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芹
目的 评价眩晕症患者的康复综合护理方案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BPPV、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进行康复综合护理,评价疗效.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扫视检查、平滑跟踪试验、视动眼震试验、凝视检查、自发眼震、冷热试验异常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平滑跟踪试验、视动眼震试验、自发眼震、冷热试验异常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8.93%(5/56),低于对照组30.36%(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距离此次发作的时间,再次复发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可以增进眩晕症的疗效,降低复发风险.
作者:孙新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5例.研究过程中,对于常规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对于研究组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数据表明研究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而常规组为73.3%,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另外,研究组患者术后没有出现术后感染现象,而常规组为2例(4.44%),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并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病情好转都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为:护理态度(98.75±5.73)分、健康教育(92.43±3.25)分;心理疏导(88.75±6.42)分;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5.65±1.26)d,以上数据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毛兰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急诊输液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的用药安全及疾病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诊输液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时间.结果 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为20.59%,研究组为5.88%,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时间方面,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不仅能够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胡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并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殷晓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于本院住院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的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术后疼痛分级、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的体位综合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促进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俊;瞿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救治的小儿肺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 两组的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退热、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家长满意度明显更高.结论 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各项症状明显好转,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兰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饮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课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经过要因论证,确定主要因素,提出并落实有效的对策.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饮食依从性、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活动前(P<0.01).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饮食依从性.
作者:杜娴;杨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26例接受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成A组和B组,各63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B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观察对比发现,B组相较于A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平均住院时长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围术期护理方法应用于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培芳;周艳娇;赵冰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配合下骨折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变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利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照组利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骨折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感染发生率5.66%,对照组18.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减少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吴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临床儿科护理中存在的沟通障碍,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在护理工作中开展沟通障碍分析及改进活动,再选取2016年7月~12月儿科收治的住院患儿进行对比.对比沟通障碍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对比活动开展前后科室16名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业务能力、责任感评分.结果 开展后沟通障碍发生率远低于开展前(P<0.05),且家属满意度分布及总满意率与开展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后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业务能力和责任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护理中沟通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进行针对性改进不仅能够减少沟通障碍,还可提升家属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作者:陈兰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强化护士对消化道大出血集束化管理能力培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循证制定消化道大出血集束化管理的相关内容及标准,在2016年7月~10月对19名注册护士围绕消化道出血的集束化管理内容进行培训考核,选择2016年2月~6月进行抢救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58例做为对照组,2016年8月~11月进行抢救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61例为观察组,评价培训前后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救治结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果 对护理人员进行消化道大出血集束化管理培训后,观察组死亡3例(4.9%),低于对照组6例(10.3%);满意度明显提高,而护理人员病情评估能力、止血措施配合能力、规范动手能力、应变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安全转运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士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集束化管理能力培训可提高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了对护士、医生对护士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的满意度,促进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认同感.
作者:王倩;顾巧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胃肠外科胃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但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没有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但明显地缩短了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雪妹;周雪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康复功能锻炼中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康复功能锻炼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 经临床护理结果得出,研究组按要求完成康复功能锻炼的完成率为95.00%,对照组按要求完成康复功能锻炼的完成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过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使护理效果得到有发挥,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以此加快病症的痊愈速度.
作者:曹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进身体恢复,提升满意度.
作者:籍瑞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密闭式防针刺伤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本院急救中心抢救的采用密闭式防针刺伤型静脉留置针进行浅静脉穿刺治疗的危重患者172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患者使用后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及护士使用操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经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病情稳定好转,其中1336例予收住院继续治疗,留观治疗383例,死亡9例.出现重复静脉穿刺53例,出现液体外渗41例,静脉炎1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54%.留置时间3~5天,平均3.84天.无一例发生护士针刺伤意外事件,护士使用操作满意度为98.58%.结论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仅能满足患者抢救治疗的需要,保证静脉通路的通畅,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护士针刺伤的发生,降低职业伤害.
作者:闻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EKG减少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20例PICC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加EKG,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PICC并发症17例,少于对照组的63例;观察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5.48%,低于对照组的20.32%(P<0.05).结论 将EKG应用于PICC新生儿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减轻新生儿的痛苦,缩短新生儿的病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周忠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各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常常合并其他各种疾病,做好老年精神病合并症患者的护理就显得异常重要.实践证明,针对老年精神病合并症患者的不同护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能够有效提供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症护理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盛利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CRRT治疗的临床效果作出分析和护理经验总结.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危重症治疗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CRRT治疗并归纳临床治疗效果与经验总结.结果 接受调查的45例患者在进行了373次的透析治疗后,病情有显著好转迹象的35例,10例死亡.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现象的出现.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在开展CRRT治疗时进行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婉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本院的护理实习生8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给予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和各项能力状况.结果 学习前,两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后,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病例分析状况均得到明显提升,而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和病例分析状况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学习后,观察组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职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教学和管理能力及总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理实习生采用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乐趣,并使其思维逻辑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充分体现其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教学不断采纳与推广.
作者:孔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