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在产后抑郁中的应用价值

居金霞

关键词:产科, 护理, 家庭为中心,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在产后抑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产科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产妇均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有助于改善产妇产后的心理状态,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对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精细化护理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ai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不孕不育科接受IVF-ET治疗的56例中重度OHSS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并比较2周后两组患者焦虑例数、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焦虑患者1例(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例(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改善中重度OHSS患者心理状态,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范雪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急诊观察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提高急诊观察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来我院儿科急诊观察室就诊的急诊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宣教方法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采用专业化全方位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知晓度、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观察室针对患者家属采用专业综合性健康教育,能够大大提高患者家属对自身病症的科学认识和知晓度,提高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余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分析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

    目的 探讨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胃肠疾病急诊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胃肠疾病急诊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水平;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风险管理组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76.19%;风险管理组满意度92.86%.风险管理组胃肠疾病急诊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水平(94.56±2.15)、(97.45±3.53)、(96.13±6.92)高于对照组(85.01±1.91)、(86.24±2.72)、(84.13±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有2例出现坠床,有2例药物注射错误,有2例沟通不良,有1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6.67%;风险管理组仅有1例沟通不良,发生率2.38%.风险管理组无出现护患纠纷,对照组6例护患纠纷,发生率14.29%.结论 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高,可有效提升风险管理和预防性处理质量,防范和减少风险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预防护患纠纷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唐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经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后的护理干预对策分析

    目的 对于需要进行经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来说,并不是进行手术后就可以痊愈,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也是十分关键的.所以本文针对如何对进行过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展开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100例需要进行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手术后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观察其对术后护理是否满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论 医院要做好术后护理工作,避免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等问题,使患者更加满意医院的护理.

    作者:林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护理理念及措施初探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以心脏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以及炎症反应为病理生理改变的心血管疾病.该病起病急、病情迅速恶化、易反复发作、死亡率极高.AMI的治疗仍以药物溶栓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为主,然而,这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程度受到各种条件制约.因此,掌握院前急救护理理念和措施,对入院后有效的救治至关重要.

    作者:宋宏源;屈红;王非凡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本院急诊科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实验组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进入急诊所用时间为(34.2±2.5)min,心电图使用耗时(4.1±1.1)min,住院时间为(8.5±1.5)d,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4例),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19例),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缩短了各个急救和诊疗步骤的耗时,为患者赢取了更多的抢救时间,大限度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金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阶段书面健康教育对心脏支架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阶段书面健康教育对心脏支架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17日~2017年11月12日我院收治的心脏支架手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与阶段书面健康教育,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恐惧、敌对、躯体化五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10.63±1.84)分、(9.18±1.92)分、(8.64±1.81)分、(8.76±1.16)分、(12.43±2.15)分;对照组焦虑、抑郁、恐惧、敌对、躯体化五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22.33±2.74)分、(13.26±2.42)分、(13.15±2.11)分、(13.17±1.58)分、(17.25±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脏支架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阶段书面健康教育,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用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王保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理干预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联合个性化护理运用到妇科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72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联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总体满意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总分.结果 观察组总体满意率、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总体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华;武利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从肝硬化护理教学谈临床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

    目的 对临床前瞻式主动护理模式在肝硬化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护理专业实习学生3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各15例,予以对照组实习学生临床传统护理模式,而研究组实习学生采取临床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对两组实习学生实际操作以及理论成绩和教学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实习学生的操作成绩以及理论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实习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分别是60%和93.33%,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应用于肝硬化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提升实习学生操作以及理论成绩,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的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采纳.

    作者:华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使用充气压力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使用充气压力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1月~7月在我院接受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使用充气压力泵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平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围术期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使用充气压力泵治疗的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同时还能降低围术期出血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沈晓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全程护理干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患者应用全程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情况,提升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牛翠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老年期抑郁症临床表现及人性化护理观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总有效率为95%,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65%).观察组的满意程度为95%,对照组的满意程度为62.5%,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远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大大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能有效改善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正确就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在高血压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在高血压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某社区医疗机构收治的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干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某社区医疗机构收治的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高血压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生活质量、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的高血压发生率为2.67%和17.33%,观察组明显更低.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在高血压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提升了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降低了高血压发生率,提高了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张彦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品管圈对减少体检中心护理投诉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品管圈的实施对体检中心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2名,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实验组采取品管圈活动.分析健康人员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体检人员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医院体检工作中,可使投诉事件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胡玉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预见性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患儿中采用预见性护理能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在我院就诊采取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的患者82例,依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和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2%与21.95%(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12%与80.49%(P<0.05).结论 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的患者采取术后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重大,便于提高护理质量与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

    作者:胡倩;王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救治的小儿肺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 两组的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退热、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家长满意度明显更高.结论 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各项症状明显好转,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兰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并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殷晓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强化护士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集束化管理能力培训的探讨

    目的 探讨强化护士对消化道大出血集束化管理能力培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循证制定消化道大出血集束化管理的相关内容及标准,在2016年7月~10月对19名注册护士围绕消化道出血的集束化管理内容进行培训考核,选择2016年2月~6月进行抢救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58例做为对照组,2016年8月~11月进行抢救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61例为观察组,评价培训前后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救治结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果 对护理人员进行消化道大出血集束化管理培训后,观察组死亡3例(4.9%),低于对照组6例(10.3%);满意度明显提高,而护理人员病情评估能力、止血措施配合能力、规范动手能力、应变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安全转运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士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集束化管理能力培训可提高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了对护士、医生对护士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的满意度,促进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认同感.

    作者:王倩;顾巧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普外科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与评估普外科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12月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合理睡眠、运动、饮食、用药等依从性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0.3±1.2)d与对照组(15.6±2.1)d相比显著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76/79)与对照组81.01%(64/79)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其住院时间,还能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宏丹;孙巍洋;郝彦;邢芸;冯瑞华;李金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