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莺娟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26例接受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成A组和B组,各63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B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观察对比发现,B组相较于A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平均住院时长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围术期护理方法应用于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培芳;周艳娇;赵冰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荨麻疹脱敏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各1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讨组给予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发现,研讨组的疗效明确且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患者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发现多数患者表示满意.结论 将脱敏治疗应用于慢性荨麻疹治疗中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且在经过护理后的效果更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气囊仿生助产术在自然分娩中助产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取气囊仿生助产术进行分娩的产妇作为实验组,将采取常规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的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实验组Apgar评分在8分以上的新生儿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自然分娩的产妇予以气囊仿生助产术进行助产分娩,可减少产后出血率,缩短了产妇的产程时间,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卢美秀;秦发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8例患者中,出现6例并发脑血管痉挛,3例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脑积水,1例下肢血栓形成;通过对其积极救治和有效的护理对策,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术后必须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栓塞治疗效果.
作者:李秀云;王丽娜;李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6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PICC置管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根据入院单双日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PICC导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113.1±43.2)d,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88.5±22.1)d;观察组静脉炎、导管阻塞、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86%(1/35)、5.71%(2/35)、2.86%(1/35),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4.29%(5/35)、17.14%(6/35)、11.43%(4/35).两组上述三项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有效延长置管时间并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及治疗效果.
作者:马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血液透析科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 未实施任何护理干预措施前,两组患者的HAMA(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和HAMD(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于血液净化患者而言,将心理护理于其临床护理中应用,可有效的缓解其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谭家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临床儿科护理中存在的沟通障碍,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在护理工作中开展沟通障碍分析及改进活动,再选取2016年7月~12月儿科收治的住院患儿进行对比.对比沟通障碍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对比活动开展前后科室16名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业务能力、责任感评分.结果 开展后沟通障碍发生率远低于开展前(P<0.05),且家属满意度分布及总满意率与开展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后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业务能力和责任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护理中沟通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进行针对性改进不仅能够减少沟通障碍,还可提升家属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作者:陈兰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与传统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流程,观察组进行急诊快速通道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确诊时间及转科时间分别为(17.23±3.78)min、(26.15±6.22)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致死率及致残率分别为3.33%、8.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传统护理流程,急性脑卒中急诊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有效缩短确诊及转科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谭玉玲;梁素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后对其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得分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任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县级基层医院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患者的规范化护理方案及要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前、术中、术后的规范化护理方案及注意要点.结果 23G玻璃体切除术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出现动脉阻塞、感染性眼内炎、眼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规范化的护理工作是眼底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搭桥术患者行复合式保温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搭桥术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一般组和复合组.一般组给予常规护理,复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复合式保温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复合组出室后、术后1 h、术后2 h体温均高于一般组(P<0.05),术后5 h引流量、凝血酶原时间、滞留ICU时间较一般组少;复合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45%,低于一般组的20.69%(P<0.05).结论 对于接受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展开复合式保温护理可使患者体温降低幅度减小,促进其术后顺利恢复.
作者:阿曼古丽·玉素甫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EKG减少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20例PICC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加EKG,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PICC并发症17例,少于对照组的63例;观察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5.48%,低于对照组的20.32%(P<0.05).结论 将EKG应用于PICC新生儿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减轻新生儿的痛苦,缩短新生儿的病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周忠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减轻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卫生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例数小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VAS得分分别为(3.24±0.63)分、(2.21±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减轻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穿刺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帕提玛·再奴拉;沙恒古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与评估普外科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12月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合理睡眠、运动、饮食、用药等依从性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0.3±1.2)d与对照组(15.6±2.1)d相比显著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76/79)与对照组81.01%(64/79)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其住院时间,还能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宏丹;孙巍洋;郝彦;邢芸;冯瑞华;李金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措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40例)与应用中医辩证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临床护理后,健康自我认识、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等方面的生存质量评价均有显著性改善,且效果优于对照组(t=6.308,t=5.211,t=2.759,t=3.931,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辩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敏莉;王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癌性疼痛的价值及其对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探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结果 护理1个月后,在统计学上分析两组VAS评分和HADS评分,探究组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统计学上分析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探究组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对于癌症患者疼痛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及其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维持.
作者:周莉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镇静镇痛治疗的认知状况及实践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山西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在ICU工作的13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镇静镇痛治疗的认知状况与实践现状的标准得分分别为(52.92±12.86)分,(64.80±12.58)分,两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ICU护士对镇静镇痛治疗的认知状况及实践现状差强人意,管理者需加强对其培训,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作者:李海英;魏绍辉;成芳;窦思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44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并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 护理后,两组产妇的负面情绪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中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其紧张、畏惧的心理情绪,使其肛门排气时间和泌乳时间有效缩短,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可不断推广采纳.
作者:陶桂叶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肛门疾病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肝门疾病术后疼痛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予以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结合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改善情况以及其睡眠质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肛门疾病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干护理方式具有临床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聂建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本文就延续护理对产褥期妇女焦虑抑郁情绪干预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2例;两组产妇在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出院后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参照组未实施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产后2周、产后4周时,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褥期为产妇提供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心境、减少并发症均有积极作用,还可提高产妇对我科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晓菲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