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化护士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集束化管理能力培训的探讨

王倩;顾巧华

关键词:消化道大出血, 集束化管理, 能力
摘要:目的 探讨强化护士对消化道大出血集束化管理能力培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循证制定消化道大出血集束化管理的相关内容及标准,在2016年7月~10月对19名注册护士围绕消化道出血的集束化管理内容进行培训考核,选择2016年2月~6月进行抢救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58例做为对照组,2016年8月~11月进行抢救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61例为观察组,评价培训前后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救治结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果 对护理人员进行消化道大出血集束化管理培训后,观察组死亡3例(4.9%),低于对照组6例(10.3%);满意度明显提高,而护理人员病情评估能力、止血措施配合能力、规范动手能力、应变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安全转运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士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集束化管理能力培训可提高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了对护士、医生对护士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的满意度,促进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认同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在产后抑郁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在产后抑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产科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产妇均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有助于改善产妇产后的心理状态,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对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居金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中发挥的效果,为提升患者生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2月诊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2例,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效果,能够安稳入睡,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 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较好的疼痛控制效果,且提升治疗预后.

    作者:李嫒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措施,综合组实施综合化服务.比较两组满意度;疾病了解情况、降糖、降压用药认知、合理饮食和活动行为;干预前后患者应激心理状况.结果 综合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疾病了解情况、降糖、降压用药认知、合理饮食和活动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应激心理状况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组应激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应激,提升疾病认知和健康行为,满意度高.

    作者:朱佳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每天补液量、休克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每天补液量多于对照组,休克时间短于对照组,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15.9%)低于对照组(36.4%),二次复苏率(11.4%)及死亡率(2.3%)低于对照组(29.6%、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体复苏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增加患者的补液量,缩短休克时间,降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二次复苏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顾丽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26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26例接受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成A组和B组,各63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B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观察对比发现,B组相较于A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平均住院时长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围术期护理方法应用于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培芳;周艳娇;赵冰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0例,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并总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感,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行为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14日~2017年1月14日在献血站无偿献血者240名,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采取一般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单次献血量超过200 mL的占比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次献血占比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献血中度反应占比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偿献血人群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便于将单次献血量提高,减轻献血反应,利于扩大献血志愿者队伍.

    作者:黄俐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从肝硬化护理教学谈临床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

    目的 对临床前瞻式主动护理模式在肝硬化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护理专业实习学生3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各15例,予以对照组实习学生临床传统护理模式,而研究组实习学生采取临床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对两组实习学生实际操作以及理论成绩和教学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实习学生的操作成绩以及理论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实习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分别是60%和93.33%,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应用于肝硬化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提升实习学生操作以及理论成绩,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的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采纳.

    作者:华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理干预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联合个性化护理运用到妇科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72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联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总体满意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总分.结果 观察组总体满意率、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总体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华;武利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结果,该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被推广并应用.

    作者:于恩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烧伤患者并发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烧伤患者并发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危重烧伤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加强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50例患者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和优质护理干预后,45例治愈,4例好转.结论 在危重烧伤并发肾功能衰竭治疗中选择连续性血液净化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利于维持内环境稳定,清除血液中炎性介质,促使患者痊愈,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窦长霞;马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延续护理对提高舌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对提高舌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5月~8月我院舌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延续护理),各60例,对比两组的生存质量(通过头颈部癌特异量表H&N35-EORTC QLQ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头颈部癌特异量表得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舌癌患者在吞咽、进食、社交等各方面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有利于舌癌手术患者的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延续护理应在临床中继续推广.

    作者:赵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全程护理干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患者应用全程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情况,提升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牛翠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讨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治疗和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治疗和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严重颅脑外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急救治疗及临床综合护理,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经过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相比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重颅脑外伤患者中采用急救治疗与临床综合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周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

    目的 通过分析78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讨论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78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出现原因与管理层的督导不到位、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考核不到位、护士安全意识淡薄纪核心制度的落实不到位等有关.结论 管理人员重视环节管理、督导到位,加强护士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理论及技术水平,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潘燕;唐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卫校临床外科护理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给予观察组学生实施案例教学法,给予对照组学生实施传统讲授法,对比两组学生测验成绩.结果 观察组学生不及格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效果显著,完全符合学生学习护理心理特征,重要能帮助学生清晰且直观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5例.研究过程中,对于常规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对于研究组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数据表明研究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而常规组为73.3%,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另外,研究组患者术后没有出现术后感染现象,而常规组为2例(4.44%),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并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病情好转都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便秘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其对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实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各46例.比较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对患者便秘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便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胀腹痛、焦虑不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减低患者便秘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身体质量的提升具有良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冰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运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AMD和HAMA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老年肺癌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胡昭君;童振振;柳晶;王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扁桃体炎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研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扁桃体炎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扁桃体炎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取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结果对比显示,研究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扁桃体炎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情绪,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王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