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在室温下放置6h代谢变化的观察与分析

席映辉;刘维佳;吴娟;冯国先;侯广安;杜为

关键词: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在室温下放置6h以后的代谢变化,探索手工制备血小板前血液的保存.方法:新鲜采集的全血用无菌接口机接转移袋,共60袋,分为2组,每组各30袋,一组放在室温下,另一组放在4℃冰箱中做对照,6h后检测血液中2,3-DPG、K+、Na+、pH、游离Hb等.然后把两组血液都放入4℃冰箱中,2w后再测定以上各值.结果:①血液放置6h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K+、Na+、pH变化不明显(P>0.05),2,3-DPG、游离Hb有一定影响(P<0.001),②血液在冰箱里放置2w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K+、Na+、pH、游离Hb变化不明显(P>0.05),2,3-DPG变化较明显(P<0.001).结论:血小板制备前血液在室温下存放6h以后血液中K+、Na+、pH、游离Hb等的变化不明显,主要是2,3-DPG的影响较大,影响了血液中红细胞的放氧能力.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病变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子数码阴道镜结合3%的冰醋酸及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对2004年9月~2005年8月期间的门诊患者进行筛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56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其中312例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送病理;经病理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74例,包括CIN Ⅰ 32例,CIN Ⅱ 27例,CIN Ⅲ 15例,宫颈癌12例,慢性宫颈炎215例,宫颈HPV感染11例,阴道镜配合活检CIN检出率23.72%.结论: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作者:杨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地锦草颗粒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锦草颗粒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0例在常规补液、退热、纠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锦草颗粒剂口服;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热退,腹泻次数减少,呕吐停止,脱水纠正,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地锦草颗粒剂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肯定,无任何不良反应,该制剂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平方;林顺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家庭对幼儿口腔健康教育与保健的现状调查

    目的:掌握佛山市城市家庭对幼儿口腔健康教育与保健的现状,以探索通过家庭实施早期口腔健康教育与保健的方式方法.方法:2006年3~8月间,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抽取13所幼儿园的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对子女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与保健的现状及期望;并对幼儿进行龋齿状况(DMFT)调查.结果:幼儿龋牙率为35.26%,80%左右的家长了解导致龋齿的各个主要原因,29.79%的家长了解窝沟封闭可预防龋齿,32.15%的家长经常给子女讲解口腔保健的知识,75.78%家长愿意花时间学习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结论: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对子女的口腔健康教育程度仍待提高,仍需大力开展推广工作,以提高幼儿口腔保健水平.

    作者:冯嘉健;龚研宁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食管肉瘤样癌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伴消瘦,乏力而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钡餐检查:食管下段不规则巨大充盈缺损,呈倒杯形.

    作者:张来丽;张勇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相同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的防治效果比较

    目的:评价50mg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防治冠脉血栓的效果.方法:120例PTCA+冠脉植入支架术患者,服用氯吡格雷50mg按服用国产和进口药随机双盲分为两组,随访1年,观察防治急性和亚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出血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总疗效相同,并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同.结论:国产和进口50mg氯吡格雷均能有效的防治PTCA+冠脉植入支架术后1年内急性和亚急性冠脉血栓形成,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同,疗效相似.

    作者:李纲;李玉东;牛桂林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影响IFMA效果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IFMA法是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测定的简称,是继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酶技术.它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将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金属铕标记抗体作用相结合,再加入增强液将复合物标志记抗体上的Eu3+解离到溶液中,并与增强液中有效成份形成高荧光强度的螯合物,其荧光强度与溶液中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作者:陈雪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20例分析

    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并不少见,其患病率一般为老年人口的0.5%~3.8%,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2004~2006年就诊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误漏诊原因及治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张桂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青霉素皮试疑似阳性的可能原因

    青霉素是一种临床治疗广泛使用的广谱抗生素,对敏感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但由于青霉素是人工合成的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人体蛋白质结合成为全抗原,致人过敏,特别是当发生过敏性休克时,若抢救不及时,易危及生命,故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准确判断青霉素皮试的结果,是患者能否得到正确抗感染的关键所在,通过临床观察,若发现青霉素疑似过敏,应结合患者情况,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出现的原因.

    作者:胡荣慧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做好医院财务预算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复杂程度不断增加,现有医院资源价值,需要充分发挥,医院的未来需要健康发展.总之,医院需要宏观规化.医院财务预算就是通过对医院自身资源的认识和能力的评价的一个过程.

    作者:杨晓会;迟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芪瑞扶正胶囊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芪瑞扶正胶囊在小鼠体内对其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外,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连续3d后,将不同剂量的芪瑞胶囊粉灌胃,连续10d,取尾静脉血测定各组小鼠外周血中红细胞C3b受体和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花环结合率的变化.结果:和模型组相比,芪瑞扶正胶囊在中、低剂量组对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结合率无明显改善,但高剂量组则能显著提高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结合率.芪瑞扶正胶囊中剂量组能较显著提高红细胞黏附肿瘤细胞花环结合率,高剂量组能极显著提高红细胞黏附肿瘤细胞花环结合率.结论:芪瑞扶正胶囊高剂量时能显著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作者:赵德华;邵树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急性肺栓塞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对急性肺栓塞的警惕性和认识,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后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2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收治的21例患者,误诊17例,误诊率高达81.0%.结论:由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无特异性,加之不少临床医师缺乏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和基层医院诊断技术的局限性,急性肺栓塞误诊率极高,只有认真分析病史、提高警惕性及全面体检、血气分析、D-二聚体测定、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早行螺旋CT等检查有助于提高及时确诊和治疗.

