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外科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评估

樊宏丹;孙巍洋;郝彦;邢芸;冯瑞华;李金萍

关键词:普外科, 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 价值评估
摘要:目的 探讨与评估普外科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12月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合理睡眠、运动、饮食、用药等依从性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0.3±1.2)d与对照组(15.6±2.1)d相比显著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76/79)与对照组81.01%(64/79)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其住院时间,还能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探析儿科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对手术患儿的影响

    目的 实验研究儿科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对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医院2016年儿科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措施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且实验组手术后的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手术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儿的手术质量,还可以提升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冯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利用中医护理措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措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40例)与应用中医辩证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临床护理后,健康自我认识、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等方面的生存质量评价均有显著性改善,且效果优于对照组(t=6.308,t=5.211,t=2.759,t=3.931,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辩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敏莉;王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静脉留置针带空气单手送管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带空气单手送管法在急诊科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0月急诊科收治的急诊不合作的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带空气单手送管法,对照组采用双手置管法.结果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带空气单手送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手送管应用在急诊科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为提高抢救成功率争取有效时间.

    作者:周红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耳穴按压对晚期恶性肿瘤晚期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耳穴按压对晚期恶性肿瘤晚期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一级社区医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晚期癌症,不开刀不化疗已经放弃了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晚期癌症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治疗,研究组再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耳穴按压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增加耳穴按压后各项指标评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按压对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晚期癌症患者负性情绪有着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情况以及认知情况,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沈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延续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方法对其自护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确诊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与护理组,各38例,其中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护理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知晓度及健康行为量表.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知晓度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的健康行为量表评分在各阶段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方法,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并对其健康行为产生较好的影响.

    作者:王晓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分析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

    目的 探讨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胃肠疾病急诊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胃肠疾病急诊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水平;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风险管理组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76.19%;风险管理组满意度92.86%.风险管理组胃肠疾病急诊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水平(94.56±2.15)、(97.45±3.53)、(96.13±6.92)高于对照组(85.01±1.91)、(86.24±2.72)、(84.13±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有2例出现坠床,有2例药物注射错误,有2例沟通不良,有1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6.67%;风险管理组仅有1例沟通不良,发生率2.38%.风险管理组无出现护患纠纷,对照组6例护患纠纷,发生率14.29%.结论 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高,可有效提升风险管理和预防性处理质量,防范和减少风险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预防护患纠纷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唐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运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AMD和HAMA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老年肺癌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胡昭君;童振振;柳晶;王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传统护理流程与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对比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与传统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流程,观察组进行急诊快速通道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确诊时间及转科时间分别为(17.23±3.78)min、(26.15±6.22)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致死率及致残率分别为3.33%、8.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传统护理流程,急性脑卒中急诊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有效缩短确诊及转科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谭玉玲;梁素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居家护理模式对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居家护理模式对预防神经内科脑卒中尿失禁患者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 制定出院前准备及居家护理服务模式,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尿失禁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出院前准备及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包括出院前准备和居家护理2个阶段;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7天、1个月的会阴部皮肤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结果 居家护理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在出院7天(3.13%VS 30.00%)、出院30天时(3.13%VS 33.33%)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居家护理服务模式能够预防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

    作者:李渊妹;沙玲;沈小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在急性肠胃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护理后,优质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医护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兆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本院急诊科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实验组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进入急诊所用时间为(34.2±2.5)min,心电图使用耗时(4.1±1.1)min,住院时间为(8.5±1.5)d,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4例),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19例),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缩短了各个急救和诊疗步骤的耗时,为患者赢取了更多的抢救时间,大限度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金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诊护患关系沟通技巧探讨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患者知道如何用法律来衡量护理行为,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护士侵犯了患者的权利,无论是过失还是无意,都极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所以,为了有效预防纠纷,护士应加强对护患关系沟通技巧的重视,尤其在急诊科,更需要护士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进程和生命安全.本文对急诊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大程度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邢南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对减轻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穿刺疼痛的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减轻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卫生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例数小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VAS得分分别为(3.24±0.63)分、(2.21±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减轻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穿刺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帕提玛·再奴拉;沙恒古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0月到医院就诊的适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选择外周静脉穿刺法,观察组患儿选择经腋静脉穿刺法.对比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36±1.12)d,与对照组患儿的(3.11±1.20)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56%,对照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适用经腋静脉穿刺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小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和血肿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目的 观察小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和血肿的原因与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4例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和血肿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小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和血肿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防范措施.结果 临床研究显示,导致小耳朵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和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穿刺部分选择不当、患儿自身因素、穿刺操作不当.结论 护理人员小儿静脉穿刺操作不当是导致个体患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和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提高护理人员临床操作技能对降低小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和血肿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党丽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0例,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并总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感,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每天补液量、休克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每天补液量多于对照组,休克时间短于对照组,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15.9%)低于对照组(36.4%),二次复苏率(11.4%)及死亡率(2.3%)低于对照组(29.6%、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体复苏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增加患者的补液量,缩短休克时间,降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二次复苏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顾丽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 对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探究,并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差错事件及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100例患儿中,3例发生输液管脱落,1例发生坠床事件,2例发生药物剂量错误事件,1例发生液体外渗事件,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7.00%;在发生护理差错事件的7例患儿中,2例因护理态度不正确,占28.57%,3例因责任意识淡薄,占43.86%,1例因业务水平导致,占14.29%,1例因其他因素,占14.29%.结论 儿科护理管理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应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意识,端正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从而使患儿的安全得到保证.

    作者:马军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口腔护理联合干预对口腔溃疡患者的影响

    目的 本文将探究口腔护理联合干预对口腔溃疡患者的影响,使其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146例口腔溃疡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实施口腔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饮食干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5%)明显优于对照组(54.7%);观察组总满意度(100%)明显优于对照组(56.1%).结论 针对口腔溃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联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琼;敖春燕;廖福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提高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措施.方法 选取护理学院2013届护理本科生126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生在撰写论文期间指导教师不参与论文设计;观察组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一起参与设计,并在写作之前教师对论文写作格式、要求等进行提前培训,观察比较两组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毕业论文优良率为47.62%,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本科毕业生论文质量的提升,需要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提前培训学习,才能全面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作者:王兰英;张晓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