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肺栓塞21例临床分析

张营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 诊断, 误诊
摘要: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对急性肺栓塞的警惕性和认识,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后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2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收治的21例患者,误诊17例,误诊率高达81.0%.结论:由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无特异性,加之不少临床医师缺乏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和基层医院诊断技术的局限性,急性肺栓塞误诊率极高,只有认真分析病史、提高警惕性及全面体检、血气分析、D-二聚体测定、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早行螺旋CT等检查有助于提高及时确诊和治疗.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6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微创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观察

    双极人工股骨头微创置换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该术式特别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十分适合,可以大大降低高龄患者的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我科自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对6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开展微创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进行治疗,疗效满意,表明双极股骨头置换能够满足高龄患者功能要求.现进行分析报告:

    作者:于涛;王桂新;周万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阿托品和单用丙泊酚时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作用、宫颈松弛作用及护理作用.方法:将360例孕6~10 w的初孕妇女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丙泊酚、利多卡因、阿托品联合镇痛组(实验1组),单用丙泊酚镇痛组(实验2组)和未用任何镇痛药物的一般人工流产组(对照组)各120例.实验1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并于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5ml和阿托品1mg.实验2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对照组行一般人工流产术.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手术镇痛率均达100%,宫口松弛、给药时间、药量及对呼吸的影响两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比单用丙泊酚更安全可靠.且周密有效的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广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实验室感染性废物的合理处理

    根据临床实验室技术管理规范中第三部分临床实验室废物管理标准,感染性废物是指能传播感染性疾病的废物,临床实验室的废料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影响,对医务工作人员和废物处理人员是重要的职业性有害物质.有害废物的管理应充分考虑对未来的影响,对职业及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对实验室本身的影响,感染性废物有以下四个特点:①含有致病能力的病原体;②病原体有足够的致病能力;③病原体有进入体内的入口;④易感宿主.

    作者:李昭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16921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调查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点,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我院1692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921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32例,感染率为3.74%.主要感染科室为综合ICU(36.12%)、儿科(7.51%)和肿瘤科(6.38%);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32.59%)、上呼吸道(21.84%)、胃肠道(10.60%)和泌尿道(10.28%);临床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0.95%、革兰阳性菌占25.54%、真菌占13.51%.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减少侵袭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捷;胡琴;李健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对外科术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

    健康教育不仅是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对临床各种诊疗有增效作用,而且也是一种治疗方法[1].对手术病人来说,手术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源,应激时可以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的作用发生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变化,影响手术进行和术后恢复,为此我院外科开展了系统手术前健康教育,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延文;范伟;薛爱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基层医院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探讨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群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消除或降低患病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获得自我保健意识.要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应把握的关键因素:①转变服务观念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关键;②护士应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与作用;③灵活应用健康教育的方法;④拓宽专科护理知识面,为实施健康教育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⑤加强监控力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陈建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防尘螨减少过敏

    过敏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提及过敏性疾病,就不能不说一说其罪魁祸首--过敏原,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有几百种,通过吸入呼吸道、食入消化道、注射入体内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方式使机体致敏,其中屋尘螨是引起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之一.

    作者:张成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相同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的防治效果比较

    目的:评价50mg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防治冠脉血栓的效果.方法:120例PTCA+冠脉植入支架术患者,服用氯吡格雷50mg按服用国产和进口药随机双盲分为两组,随访1年,观察防治急性和亚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出血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总疗效相同,并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同.结论:国产和进口50mg氯吡格雷均能有效的防治PTCA+冠脉植入支架术后1年内急性和亚急性冠脉血栓形成,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同,疗效相似.

    作者:李纲;李玉东;牛桂林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慢性宫颈炎病因与临床治疗研究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复杂.发病机制未完全统一.治疗方法包括物理、药物、手术治疗,都取得了一定成就.

    作者:李茜西;李成志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选择性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体会

    胆总管探查,常规放置T管,曾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兼有多种功能的措施.随着胆道外科技术的发展,选择性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本文就我院2002年1月~2007年5月期间,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涂胜;汪蝉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15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诊治心得

    目的:总结15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治疗的经验.方法:根据临床患者的具体情况拟定先进准确治疗方法.结果:治愈率达9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治疗得当其止血快,疗效好.

    作者:章德伟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与实习护生座谈感悟

    在我院,每年都进入大批的护理实习生进行生产实习.然而,护理工作的繁琐、辛苦使部分实习生兴趣锐减,甚至逃避,这给实习生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根据这些问题,我与所有的实习护生进行座谈,提出以下问题:

    作者:赵改梅;刘永民;牛丽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心肌酶异常与病情发展及轻重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7月~2004年10月住院39例重症VE患儿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测,并以26例轻症VE患儿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VE患儿易于发生血清心肌酶升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与VE患儿病情轻重、存活关系密切.结论:血清心肌酶释放水平高低,对危重症的VE的危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心肌酶释放水平越高,病情则越重,预后越差.

    作者:林德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骨折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预见性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原因和护理措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将2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有显著性差异(x2=11.51,P<0.01).结论: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预见性护理,静脉血栓形成的例数明显减少.

    作者:杨秀香;王秋莲;王玮玮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悟道修心保健

    1人生要事是养生,开源节流求稳定养生是人生的大事情,大学问.人要养生,需要把读经、悟道、习练三者结合起来,不断请教明师,加强相互切磋及交流.长期坚持,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简启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影响小儿静脉输液药量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

    1影响静脉输液药量准确性的因素小儿输液量及用药剂量均按体重计算,要求非常准确,但实际操作中,因某些因素静脉输液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往往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其中护士的责任心就是因素之一,因护士工作忙碌,或有些患儿家长对输液有恐惧感,担心输液袋内液体少会造成空气栓塞,所以,当液体还剩10余毫升时就要求换袋或拔针,因而影响了用药剂量的准确性.

    作者:王迎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附40例报告)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7~2007年40例EPII患者的治疗资料.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不难诊断EPII;其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全肠外营养支持,肠胃减压,生长抑素和地塞米松的应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等.结果:50例病人均经保守疗法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6d,结论:采用保守疗法治疗EPII效果良好.

    作者:丰品超;赵刚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胸腔闭式引流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如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以及开胸术后的胸腔引流.胸腔闭式引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6年11月份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以来,已成功护理了许多先心病患儿,并创造了我市两个之,即年龄小(3个月),体重轻(6kg),这些患儿术后都置有胸腔引流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沈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胃镜与病理诊断1712例胃部疾病符合率分析

    1712例胃部疾病胃镜与送检标本诊断符合率为68.1%,为提高诊断符合率,胃镜医生应提高胃镜检查及取样的操作技术.病理诊断必须与胃镜肉眼观察所见相结合,动态观察病变组织,同时注意少见病例对诊断的影响.

    作者:朱崎;朱蓉;张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桂枝芍药知母加生石膏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患,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其次为浆膜、心、肺、动脉、神经、眼等结缔组织.临床上表现复杂多样.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致残率高.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近年来,我们在研究经方治疗现代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实践中,采用张仲景《金匮要略》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加生石膏,治疗各类风湿病患者数百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专门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