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红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与传统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流程,观察组进行急诊快速通道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确诊时间及转科时间分别为(17.23±3.78)min、(26.15±6.22)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致死率及致残率分别为3.33%、8.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传统护理流程,急性脑卒中急诊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有效缩短确诊及转科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谭玉玲;梁素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8例患者中,出现6例并发脑血管痉挛,3例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脑积水,1例下肢血栓形成;通过对其积极救治和有效的护理对策,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术后必须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栓塞治疗效果.
作者:李秀云;王丽娜;李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其对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实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各46例.比较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对患者便秘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便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胀腹痛、焦虑不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减低患者便秘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身体质量的提升具有良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冰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患病因素及护理干预方式.方法 选取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护理后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乙组的总有效率91.9%,甲组的总有效率为70.2%,乙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甲组.结论 对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效果明显,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进身体恢复,提升满意度.
作者:籍瑞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泌尿外科住院患者2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各112例,先入院患者为对照组,后入院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尿流量(13.21±2.21)ml/s、残余尿量(21.79±3.25)ml、膀胱压力(49.27±12.37)cmH2O,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5.54%,高于对照组患者80.36%(P<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皮桂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析分阶段康复护理在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分阶段康复护理,总结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Arner-Lindholm评分显示其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康复护理应用于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中效果确切,实用价值显著.
作者:孙炉燕;陈丽芬;方伟娟;杨莉;陈震霞;宋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配合下骨折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变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利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照组利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骨折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感染发生率5.66%,对照组18.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减少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吴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diabeticmellitus,DM)合并重症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DM合并重症脑梗塞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对症治疗同时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度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FPG)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护理后,本组患者的NIHSS评分、FPG均显著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DM合并重症脑梗塞患者开展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效果,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孙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技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静脉留置针目前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加深对静脉留置针的了解,确保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准确性,本文就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封管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何莺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识别与急救护理.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对其进行严密的心电图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总结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各种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患者制定适合的抢救措施及治疗护理.结果 52例患者中,2例死亡,其余患者进行有效的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正确的识别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江丽嫚;麦爱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搭桥术患者行复合式保温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搭桥术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一般组和复合组.一般组给予常规护理,复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复合式保温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复合组出室后、术后1 h、术后2 h体温均高于一般组(P<0.05),术后5 h引流量、凝血酶原时间、滞留ICU时间较一般组少;复合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45%,低于一般组的20.69%(P<0.05).结论 对于接受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展开复合式保温护理可使患者体温降低幅度减小,促进其术后顺利恢复.
作者:阿曼古丽·玉素甫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患儿中采用预见性护理能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44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并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 护理后,两组产妇的负面情绪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中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其紧张、畏惧的心理情绪,使其肛门排气时间和泌乳时间有效缩短,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可不断推广采纳.
作者:陶桂叶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侧重性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95.2%高于对照组8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康复的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吞咽障碍,实现生活自理的目的.
作者:夏爱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在我院就诊采取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的患者82例,依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和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2%与21.95%(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12%与80.49%(P<0.05).结论 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的患者采取术后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重大,便于提高护理质量与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
作者:胡倩;王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5例.研究过程中,对于常规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对于研究组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数据表明研究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而常规组为73.3%,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另外,研究组患者术后没有出现术后感染现象,而常规组为2例(4.44%),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并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病情好转都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技术化护理的应用优势.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压疮患者30例,就10名护理人员对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的方法、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护理人员的知识、技巧、操作能力,比较普通护理与集束化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情况.结果 集束化护理后人员理论知识、护理技巧、操作能力得分分别为(92.13±6.37)分、(91.07±6.12)分、(93.40±5.98)分,患者满意度、舒适度评分分别为(90.26±8.49)分、(92.37±8.58)分,均比实施前评分高.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韩海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本院急诊科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实验组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进入急诊所用时间为(34.2±2.5)min,心电图使用耗时(4.1±1.1)min,住院时间为(8.5±1.5)d,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4例),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19例),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缩短了各个急救和诊疗步骤的耗时,为患者赢取了更多的抢救时间,大限度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金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一例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在产褥期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17日收治的1例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对产褥期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多形红斑型药疹在产褥期的特殊时期进行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住院10天,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顺利出院.结论 给予患者精心有效的护理措施,在特殊时期提供积极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蔡萍萍;高迎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