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治;袁静;刘运娣
目的 探讨肝细胞伴脾功能亢进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肝细胞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了分析.结果 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保肝治疗和肠道准备,术后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吸氧、腹腔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及24 h出入水量.结论 肝细胞癌伴脾功能亢进,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焦虑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8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情绪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能保持稳定情绪,焦虑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有利于术后康复锻炼的实施,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人PICC管留置时间的因素,探讨如何延长PICC置管时间和保障老年患者输液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356例需留置PICC管的60岁以上老年人,按规程进行PICC置管、输液和日常护理,详细记录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3例置管成功占98.1%,平均留置时间(57.9±27.0)d;提前拔管43例占12.2%,拔管原因有堵管、静脉炎、感染或疑似感染.结论 强化置管及使用操作者的护理技能培训,严格操作规程,可以减少静脉炎、堵管和感染并发症,延长PICC留置时间,保证治疗完成,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张毅慧;王艳萍;黄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45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根据结果分为抑郁组及非抑郁组.在组间比较服药、遵守透析方案、控制液体摄入、运动等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5.56%,治疗不依从率为86.67%;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在服药、遵守透析方案、控制液体摄入、运动等治疗依从性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的发病率较高,治疗依从性较差,抑郁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一项因素,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方案中应包括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措施.
作者:吕利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PDA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使其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带来创新与变革.方法 将PDA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使信息系统的触角延伸到病床旁,实现病人信息的动态采集,即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结果 通过此项技术的应用,有效保证了护理安全,护理缺陷发生率由3.06%降至0.64%.护士用于表格书写的时间大大降低,服务于患者的时间较前更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满意率由95.4%提高到98.2%,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结论 PDA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有效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作者:陆宏;付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出院后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SHSAS患者出院时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在出院后继续实施心理、饮食、康复功能锻炼、药物治疗、戒烟酒、定期复查等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出院后护理干预.2组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后6月末进行肢体运动功能、ADL和遵医行为的比较.结果 干预组在出院后6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ADL和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出院后的SHSAS患者继续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真;陈爱;吴慧堃;陈赤霞;陈逢俭;林海峰;胡伶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organizing pneumonia,BOOP)是一种以远端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腔内肉芽组织增生,并形成栓子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为一少见肺间质性疾病[1].
作者:杨洁;高宇;车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是医务人员中接触病人频繁的人,在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护士手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以集中输液为例,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护士每次静脉操作前后均应洗手或采用消毒液浸泡洗手消毒,但因繁琐费时、消毒液刺激性大等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因此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医院管理为手段,提供高效、便捷的手部卫生产品及设备,提高护士洗手依从性,对预防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范珊红;余咏;王线妮;王宏玫;张嵘;杨媛;袁琰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理学基础>的实践教学是培养护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但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与护理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对课堂教学、临床课间实习以及毕业实习3个教学环节的系统化管理,不断的深入和提高<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对护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必须是与护生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能割裂开来.
作者:任志英;赵瑛;南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文强调了综合性教学医院手术室培养专科护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总结了手术室临床工作中培养及管理专科护士的体会和经验.专科护士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和各方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陈翠萍;田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老研所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现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入住老研所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慢性并发症的调查,针对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如个体化健康教育,电话、上门随访等.结果 77例被调查者中大血管疾病的并发症高达79.22%,并发脑血管疾病、神经病变占37.76%,眼部受损占70.13%,肾脏病变占45.45%.结论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及糖尿病患者的高度重视,必须进行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才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锦仲;李华;谭茜;黄英;陈文玉;邱程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Marfan综合征患者实行系统治疗,探讨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根据对典型病例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及早发现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远期存活率.结果 患者病情好转出院,达到治疗目标.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周到、细致、个性化的护理,同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和抢救,是提高治疗效果和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孙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护士在抗生素应用中的角色功能.方法 对68例护理人员、31例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5个部分,运用Likert 4点评分法,经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医生组、护理人员组整体认识有差异,其中执行者认识无差异,评估者、协作者、健康教育者角色认识有差异.结论 护士在抗生素应用中有着重要的角色功能.
作者:于梅;刘海容;孟有成;闫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老年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护理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我科17例行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切口疝修补术老年切口疝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腹腔镜下老年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术前强调消除致腹内压升高的因素、加强心肺功能监测、作好腹腔扩容及腹肌顺应性训练等护理;术后要注意活动、避免腹内压增高、并发症护理等.结论 腹腔镜下行腹腔内粘连松解、采用缝合器和缝线贯穿腹壁固定补片来修补老年腹壁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要充分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增加手术成功率.
作者:周静;徐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以减少其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通过术前准备,抗凝药物调整等措施;术后心功能的维持及保持电解质、酸碱平衡,术后抗凝药物调整的护理,预防感染等措施观察患者的并发症.结果 本组20例患者,除1例手术后12 h出现腹腔出血,经用维生素K1处理,24 h后出血停止,其余19例患者恢复平稳,没有发生血栓及大出血情况,手术后半年随诊,心脏机械瓣膜功能正常.结论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危险高,术后治疗护理难度大.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为了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作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士华;邱豫伟;伍冀湘;梁杰雄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barre Sydrome,GBS)是神经系统疾病.GBS的周围神经损害主要有两种表现:髓鞘脱失和轴索变性[1].其临床表现四肢迟缓性瘫,严重者累及呼吸肌,造成呼吸肌麻痹,甚至危及生命.以往我院收治的GBS患者多为散发病例.2007年6月29日-7月2日,我院收治了来自同一居住地的GBS患者30例,在同一时间收治群发GBS患者尚属首次,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岚;高霞;颜秀丽;李洪彦;王永红;王丹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疲劳现状,为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疲劳量表(FS-14)和疲劳评定量表(FAI)对北京地区2家三级综合医院1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急诊科护士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程度均大于一般健康人群;环境对急诊护士的疲劳程度影响较大;不同年龄、护龄、职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急诊科护士疲劳程度有所不同.结论 应重视护士的疲劳问题,在工作中增加护士人数、改善工作环境,关爱护士,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护士缓解疲劳,改善护士身心健康状况,从而终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李凡;康晓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并发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将循证护理模式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分析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发生口腔并发症的原因、危险因素等,提出急需解决的健康问题.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表现明显放松.结论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实践活动,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可提高患者主动配合能力,增加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将有限的医疗保健资源发挥大价值.
作者:朱朝晖;肖柳红;王舜娟;卢少萍;陈凌;林丽霞;程剑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感染是移植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1],好发于肺部.术后患者由于留置气管插管、胃管、早期不能进食等多种因素,很容易引起口腔感染,研究证实口腔感染容易造成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有学者指出肝移植术后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比例较高[2].
作者:彭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