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囊仿生助产术在促进自然分娩助产效果的临床研究进展

卢美秀;秦发娥

关键词:气囊仿生助产术, 自然分娩, 助产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气囊仿生助产术在自然分娩中助产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取气囊仿生助产术进行分娩的产妇作为实验组,将采取常规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的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实验组Apgar评分在8分以上的新生儿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自然分娩的产妇予以气囊仿生助产术进行助产分娩,可减少产后出血率,缩短了产妇的产程时间,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本院的护理实习生8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给予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和各项能力状况.结果 学习前,两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后,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病例分析状况均得到明显提升,而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和病例分析状况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学习后,观察组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职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教学和管理能力及总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理实习生采用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乐趣,并使其思维逻辑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充分体现其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教学不断采纳与推广.

    作者:孔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提高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措施.方法 选取护理学院2013届护理本科生126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生在撰写论文期间指导教师不参与论文设计;观察组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一起参与设计,并在写作之前教师对论文写作格式、要求等进行提前培训,观察比较两组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毕业论文优良率为47.62%,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本科毕业生论文质量的提升,需要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提前培训学习,才能全面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作者:王兰英;张晓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饮食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饮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课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经过要因论证,确定主要因素,提出并落实有效的对策.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饮食依从性、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活动前(P<0.01).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饮食依从性.

    作者:杜娴;杨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手术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及SA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对接受胸腔镜手术的患者来讲,开展整体护理干预,能全面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手术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石磊;崔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延续护理对产褥期妇女焦虑抑郁情绪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 本文就延续护理对产褥期妇女焦虑抑郁情绪干预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2例;两组产妇在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出院后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参照组未实施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产后2周、产后4周时,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褥期为产妇提供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心境、减少并发症均有积极作用,还可提高产妇对我科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晓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 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32名护理人员及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人员的现就职职称、工作年限及经验展开分层级管理模式,观察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护理人员的管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分层级管理前后护理管理质量有明显改善,分层级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64例患者对分层级管理后护理质量满意度远高于分层管理前(P<0.05).结论 分层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护理管理的质量,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融洽.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烧伤患者并发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烧伤患者并发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危重烧伤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加强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50例患者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和优质护理干预后,45例治愈,4例好转.结论 在危重烧伤并发肾功能衰竭治疗中选择连续性血液净化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利于维持内环境稳定,清除血液中炎性介质,促使患者痊愈,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窦长霞;马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快速康复护理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 ucosal Dissection,ESD)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ESD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血、感染、穿孔、狭窄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平均时间、狭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后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能及早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在临床应用中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且具有安全性.

    作者:鞠烨湘;郑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自我管理教育联合延续护理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复发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联合延续护理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给予自我管理教育联合延续护理者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结果 出院后,两组患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率对比,观察组为5.88%,对照组为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以(97.06%)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应用自我管理教育联合延续护理,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护理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商巧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阶段书面健康教育对心脏支架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阶段书面健康教育对心脏支架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17日~2017年11月12日我院收治的心脏支架手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与阶段书面健康教育,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恐惧、敌对、躯体化五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10.63±1.84)分、(9.18±1.92)分、(8.64±1.81)分、(8.76±1.16)分、(12.43±2.15)分;对照组焦虑、抑郁、恐惧、敌对、躯体化五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22.33±2.74)分、(13.26±2.42)分、(13.15±2.11)分、(13.17±1.58)分、(17.25±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脏支架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阶段书面健康教育,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用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王保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0月到医院就诊的适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选择外周静脉穿刺法,观察组患儿选择经腋静脉穿刺法.对比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36±1.12)d,与对照组患儿的(3.11±1.20)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56%,对照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适用经腋静脉穿刺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青少年软组织肉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及护理

    目的 探讨青少年软组织肉瘤(STS)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观察28例青少年STS患者阿霉素联合异环磷酰胺化疗的不良反应,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青少年STS患者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本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化疗.结论 掌握青少年STS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式,有助于临床护士针对性的护理青少年患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余俊珊;庄秋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ICU综合症的心理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ICU综合症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心理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家属满意度;ICU综合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结果 心理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组ICU综合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相近(P>0.05);干预后心理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策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少ICU综合症发生,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缪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认知及运动护理干预前后脑外伤患者高级脑功能的变化评价

    目的 探究脑外伤患者应用认知及运动护理干预对其高级脑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脑外伤诊治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探究组患者同时接受认知和运动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总分以及ATT、MEM、OR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AN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所有患者认知功能均获得改善,探究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患者应用认知及运动护理干预可改善其高级脑功能受损现象症状.

    作者:全桂英;张海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盆腔炎的效果体会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盆腔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胰岛素泵小背包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1],目前已成为老年慢性病中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2].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胰岛素泵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我院2015年6月开始使用美国生产的Minimedd 712易泵,泵常规采用皮夹、腰包的方式放置,在日常操作中取用极不方便,稍不留意就会出现泵体受压、软管扭曲、针头拔出等情况,如厕时容易发生泵体跌落,从而大大降低了使用中的依从性.为提高泵使用中的安全问题,我科自行设计并制作了胰岛素泵小背包,现介绍如下.

    作者:邹红;郭续文;李磊;曲比阿依;屈金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延续护理对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 进一步分析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实验组加以延续护理,分析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结果 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有助于增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等,效果显著.

    作者:唐带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适度活动对早期ICU患者身体机能影响与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ICU患者早期活动干预的身体机能影响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与我院住院治疗的ICU患者8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记录患者活动强度和相关体征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830例ICU患者总计活动次数为1670次,在活动前后的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对比,活动前与活动后的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前患者收缩压(SBP)相比于活动后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干预需要建立一个高度要求的护理团队,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早期活动干预可以调整患者身体机能和强化心态的作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展端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观察综合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进身体恢复,提升满意度.

    作者:籍瑞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肿瘤晚期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优势评定

    目的 探究肿瘤晚期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优势评定.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肿瘤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干预组(给予中医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明显较优(P<0.05).结论 中医护理在肿瘤晚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的恶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葛玉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