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及管理

吴清香;曲路;李秋明

关键词:护理管理, 介入治疗, 手术室
摘要:目的 探讨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结合新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介入手术室在预防医院感染、卫生学标准、布局设计及工作流程等方面存在和应改进的问题.结果 介入手术室感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预防感染的意识薄弱、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格、手术室建筑布局不符合要求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关键人、物的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强化各级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工作人员按标准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建立有效的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制度及措施,实施手术室合理布局是介入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文化建设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护理文化是护理人员职业形象、职业行为、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先进的护理文化有助于护理科学管理,有利于培养时代需求的合格护士,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医院及护士的形象,是开展整体护理的保障.因此,如何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的护理文化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护理文化的内涵和功能,以及护理文化建设的方法.

    作者:陈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并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并发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将循证护理模式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分析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发生口腔并发症的原因、危险因素等,提出急需解决的健康问题.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表现明显放松.结论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实践活动,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可提高患者主动配合能力,增加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将有限的医疗保健资源发挥大价值.

    作者:朱朝晖;肖柳红;王舜娟;卢少萍;陈凌;林丽霞;程剑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士职业防护新进展

    为提高广大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从医院感染,理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对临床职业危险因素进行了综述,以引起有关护理专业人士的重视.

    作者:阮征;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病人学习需要的评估

    评估是病人教育程序的第一步,评估内容包括病人学习的准备性、学习需要及喜欢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其中对学习需要的评估应该是评估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介绍了评估学习需要的步骤、学习需要排序的标准及评估学习需要的方法,回顾了病人学习需要方面的研究,并讨论了病人及家庭教育评估指南的作用与新动向.

    作者:蔡春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眼科手术前散瞳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美多丽滴眼液在高龄糖尿病与高龄非糖尿病患者散瞳后效果.方法 将53例高龄糖尿病患者与53例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共106例(106只眼),均采用美多丽滴眼液给患者散瞳,30 min时测量瞳孔的直径.结果 2组瞳孔直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高龄糖尿病患者散瞳后瞳孔直径明显小于高龄非糖尿病患者.结论 应重视高龄糖尿病患者术前的散瞳,按时手术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钱海燕;王瑛;葛梅;邢晓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增加,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从数量、结构两方面满足这种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结合中国目前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陆小英;张玲娟;叶文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通过对81例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将有效的、实用的与患者意愿和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措施应用于临床,改变以往传统和错误的习惯、行为,为患者度身制订护理措施,提供带有个体特征的护理服务.达到规范化与个体化的佳结合,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

    作者:吴治;袁静;刘运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护士和护生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实践的研究

    目的 运用Husserlian现象学方法,探讨护士和护生对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概念的理解和实践体验.方法 分别对8位实习护生和8位注册护士进行半结构性访谈,访谈资料用MP3记录,整理后采用Giorgi的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除几点明显不同外,此研究和欧美等国家的类似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即护士从事着相似的健康促进实践活动.研究还给出了参与者对健康促进实践的共同而明确的看法.结论 虽然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和文化背景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不同,但护士对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经验体会却与欧美等国家相似.这表明地域环境对护士理解和运用全球性的健康相关概念没有影响.

    作者:王永焕;张静;王建虹;Whitehead Dean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例皮肤鳞癌复发患者的护理

    皮肤癌是发生于被覆体表的皮肤和皮肤附属器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肤原位癌、亦有少见的附件癌.其中以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为常见.

    作者:黄立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态度及影响因素现状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一种特殊的缓和疗护服务项目[1].服务对象是目前医学条件尚无救治希望的临终病人,目的在于缓解临终病人极度的身心痛苦,维持病人的生活尊严,以及增强人们对临终生理、心理状态的积极适应能力,帮助临终者安宁地度过生命的后阶段.

    作者:郑悦平;李映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脑卒中卧床病人便秘的护理研究

    便秘是脑卒中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对脑血管疾病本身的康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多方面总结和研究其预防及护理措施,提出防治脑卒中卧床病人便秘的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盛京艳;刘丽丹;高玉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早期鼻饲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鼻饲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伴有进食障碍脑卒中住院病例44例,随机分为2组:早期鼻饲组及对照组.均给予鼻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其余治疗措施相同,时间为1个月.监测2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包括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淋巴细胞总数)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S)以及进食障碍的持续时间,并观察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及死亡)情况.结果 早期鼻饲营养支持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良好,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淋巴细胞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进食障碍的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NFS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早期鼻饲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早期鼻饲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的营养状况,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艳萍;张玉兰;李树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调查及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老研所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现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入住老研所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慢性并发症的调查,针对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如个体化健康教育,电话、上门随访等.结果 77例被调查者中大血管疾病的并发症高达79.22%,并发脑血管疾病、神经病变占37.76%,眼部受损占70.13%,肾脏病变占45.45%.结论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及糖尿病患者的高度重视,必须进行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才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锦仲;李华;谭茜;黄英;陈文玉;邱程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理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理界相应地采取了一些对策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技术训练,尤其是对护理记录的大胆改进和护理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护理工作更具有法律效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同时护理人文化管理也已提上日程.

    作者:李小英;佘金文;袁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例肌萎缩侧束硬化的护理

    肌萎缩侧束硬化(ALS)是运动神经元病的常见类型,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受累,无论初累及上或下运动神经元,后均表现为肢体和延髓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并存[1].

    作者:毛嘉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集中输液时护士手部消毒方法研究进展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是医务人员中接触病人频繁的人,在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护士手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以集中输液为例,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护士每次静脉操作前后均应洗手或采用消毒液浸泡洗手消毒,但因繁琐费时、消毒液刺激性大等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因此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医院管理为手段,提供高效、便捷的手部卫生产品及设备,提高护士洗手依从性,对预防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范珊红;余咏;王线妮;王宏玫;张嵘;杨媛;袁琰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眼睑整形术后早期冷敷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眼睑整形术后早期冷敷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制的冰袋,对60例眼睑整形术患者术后行早期冷敷2 h,并与60例未早期冷敷患者对照.结果 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冷敷对于眼睑整形术的手术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艳;关娟;于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抑郁症状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45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根据结果分为抑郁组及非抑郁组.在组间比较服药、遵守透析方案、控制液体摄入、运动等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5.56%,治疗不依从率为86.67%;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在服药、遵守透析方案、控制液体摄入、运动等治疗依从性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的发病率较高,治疗依从性较差,抑郁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一项因素,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方案中应包括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措施.

    作者:吕利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颅内海绵窦和床突旁巨大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颅内海绵窦和床突旁巨大动脉瘤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采用经翼点入路动脉瘤直接夹闭术和动脉瘤孤立、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36例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结果 36例患者中2例术后短期死亡,其余34例随访1~65个月(平均7个月),GOS评分5~4分者33例;2例有残颈病例随访观察,无再出血及动脉瘤增大.结论 术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动脉瘤的再出血,术后严密监测意识变化,有效预防脑血管痉挛是颅内海绵窦和床突旁巨大动脉瘤成功痊愈的重要保障.

    作者:陈蕾;孙彩虹;夏义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围手术期访视护理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 探讨介入护士对心脏介入治疗病人围手术期进行访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03例择期心脏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接受访视)和对照组(未接受访视).并测定其访视前后焦虑值、心率、血压、并发症、护理工作满意度指标.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焦虑值和血压心率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介入护士给予访视护理可减轻病人术前焦虑程度,积极配合手术,降低并发症,融洽护患关系,提高心脏介入手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吴焰;周文娟;帅勇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