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霞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烧伤患者并发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危重烧伤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加强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50例患者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和优质护理干预后,45例治愈,4例好转.结论 在危重烧伤并发肾功能衰竭治疗中选择连续性血液净化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利于维持内环境稳定,清除血液中炎性介质,促使患者痊愈,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窦长霞;马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提高口腔专科护士口腔卫生保健能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通过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多种教学方法及技能训练相结合对我校2012~2017级口腔护理方向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培养学生口腔卫生保健能力并提高其综合素质.结果 96%学生掌握的口腔卫生保健的基本方法及刷牙和补充刷牙工具的使用;90%学生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基本口腔保健指导.结论 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口腔预防保健的实训,显著提高口腔专科护士卫生保健能力.
作者:韩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患者知道如何用法律来衡量护理行为,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护士侵犯了患者的权利,无论是过失还是无意,都极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所以,为了有效预防纠纷,护士应加强对护患关系沟通技巧的重视,尤其在急诊科,更需要护士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进程和生命安全.本文对急诊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大程度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邢南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技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静脉留置针目前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加深对静脉留置针的了解,确保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准确性,本文就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封管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何莺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治疗和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严重颅脑外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急救治疗及临床综合护理,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经过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相比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重颅脑外伤患者中采用急救治疗与临床综合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周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剖腹产产妇使用早期护理干预后对其腹胀的影响效果.方法 收集剖腹产产妇15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腹胀发生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更低;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剖腹产产妇的护理过程中,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率,并加快产妇排气和排便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 ucosal Dissection,ESD)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ESD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血、感染、穿孔、狭窄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平均时间、狭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后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能及早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在临床应用中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且具有安全性.
作者:鞠烨湘;郑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ICU科室结合感染监测数据分析与相关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我院26张ICU科室病床进行目标性检测,收治的主要以外科危重患者为主,所有患者自ICU病房治疗后继续监测72 h.统计分析所有感染类型及病菌类型.结果 选取2016年7与~2017年1月ICU科室收治的患者830例,患者住院监测总时长2776天.共发生医院感染66次54例,感染率为8.82%,日感染率为0.36%.患者主要感染类型为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占总感染次数的86.3%,主要病菌为绿脓杆菌和金葡萄球菌.结论 对ICU科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利于及时有效的发现患者感染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医院感染对患者的二次伤害,制定严谨高效的与防治措施,减低ICU科室患者医院感染率.
作者:刘燕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于本院住院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的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术后疼痛分级、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的体位综合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促进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俊;瞿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减轻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卫生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例数小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VAS得分分别为(3.24±0.63)分、(2.21±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减轻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穿刺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帕提玛·再奴拉;沙恒古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以心脏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以及炎症反应为病理生理改变的心血管疾病.该病起病急、病情迅速恶化、易反复发作、死亡率极高.AMI的治疗仍以药物溶栓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为主,然而,这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程度受到各种条件制约.因此,掌握院前急救护理理念和措施,对入院后有效的救治至关重要.
作者:宋宏源;屈红;王非凡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中的护理人员30名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对比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护理满意度及理论知识合格率情况.结果 经培训后,护理人员的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 对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卢进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理功能评分、健康知识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均比较优,且观察组的96.77%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将心理康复护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护理效果比较理想,故值得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比较真空静脉采血和注射器采血在批量体检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体检科进行学生健康体检的体检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采血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真空静脉采血和注射器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方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血发生率为0.3%,对照组为1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发生率为0.5%,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平均时间为(1.53±0.32)min,对照组为(2.56±1.3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真空静脉采血在批量体检采血中效果要优于注射器采血,能有效降低患者凝血率和溶血率,值得推广.
作者:韦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析分阶段康复护理在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分阶段康复护理,总结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Arner-Lindholm评分显示其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康复护理应用于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中效果确切,实用价值显著.
作者:孙炉燕;陈丽芬;方伟娟;杨莉;陈震霞;宋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患儿中采用预见性护理能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运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AMD和HAMA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老年肺癌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胡昭君;童振振;柳晶;王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联合个性化护理运用到妇科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72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联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总体满意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总分.结果 观察组总体满意率、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总体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华;武利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26例接受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成A组和B组,各63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B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观察对比发现,B组相较于A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平均住院时长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围术期护理方法应用于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培芳;周艳娇;赵冰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老年癌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癌性疼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日~2017年10月30日老年癌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疼痛缓解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癌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癌性疼痛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云芳;陈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