到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蔡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剖腹产产妇使用早期护理干预后对其腹胀的影响效果.方法 收集剖腹产产妇15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腹胀发生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更低;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剖腹产产妇的护理过程中,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率,并加快产妇排气和排便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手术患者采用数字化技术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并采取数字化技术联合3D打印技术进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观察术中配合和护理过程,包括术中股骨模型的消毒灭菌等手术配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进行,手术后股骨内固定良好,且未出现并发症;手术过程默契配合,并得到手术医生认可.结论 3D打印技术是新型的手术辅助手段,使手术出血量减少,提高骨折复位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为了能更加高效的配合手术医生工作,手术室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性配合及提供优质高效的手术配合.
作者:胡乔石;雷春芳;梁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胃肠疾病急诊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胃肠疾病急诊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水平;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风险管理组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76.19%;风险管理组满意度92.86%.风险管理组胃肠疾病急诊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水平(94.56±2.15)、(97.45±3.53)、(96.13±6.92)高于对照组(85.01±1.91)、(86.24±2.72)、(84.13±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有2例出现坠床,有2例药物注射错误,有2例沟通不良,有1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6.67%;风险管理组仅有1例沟通不良,发生率2.38%.风险管理组无出现护患纠纷,对照组6例护患纠纷,发生率14.29%.结论 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高,可有效提升风险管理和预防性处理质量,防范和减少风险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预防护患纠纷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唐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本院的护理实习生8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给予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和各项能力状况.结果 学习前,两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后,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病例分析状况均得到明显提升,而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和病例分析状况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学习后,观察组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职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教学和管理能力及总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理实习生采用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乐趣,并使其思维逻辑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充分体现其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教学不断采纳与推广.
作者:孔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的实施对体检中心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2名,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实验组采取品管圈活动.分析健康人员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体检人员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医院体检工作中,可使投诉事件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胡玉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ESEA)和生活质量评分(SF-3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下降,生活质量较低,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够切实改善患者预后质量,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张云飞;赵霞;许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