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采用系统化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6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3例.常规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儿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是临床护理系统化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理想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房娅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癌性疼痛的价值及其对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探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结果 护理1个月后,在统计学上分析两组VAS评分和HADS评分,探究组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统计学上分析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探究组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对于癌症患者疼痛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及其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维持.
作者:周莉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理功能评分、健康知识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均比较优,且观察组的96.77%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将心理康复护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护理效果比较理想,故值得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进一步分析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实验组加以延续护理,分析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结果 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有助于增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等,效果显著.
作者:唐带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本文就延续护理对产褥期妇女焦虑抑郁情绪干预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2例;两组产妇在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出院后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参照组未实施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产后2周、产后4周时,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褥期为产妇提供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心境、减少并发症均有积极作用,还可提高产妇对我科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晓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社会支持对不孕症患者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先后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8例,均给予两组常规护理,仅给予干预组社会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各分量表评分、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各分量表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孕症患者实施社会支持,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社会适应性.
作者:许素莲;余慧雯;郑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盆腔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救治的小儿肺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 两组的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退热、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家长满意度明显更高.结论 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各项症状明显好转,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兰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与传统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流程,观察组进行急诊快速通道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确诊时间及转科时间分别为(17.23±3.78)min、(26.15±6.22)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致死率及致残率分别为3.33%、8.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传统护理流程,急性脑卒中急诊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有效缩短确诊及转科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谭玉玲;梁素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在高血压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某社区医疗机构收治的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干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某社区医疗机构收治的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高血压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生活质量、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的高血压发生率为2.67%和17.33%,观察组明显更低.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在高血压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提升了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降低了高血压发生率,提高了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张彦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在我院就诊采取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的患者82例,依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和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2%与21.95%(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12%与80.49%(P<0.05).结论 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的患者采取术后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重大,便于提高护理质量与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
作者:胡倩;王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在产后抑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产科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产妇均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有助于改善产妇产后的心理状态,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对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居金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康复功能锻炼中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康复功能锻炼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 经临床护理结果得出,研究组按要求完成康复功能锻炼的完成率为95.00%,对照组按要求完成康复功能锻炼的完成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过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使护理效果得到有发挥,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以此加快病症的痊愈速度.
作者:曹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剖腹产产妇使用早期护理干预后对其腹胀的影响效果.方法 收集剖腹产产妇15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腹胀发生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更低;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剖腹产产妇的护理过程中,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率,并加快产妇排气和排便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带空气单手送管法在急诊科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0月急诊科收治的急诊不合作的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带空气单手送管法,对照组采用双手置管法.结果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带空气单手送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手送管应用在急诊科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为提高抢救成功率争取有效时间.
作者:周红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分析78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讨论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78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出现原因与管理层的督导不到位、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考核不到位、护士安全意识淡薄纪核心制度的落实不到位等有关.结论 管理人员重视环节管理、督导到位,加强护士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理论及技术水平,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潘燕;唐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面肌痉挛患者行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面肌痉挛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各18例.两组均行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焦虑(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肌痉挛患者行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给予其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孙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气道与皮肤护理对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ICU接收的危重症患者26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气道与皮肤的加强护理,分析不同因素下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局部感染发生率、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率及血培养阳性率三项指标.结果 存在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较高,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越高,研究组患者局部感染发生率、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率及血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气道与皮肤实施加强护理有效减少了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作者:王肖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应用到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蔡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研究法分析全部观察对象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急救方法,进而总结行之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法.结果 经统计得出,132例心肌梗死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共出现严重并发症23例,约占17.42%;其中心室颤动10例(7.58%)、迷走神经反射亢进5例(3.79%)、急性冠状动脉闭塞7例(5.3%)、冠状动脉穿孔1例(0.76%);此外,所有患者经及时行有效急救措施与急救护理后急救成功率为98.48%.结论 对于心肌梗塞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时,积极展开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可为患者的抢救争取更多宝贵时间,对改善患者病情预后尤为重要.
作者:钟蕊忆;黄燕萍;银龙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