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石磊;崔海霞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进身体恢复,提升满意度.
作者:籍瑞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ICU科室结合感染监测数据分析与相关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我院26张ICU科室病床进行目标性检测,收治的主要以外科危重患者为主,所有患者自ICU病房治疗后继续监测72 h.统计分析所有感染类型及病菌类型.结果 选取2016年7与~2017年1月ICU科室收治的患者830例,患者住院监测总时长2776天.共发生医院感染66次54例,感染率为8.82%,日感染率为0.36%.患者主要感染类型为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占总感染次数的86.3%,主要病菌为绿脓杆菌和金葡萄球菌.结论 对ICU科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利于及时有效的发现患者感染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医院感染对患者的二次伤害,制定严谨高效的与防治措施,减低ICU科室患者医院感染率.
作者:刘燕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患者知道如何用法律来衡量护理行为,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护士侵犯了患者的权利,无论是过失还是无意,都极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所以,为了有效预防纠纷,护士应加强对护患关系沟通技巧的重视,尤其在急诊科,更需要护士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进程和生命安全.本文对急诊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大程度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邢南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耳穴按压对晚期恶性肿瘤晚期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一级社区医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晚期癌症,不开刀不化疗已经放弃了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晚期癌症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治疗,研究组再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耳穴按压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增加耳穴按压后各项指标评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按压对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晚期癌症患者负性情绪有着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情况以及认知情况,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沈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胃肠外科胃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但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没有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但明显地缩短了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雪妹;周雪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搭桥术患者行复合式保温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搭桥术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一般组和复合组.一般组给予常规护理,复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复合式保温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复合组出室后、术后1 h、术后2 h体温均高于一般组(P<0.05),术后5 h引流量、凝血酶原时间、滞留ICU时间较一般组少;复合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45%,低于一般组的20.69%(P<0.05).结论 对于接受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展开复合式保温护理可使患者体温降低幅度减小,促进其术后顺利恢复.
作者:阿曼古丽·玉素甫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理功能评分、健康知识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均比较优,且观察组的96.77%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将心理康复护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护理效果比较理想,故值得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提高急诊观察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来我院儿科急诊观察室就诊的急诊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宣教方法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采用专业化全方位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知晓度、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观察室针对患者家属采用专业综合性健康教育,能够大大提高患者家属对自身病症的科学认识和知晓度,提高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余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烧伤患者并发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危重烧伤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加强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50例患者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和优质护理干预后,45例治愈,4例好转.结论 在危重烧伤并发肾功能衰竭治疗中选择连续性血液净化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利于维持内环境稳定,清除血液中炎性介质,促使患者痊愈,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窦长霞;马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密闭式防针刺伤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本院急救中心抢救的采用密闭式防针刺伤型静脉留置针进行浅静脉穿刺治疗的危重患者172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患者使用后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及护士使用操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经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病情稳定好转,其中1336例予收住院继续治疗,留观治疗383例,死亡9例.出现重复静脉穿刺53例,出现液体外渗41例,静脉炎1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54%.留置时间3~5天,平均3.84天.无一例发生护士针刺伤意外事件,护士使用操作满意度为98.58%.结论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仅能满足患者抢救治疗的需要,保证静脉通路的通畅,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护士针刺伤的发生,降低职业伤害.
作者:闻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侧重性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95.2%高于对照组8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康复的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吞咽障碍,实现生活自理的目的.
作者:夏爱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手术患者采用数字化技术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并采取数字化技术联合3D打印技术进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观察术中配合和护理过程,包括术中股骨模型的消毒灭菌等手术配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进行,手术后股骨内固定良好,且未出现并发症;手术过程默契配合,并得到手术医生认可.结论 3D打印技术是新型的手术辅助手段,使手术出血量减少,提高骨折复位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为了能更加高效的配合手术医生工作,手术室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性配合及提供优质高效的手术配合.
作者:胡乔石;雷春芳;梁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措施,综合组实施综合化服务.比较两组满意度;疾病了解情况、降糖、降压用药认知、合理饮食和活动行为;干预前后患者应激心理状况.结果 综合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疾病了解情况、降糖、降压用药认知、合理饮食和活动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应激心理状况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组应激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应激,提升疾病认知和健康行为,满意度高.
作者:朱佳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小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和血肿的原因与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4例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和血肿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小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和血肿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防范措施.结果 临床研究显示,导致小耳朵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和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穿刺部分选择不当、患儿自身因素、穿刺操作不当.结论 护理人员小儿静脉穿刺操作不当是导致个体患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和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提高护理人员临床操作技能对降低小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和血肿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党丽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总有效率为95%,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65%).观察组的满意程度为95%,对照组的满意程度为62.5%,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远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大大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能有效改善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正确就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后对其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得分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任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研究法分析全部观察对象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急救方法,进而总结行之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法.结果 经统计得出,132例心肌梗死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共出现严重并发症23例,约占17.42%;其中心室颤动10例(7.58%)、迷走神经反射亢进5例(3.79%)、急性冠状动脉闭塞7例(5.3%)、冠状动脉穿孔1例(0.76%);此外,所有患者经及时行有效急救措施与急救护理后急救成功率为98.48%.结论 对于心肌梗塞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时,积极展开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可为患者的抢救争取更多宝贵时间,对改善患者病情预后尤为重要.
作者:钟蕊忆;黄燕萍;银龙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本院急诊科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实验组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进入急诊所用时间为(34.2±2.5)min,心电图使用耗时(4.1±1.1)min,住院时间为(8.5±1.5)d,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4例),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19例),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缩短了各个急救和诊疗步骤的耗时,为患者赢取了更多的抢救时间,大限度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金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技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静脉留置针目前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加深对静脉留置针的了解,确保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准确性,本文就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封管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何莺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早期活动干预的身体机能影响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与我院住院治疗的ICU患者8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记录患者活动强度和相关体征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830例ICU患者总计活动次数为1670次,在活动前后的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对比,活动前与活动后的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前患者收缩压(SBP)相比于活动后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干预需要建立一个高度要求的护理团队,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早期活动干预可以调整患者身体机能和强化心态的作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展端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