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青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救治的小儿肺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 两组的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退热、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家长满意度明显更高.结论 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各项症状明显好转,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兰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胃肠疾病急诊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胃肠疾病急诊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水平;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风险管理组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76.19%;风险管理组满意度92.86%.风险管理组胃肠疾病急诊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水平(94.56±2.15)、(97.45±3.53)、(96.13±6.92)高于对照组(85.01±1.91)、(86.24±2.72)、(84.13±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有2例出现坠床,有2例药物注射错误,有2例沟通不良,有1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6.67%;风险管理组仅有1例沟通不良,发生率2.38%.风险管理组无出现护患纠纷,对照组6例护患纠纷,发生率14.29%.结论 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高,可有效提升风险管理和预防性处理质量,防范和减少风险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预防护患纠纷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唐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手术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及SA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对接受胸腔镜手术的患者来讲,开展整体护理干预,能全面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手术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石磊;崔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镇静镇痛治疗的认知状况及实践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山西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在ICU工作的13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镇静镇痛治疗的认知状况与实践现状的标准得分分别为(52.92±12.86)分,(64.80±12.58)分,两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ICU护士对镇静镇痛治疗的认知状况及实践现状差强人意,管理者需加强对其培训,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作者:李海英;魏绍辉;成芳;窦思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6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PICC置管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根据入院单双日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PICC导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113.1±43.2)d,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88.5±22.1)d;观察组静脉炎、导管阻塞、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86%(1/35)、5.71%(2/35)、2.86%(1/35),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4.29%(5/35)、17.14%(6/35)、11.43%(4/35).两组上述三项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有效延长置管时间并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及治疗效果.
作者:马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为:护理态度(98.75±5.73)分、健康教育(92.43±3.25)分;心理疏导(88.75±6.42)分;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5.65±1.26)d,以上数据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毛兰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侧重性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95.2%高于对照组8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康复的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吞咽障碍,实现生活自理的目的.
作者:夏爱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患者知道如何用法律来衡量护理行为,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护士侵犯了患者的权利,无论是过失还是无意,都极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所以,为了有效预防纠纷,护士应加强对护患关系沟通技巧的重视,尤其在急诊科,更需要护士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进程和生命安全.本文对急诊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大程度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邢南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盆腔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气道与皮肤护理对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ICU接收的危重症患者26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气道与皮肤的加强护理,分析不同因素下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局部感染发生率、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率及血培养阳性率三项指标.结果 存在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较高,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越高,研究组患者局部感染发生率、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率及血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气道与皮肤实施加强护理有效减少了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作者:王肖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进一步分析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实验组加以延续护理,分析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结果 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有助于增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等,效果显著.
作者:唐带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0月到医院就诊的适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选择外周静脉穿刺法,观察组患儿选择经腋静脉穿刺法.对比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36±1.12)d,与对照组患儿的(3.11±1.20)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56%,对照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适用经腋静脉穿刺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方法对其自护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确诊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与护理组,各38例,其中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护理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知晓度及健康行为量表.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知晓度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的健康行为量表评分在各阶段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方法,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并对其健康行为产生较好的影响.
作者:王晓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中的护理人员30名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对比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护理满意度及理论知识合格率情况.结果 经培训后,护理人员的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 对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卢进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围生期前后孕产妇常规心电图变化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5日~6月15日在我院就诊的孕产妇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初产妇、经产妇围生期心电图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 比较初产妇与经产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初产妇与经产妇产前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电轴往左偏、窦性心动过速、短P-R综合征、QRS低电压等作为主要的异常心电图表现.结论 加强孕产妇围生期心电图变化的临床观察,警惕其异常表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便于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冼丽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提高急诊观察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来我院儿科急诊观察室就诊的急诊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宣教方法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采用专业化全方位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知晓度、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观察室针对患者家属采用专业综合性健康教育,能够大大提高患者家属对自身病症的科学认识和知晓度,提高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余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EKG减少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20例PICC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加EKG,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PICC并发症17例,少于对照组的63例;观察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5.48%,低于对照组的20.32%(P<0.05).结论 将EKG应用于PICC新生儿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减轻新生儿的痛苦,缩短新生儿的病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周忠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脑外伤患者应用认知及运动护理干预对其高级脑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脑外伤诊治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探究组患者同时接受认知和运动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总分以及ATT、MEM、OR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AN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所有患者认知功能均获得改善,探究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患者应用认知及运动护理干预可改善其高级脑功能受损现象症状.
作者:全桂英;张海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眩晕症患者的康复综合护理方案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BPPV、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进行康复综合护理,评价疗效.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扫视检查、平滑跟踪试验、视动眼震试验、凝视检查、自发眼震、冷热试验异常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平滑跟踪试验、视动眼震试验、自发眼震、冷热试验异常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8.93%(5/56),低于对照组30.36%(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距离此次发作的时间,再次复发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可以增进眩晕症的疗效,降低复发风险.
作者:孙新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后对其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得分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任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