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使用终止妊娠不同方法的临床观察及建议

汪灵凤;张惠霞

关键词:
摘要:1临床资料2003年12月21日~2004年12月19日我院门诊手术室,自开展一般人流、笑气人流及无痛人流及药物流产工作以来,被确定为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者,年龄在18~43岁之间,孕周为46~70 d,做B超确诊为宫内孕的育龄妇女,共674人,其中一般人流为135人,笑气人流为253人,无痛人流为286人,同期药物流产为457人(孕周小于49d).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早期诊疗、疗后康复与预防

    结肠癌的常见症状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症状极易混淆,发现警告信号,应该及时就诊和检查.直肠指检及内窥镜检查、X线检查、大便隐血试验检查能提高早期结肠癌的发现率,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腺瘤和早期癌变患者,可结肠镜下高频电灼摘除手术,如浸润黏膜下层,必须补充外科根治性切除.综合治疗、疗后康复应予关注.结肠癌预防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武玉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附40例报告)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7~2007年40例EPII患者的治疗资料.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不难诊断EPII;其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全肠外营养支持,肠胃减压,生长抑素和地塞米松的应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等.结果:50例病人均经保守疗法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6d,结论:采用保守疗法治疗EPII效果良好.

    作者:丰品超;赵刚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1例多西他赛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

    多西他赛,商品名艾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是紫杉醇类化合物抗肿瘤药.本品的作用机制是加强微管蛋白聚合作用和抑制微管解聚作用,导致形成稳定的非功能性管束,因此破坏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可用于腺癌、非小细胞癌、肺癌、卵巢癌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005年5月我科发生了1例静脉输注多西他赛所致的过敏反应,因抢救及时,未造成不良后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新芳;余咏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治疗节育术后下腹疼痛48例的体会

    节育术后引起下腹疼痛病例临床上常有发生,其发病原因主要为机体自身抵抗力差或手术过程中不重视无菌操作,而致术后感染;节育器对子宫的刺激、异位或嵌顿等.本站于2001年5月~2005年5月诊治节育术后下腹疼痛患者48例,现对其病因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前准备,术前、术后护理和术中配合的方式.方法:总结87例(87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时,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具体操作程序与方法.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质量护理配合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结论:眼科护理人员必须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才能适应现代更复杂、更精细的手术要求.

    作者:何利波;王凤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异位妊娠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妇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特别是未生育妇女患者比例明显增加.因此,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显得更加重要.米非司酮用于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已有多家报道,由于其安全有效,并能较好地保留育龄妇女的生育功能,现已成为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药物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副反应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现将我科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的做法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史光琴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15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诊治心得

    目的:总结15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治疗的经验.方法:根据临床患者的具体情况拟定先进准确治疗方法.结果:治愈率达9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治疗得当其止血快,疗效好.

    作者:章德伟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分析.方法:对16例合并糖尿病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控制血糖后均施行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间经过顺利,均获临床治愈.结论:此类患者经良好地控制血糖、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合理的术中处理,可获得理想的胃癌外科治疗效果.

    作者:赵海;张亘;于志丹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丹参在癌肿治疗中的作用机理

    癌肿治疗目前仍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攻关项目.作者采用大剂量丹参用于晚期癌肿的治疗,尤其是对癌性疼痛的止痛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方法:丹参注射液20~40 ml+10% GS 500ml静滴,每天1次,15d为一疗程,治疗晚期癌肿病员15例,其癌痛缓解率达93.3%(疼痛消失80%,疼痛减轻13.3%),无不良反应.文章还从中西结合阐述了癌肿及疼痛的发生机理,丹参的功能和丹参对癌肿疼痛及对病变器官组织结构、功能恢复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徐淑彬;周明慧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婴儿断奶后的食物添加

    婴儿到了4个月以后,就要喂一些准备断奶的食物了,也就是母乳以外的其他辅食.

    作者:贾学忠;王铁宝;贾淑文;卜湘君;高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胃镜与病理诊断1712例胃部疾病符合率分析

    1712例胃部疾病胃镜与送检标本诊断符合率为68.1%,为提高诊断符合率,胃镜医生应提高胃镜检查及取样的操作技术.病理诊断必须与胃镜肉眼观察所见相结合,动态观察病变组织,同时注意少见病例对诊断的影响.

    作者:朱崎;朱蓉;张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重用半夏加减治疗眩晕40例的临床体会

    笔者多年来治疗眩晕40例,主要包括现代医学中的美尼尔病,丹迪综合征,脑血管意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所致眩晕.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重用半夏30~40 g,治疗眩晕症收效显著.

    作者:范家程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蕈中毒所致精神障碍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蕈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食用蕈中毒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Ⅲ)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蕈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样症状,有幻听、幻觉、幻视、妄想、兴奋、紧张、失眠、行为紊乱等症状,并同时伴有肝脏和血液系统损害.结论:精神障碍的程度与食用蕈的量有密切关系,量越多,精神症状越重,所需缓解时间越长,过量食用有毒蕈可影响和损害神经系统,出现精神障碍,但经短程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治愈.

    作者:张健全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基层医院胸部外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以胸部外伤为主的患者80例.在护理中,加强生命体征、反常呼吸的观察,合理应用机械通气,提高了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张玫;张新萍;吐沙古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悟道修心保健

    1人生要事是养生,开源节流求稳定养生是人生的大事情,大学问.人要养生,需要把读经、悟道、习练三者结合起来,不断请教明师,加强相互切磋及交流.长期坚持,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简启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血液在室温下放置6h代谢变化的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血液在室温下放置6h以后的代谢变化,探索手工制备血小板前血液的保存.方法:新鲜采集的全血用无菌接口机接转移袋,共60袋,分为2组,每组各30袋,一组放在室温下,另一组放在4℃冰箱中做对照,6h后检测血液中2,3-DPG、K+、Na+、pH、游离Hb等.然后把两组血液都放入4℃冰箱中,2w后再测定以上各值.结果:①血液放置6h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K+、Na+、pH变化不明显(P>0.05),2,3-DPG、游离Hb有一定影响(P<0.001),②血液在冰箱里放置2w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K+、Na+、pH、游离Hb变化不明显(P>0.05),2,3-DPG变化较明显(P<0.001).结论:血小板制备前血液在室温下存放6h以后血液中K+、Na+、pH、游离Hb等的变化不明显,主要是2,3-DPG的影响较大,影响了血液中红细胞的放氧能力.

    作者:席映辉;刘维佳;吴娟;冯国先;侯广安;杜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清开灵治疗急性脑血管病78例疗效观察

    急性脑血管病系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引收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本病发生于中老年,尤其是高血压病患者,其发病特点为起病急骤,短时间内脑损害症状达到高峰,临床治疗棘手,死亡率、病残率均较高,我们自2004~2006年采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7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仲良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中医结合治疗牛皮癣11例

    牛皮癣(医学上称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易复发性皮肤病,由于病因及发病机理到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故尚行无满意疗法.

    作者:张永锋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盐酸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w;治疗组加用雷尼替丁胶囊150mg,每日2次,连续服用4w.结果:治疗1w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2.09%和65.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2w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4.88%、73.1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w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4.19%、84.1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安全.

    作者:汤军宏;陈焕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静脉输液致静脉炎两种治疗方法的对比观察

    由于观念的陈旧及经济利益的驱动,静脉输液已出现过滥现象.特别是在我门基层医院,凡住院病人几乎给予静脉输液,随着静脉输液的增多,一些不可避免的输液所致的静脉炎也相应增加.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更快速有效?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作者:陈和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