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1],目前已成为老年慢性病中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2].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胰岛素泵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我院2015年6月开始使用美国生产的Minimedd 712易泵,泵常规采用皮夹、腰包的方式放置,在日常操作中取用极不方便,稍不留意就会出现泵体受压、软管扭曲、针头拔出等情况,如厕时容易发生泵体跌落,从而大大降低了使用中的依从性.为提高泵使用中的安全问题,我科自行设计并制作了胰岛素泵小背包,现介绍如下.
作者:邹红;郭续文;李磊;曲比阿依;屈金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荨麻疹脱敏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各1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讨组给予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发现,研讨组的疗效明确且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患者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发现多数患者表示满意.结论 将脱敏治疗应用于慢性荨麻疹治疗中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且在经过护理后的效果更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提高口腔专科护士口腔卫生保健能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通过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多种教学方法及技能训练相结合对我校2012~2017级口腔护理方向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培养学生口腔卫生保健能力并提高其综合素质.结果 96%学生掌握的口腔卫生保健的基本方法及刷牙和补充刷牙工具的使用;90%学生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基本口腔保健指导.结论 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口腔预防保健的实训,显著提高口腔专科护士卫生保健能力.
作者:韩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本院急诊科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实验组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进入急诊所用时间为(34.2±2.5)min,心电图使用耗时(4.1±1.1)min,住院时间为(8.5±1.5)d,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4例),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19例),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缩短了各个急救和诊疗步骤的耗时,为患者赢取了更多的抢救时间,大限度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金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EKG减少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20例PICC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加EKG,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PICC并发症17例,少于对照组的63例;观察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5.48%,低于对照组的20.32%(P<0.05).结论 将EKG应用于PICC新生儿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减轻新生儿的痛苦,缩短新生儿的病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周忠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面肌痉挛患者行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面肌痉挛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各18例.两组均行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焦虑(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肌痉挛患者行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给予其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孙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胃肠疾病急诊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胃肠疾病急诊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水平;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风险管理组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76.19%;风险管理组满意度92.86%.风险管理组胃肠疾病急诊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水平(94.56±2.15)、(97.45±3.53)、(96.13±6.92)高于对照组(85.01±1.91)、(86.24±2.72)、(84.13±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有2例出现坠床,有2例药物注射错误,有2例沟通不良,有1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6.67%;风险管理组仅有1例沟通不良,发生率2.38%.风险管理组无出现护患纠纷,对照组6例护患纠纷,发生率14.29%.结论 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高,可有效提升风险管理和预防性处理质量,防范和减少风险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预防护患纠纷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唐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本次选取2016年01月1日~12月31日ICU气管切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并对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气管切开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费用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费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并且还能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国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侧重性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95.2%高于对照组8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康复的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吞咽障碍,实现生活自理的目的.
作者:夏爱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小儿急性哮喘患儿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临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急性哮喘患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哮喘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可能性.
作者:李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无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肛门肿胀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行痔疮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无痛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肿胀、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痛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肿胀情况轻于对照组,肿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护理能够显著缓解痔疮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和肛门肿胀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技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静脉留置针目前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加深对静脉留置针的了解,确保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准确性,本文就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封管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何莺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临床儿科护理中存在的沟通障碍,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在护理工作中开展沟通障碍分析及改进活动,再选取2016年7月~12月儿科收治的住院患儿进行对比.对比沟通障碍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对比活动开展前后科室16名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业务能力、责任感评分.结果 开展后沟通障碍发生率远低于开展前(P<0.05),且家属满意度分布及总满意率与开展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后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业务能力和责任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护理中沟通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进行针对性改进不仅能够减少沟通障碍,还可提升家属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作者:陈兰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以心脏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以及炎症反应为病理生理改变的心血管疾病.该病起病急、病情迅速恶化、易反复发作、死亡率极高.AMI的治疗仍以药物溶栓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为主,然而,这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程度受到各种条件制约.因此,掌握院前急救护理理念和措施,对入院后有效的救治至关重要.
作者:宋宏源;屈红;王非凡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扁桃体炎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扁桃体炎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取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结果对比显示,研究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扁桃体炎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情绪,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王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癌性疼痛的价值及其对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探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结果 护理1个月后,在统计学上分析两组VAS评分和HADS评分,探究组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统计学上分析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探究组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对于癌症患者疼痛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及其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维持.
作者:周莉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8例患者中,出现6例并发脑血管痉挛,3例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脑积水,1例下肢血栓形成;通过对其积极救治和有效的护理对策,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术后必须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栓塞治疗效果.
作者:李秀云;王丽娜;李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指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通过护理程序对96例乳腺癌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康复指导,统计患者恢复情况,探讨护理效果并总结经验.结果 经过护理程序指导,85.42%的患者能够熟练掌握功能锻炼的正确操作技能,97.92%的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 利用护理程序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蔡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对提高舌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5月~8月我院舌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延续护理),各60例,对比两组的生存质量(通过头颈部癌特异量表H&N35-EORTC QLQ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头颈部癌特异量表得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舌癌患者在吞咽、进食、社交等各方面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有利于舌癌手术患者的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延续护理应在临床中继续推广.
作者:赵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于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后实施规范化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SS)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GQOL-74).结果 护理后GQOL-74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NI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可提高其生活质量,能改善患者神经缺损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毛玉翠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