    作者:张营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丹参在癌肿治疗中的作用机理

    癌肿治疗目前仍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攻关项目.作者采用大剂量丹参用于晚期癌肿的治疗,尤其是对癌性疼痛的止痛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方法:丹参注射液20~40 ml+10% GS 500ml静滴,每天1次,15d为一疗程,治疗晚期癌肿病员15例,其癌痛缓解率达93.3%(疼痛消失80%,疼痛减轻13.3%),无不良反应.文章还从中西结合阐述了癌肿及疼痛的发生机理,丹参的功能和丹参对癌肿疼痛及对病变器官组织结构、功能恢复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徐淑彬;周明慧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对外科术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

    健康教育不仅是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对临床各种诊疗有增效作用,而且也是一种治疗方法[1].对手术病人来说,手术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源,应激时可以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的作用发生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变化,影响手术进行和术后恢复,为此我院外科开展了系统手术前健康教育,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延文;范伟;薛爱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尼尔雌醇与倍美力对人体细胞生物学作用对比研究

    目的:为了解合成雌激素尼尔雌醇与天然雌激素倍美力对遗传物质的作用,将一部份遗传物质不稳定和对性激素敏感的围绝经期妇女筛选出来、不用激素治疗,降低激素替代疗法的副作用.方法:在外周血染色体常规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倍美力(或尼尔雌醇),同时设对照组.计数人体细胞染色体断裂率(包括裂隙),有丝分裂指数,用x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在体外试验中雌激素在一定量范围内对绝大多数人群的作用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有少数个体自身的染色体断裂率大于群体断裂率均值时表现出对激素的超敏感性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有少部分人由于遗传的不稳定性,加上对激素的超敏感,容易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产生一些副作用(致癌等),从遗传物质的改变上说明并不是每一位围绝经期妇女都适用于激素替代疗法.

    作者:夏云;李琼霞;温沙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分析(附30例报告)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由各种损伤,如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急性胰腺炎或药物中毒等引发的全身性反应,临床上包括感染和非感染两种情况,其主要特征是持续高代谢、高动力循环状态,以及全身过度炎症反应,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为探讨小儿SIRS的特点,现对我院2000~2005年部分住院SIR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高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力克肺疾与莫西沙星联合治疗耐多药结核74例疗效分析

    近些年来,耐药性结核病呈发展趋势,长期排菌传播,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病死率高,导致结核病严重流行且形势严重.在复治菌阳结核病例中,由于长期不规则抗结核治疗,导致对化疗反应性下降或无反应,特别是对INH和RFP耐药,成为耐多药结核病(MDR-TB),治疗特别困难.我院于2002年3月~2007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复治菌阳74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采用力克肺疾、莫西沙星、乙胺丁醇和利福喷丁联合治疗,初2个月强化期还加用吡嗪酰胺和卷曲霉素联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单杨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治疗节育术后下腹疼痛48例的体会

    节育术后引起下腹疼痛病例临床上常有发生,其发病原因主要为机体自身抵抗力差或手术过程中不重视无菌操作,而致术后感染;节育器对子宫的刺激、异位或嵌顿等.本站于2001年5月~2005年5月诊治节育术后下腹疼痛患者48例,现对其病因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LDL-C测定间接法和直接法的方法学评价

    血浆/血清LDL-C测定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免疫分离法、均相测定法、直接法和间接法.现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是后两种.间接法是Friedewald于1972年发明的一个经验式:LDL-C=TC-[HDL-C+(TG×1/5)]根据经验式计算得出LDL-C的值.而直接一步法主要利用胆固醇酶与表面活性剂进行反应达到测定的目的.本文对200例LDL-C检测结果及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陈文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308例肺结核流行特征调查分析

    目的:为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肺结核病患病率、力争完成《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方法:按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制订的结核病病案记录表进行逐项填写,根据表格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肺结核患病率为65.29/10万;山区、丘陵、平原患病率分别为50.83/10万、59.54/10万、72.41/10万(P<0.01);在年龄、性别、职业分布上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别(P<0.01).结论:在普及健康教育的同时要对患病率高的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针对患病特点,积极控制传染源,改变随意咳嗽及随地吐痰的陋习.加强锻炼,提高人群的免疫力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姚延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应用散瞳与遮盖法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观察

    弱视是造成儿童视力损害的常见眼病之一,弱视的治疗与弱视患儿年龄、弱视类型和注视性质密切相关.屈光参差性弱视在弱视治疗中,疗程长且疗效较差.本文对2003年11月~2004年8月,我院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26例,阿托品散瞳与遮盖法联合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咏梅;李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