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青
目的 探讨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本院的护理实习生8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给予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和各项能力状况.结果 学习前,两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后,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病例分析状况均得到明显提升,而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和病例分析状况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学习后,观察组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职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教学和管理能力及总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理实习生采用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乐趣,并使其思维逻辑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充分体现其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教学不断采纳与推广.
作者:孔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进一步分析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实验组加以延续护理,分析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结果 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有助于增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等,效果显著.
作者:唐带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妇科护理工作开展中护理风险评估表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7年9月我院中西医结合妇科收治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一般组146展开常规护理,评估组154例于护理风险评估表评估下展开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评估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5%,显著比一般组的16.4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组意度是98.05%,比一般组的80.8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护理工作中对护理风险评估表进行应用可使不良事件得到有效预控,从而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唐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烧伤患者并发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危重烧伤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加强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50例患者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和优质护理干预后,45例治愈,4例好转.结论 在危重烧伤并发肾功能衰竭治疗中选择连续性血液净化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利于维持内环境稳定,清除血液中炎性介质,促使患者痊愈,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窦长霞;马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治疗和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严重颅脑外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急救治疗及临床综合护理,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经过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相比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重颅脑外伤患者中采用急救治疗与临床综合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周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26例接受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成A组和B组,各63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B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观察对比发现,B组相较于A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平均住院时长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围术期护理方法应用于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培芳;周艳娇;赵冰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围生期前后孕产妇常规心电图变化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5日~6月15日在我院就诊的孕产妇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初产妇、经产妇围生期心电图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 比较初产妇与经产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初产妇与经产妇产前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电轴往左偏、窦性心动过速、短P-R综合征、QRS低电压等作为主要的异常心电图表现.结论 加强孕产妇围生期心电图变化的临床观察,警惕其异常表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便于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冼丽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胃肠外科胃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但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没有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但明显地缩短了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雪妹;周雪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析分阶段康复护理在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分阶段康复护理,总结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Arner-Lindholm评分显示其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康复护理应用于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中效果确切,实用价值显著.
作者:孙炉燕;陈丽芬;方伟娟;杨莉;陈震霞;宋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后对其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得分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任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研究法分析全部观察对象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急救方法,进而总结行之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法.结果 经统计得出,132例心肌梗死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共出现严重并发症23例,约占17.42%;其中心室颤动10例(7.58%)、迷走神经反射亢进5例(3.79%)、急性冠状动脉闭塞7例(5.3%)、冠状动脉穿孔1例(0.76%);此外,所有患者经及时行有效急救措施与急救护理后急救成功率为98.48%.结论 对于心肌梗塞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时,积极展开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可为患者的抢救争取更多宝贵时间,对改善患者病情预后尤为重要.
作者:钟蕊忆;黄燕萍;银龙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母婴同室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在母婴同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提升产妇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雪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患者知道如何用法律来衡量护理行为,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护士侵犯了患者的权利,无论是过失还是无意,都极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所以,为了有效预防纠纷,护士应加强对护患关系沟通技巧的重视,尤其在急诊科,更需要护士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进程和生命安全.本文对急诊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大程度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邢南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我方医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在运用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分析效果.结果 66例患者中,痊愈64例,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的疗效确切;为患者实施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对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陆辉云;赵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筛查吞咽功能障碍的方法,并提出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患者92例,采用随机划分方式,行一般护理模式的为对照组,给予早期吞咽障碍筛查与康复护理的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比较整体吞咽障碍情况,观察组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早期筛查吞咽障碍,并给予相应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吞咽障碍程度的降低.
作者:胡兆君;张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于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后实施规范化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SS)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GQOL-74).结果 护理后GQOL-74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NI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可提高其生活质量,能改善患者神经缺损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毛玉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减轻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卫生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例数小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VAS得分分别为(3.24±0.63)分、(2.21±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减轻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穿刺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帕提玛·再奴拉;沙恒古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肛门疾病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肝门疾病术后疼痛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予以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结合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改善情况以及其睡眠质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肛门疾病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干护理方式具有临床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聂建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卫校临床外科护理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给予观察组学生实施案例教学法,给予对照组学生实施传统讲授法,对比两组学生测验成绩.结果 观察组学生不及格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效果显著,完全符合学生学习护理心理特征,重要能帮助学生清晰且直观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措施.方法 选取护理学院2013届护理本科生126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生在撰写论文期间指导教师不参与论文设计;观察组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一起参与设计,并在写作之前教师对论文写作格式、要求等进行提前培训,观察比较两组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毕业论文优良率为47.62%,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本科毕业生论文质量的提升,需要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提前培训学习,才能全面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作者:王兰英;张晓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