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建波;张玉忠;江红政
节育术后引起下腹疼痛病例临床上常有发生,其发病原因主要为机体自身抵抗力差或手术过程中不重视无菌操作,而致术后感染;节育器对子宫的刺激、异位或嵌顿等.本站于2001年5月~2005年5月诊治节育术后下腹疼痛患者48例,现对其病因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随着电子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超声雾化器的电子振荡管已逐步被晶体管所取代.而晶体管超声雾化器的主要故障就是振荡管在工作中烧毁.
作者:康春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健康教育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骨折患者具有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并且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骨折病人选择适宜的时间,采用共性问题以集体授课方式宣教,个性问题以单独重点讲解方式宣教,并结合病情进展的不同时期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田洪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微创外科是外科学发展的方向之一,近十几年在我国蓬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006年6月,我院外科引进了德国Stori电视腹腔镜全套设备,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至2007年5月共完成LC 312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红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冠心病发病年龄日趋减小,也就是说冠心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年轻人生活阅历及对待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对本身的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及重视,不能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因此健康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年龄、知识层次的病人施予不同的教育.目的是让病人积极参与二、三级预防,减缓疾病的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我们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不同心态采取的相应健康教育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于海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健康教育整体促进护理发展,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整体化护理,实现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相结合,是未来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肖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糖尿病和高血压病都是内科常见疾病,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报道目前我国患糖尿病人数已达4000万人以上,其中95%以上为2型糖尿病.有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肾等慢性合并症,其中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患病率是无糖尿病患者的2倍,而其肾病和失明分别是7倍和25倍.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他们共同加速心、脑、肾血管严重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防治糖尿病的同时切不可忽视高血压的控制.
作者:张庆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复杂程度不断增加,现有医院资源价值,需要充分发挥,医院的未来需要健康发展.总之,医院需要宏观规化.医院财务预算就是通过对医院自身资源的认识和能力的评价的一个过程.
作者:杨晓会;迟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在我院,每年都进入大批的护理实习生进行生产实习.然而,护理工作的繁琐、辛苦使部分实习生兴趣锐减,甚至逃避,这给实习生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根据这些问题,我与所有的实习护生进行座谈,提出以下问题:
作者:赵改梅;刘永民;牛丽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地锦草颗粒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0例在常规补液、退热、纠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锦草颗粒剂口服;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热退,腹泻次数减少,呕吐停止,脱水纠正,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地锦草颗粒剂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肯定,无任何不良反应,该制剂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平方;林顺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角膜疾患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它的转归往往给角膜遗留不同程度的混浊.目前仍为致盲的主要原因.过去曾试用各种药物治疗却不理想.我们自2000年以来采用0.05%α-糜蛋白酶溶液点眼治疗角膜混浊收到一定的效果.
作者:田红卫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人性化护理是当代理想的一种护理模式,是每个护理管理者想避也避不开的话题.它包含的内容很多,是超越规范服务的情感服务与惊喜服务的总和.社会在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不断提高的需求告诉我们,医院要生存与发展,没有一支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队伍是绝对不行.护理工作是与患者接触多、细、杂、密切的工作,因而如何打造人性化服务这块品牌,是值得医院管理者深思的问题.为此我院护理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新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发生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期间所有住院的老年ARF患者共37例的临床资料,并做分析.结果:老年ARF主要病因为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肾后梗阻及药物性因素等,且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结论:老年患者ARF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且易发生MODS,治疗难度大,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可及早应用血液净化方法,改善预后.
作者:肖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分析.方法:对16例合并糖尿病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控制血糖后均施行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间经过顺利,均获临床治愈.结论:此类患者经良好地控制血糖、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合理的术中处理,可获得理想的胃癌外科治疗效果.
作者:赵海;张亘;于志丹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环磷酸腺苷葡甲胺(心先安)在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下,治疗组应用心先安每次2~5 mg/kg,加液静滴,每天1次.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对照组痊愈22例,好转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6%.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先安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作者:寻文龙;宋彦文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血液在室温下放置6h以后的代谢变化,探索手工制备血小板前血液的保存.方法:新鲜采集的全血用无菌接口机接转移袋,共60袋,分为2组,每组各30袋,一组放在室温下,另一组放在4℃冰箱中做对照,6h后检测血液中2,3-DPG、K+、Na+、pH、游离Hb等.然后把两组血液都放入4℃冰箱中,2w后再测定以上各值.结果:①血液放置6h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K+、Na+、pH变化不明显(P>0.05),2,3-DPG、游离Hb有一定影响(P<0.001),②血液在冰箱里放置2w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K+、Na+、pH、游离Hb变化不明显(P>0.05),2,3-DPG变化较明显(P<0.001).结论:血小板制备前血液在室温下存放6h以后血液中K+、Na+、pH、游离Hb等的变化不明显,主要是2,3-DPG的影响较大,影响了血液中红细胞的放氧能力.
作者:席映辉;刘维佳;吴娟;冯国先;侯广安;杜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IFMA法是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测定的简称,是继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酶技术.它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将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金属铕标记抗体作用相结合,再加入增强液将复合物标志记抗体上的Eu3+解离到溶液中,并与增强液中有效成份形成高荧光强度的螯合物,其荧光强度与溶液中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作者:陈雪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手术治疗的78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病人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结果:保守治疗的疗效与术后近期远期有很大差别,伤后12个月以内手术近期和远期脊髓功能恢复都较满意,伤后12月以上近期恢复较明显,但远期可出现脊髓功能倒退现象.结论: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时机对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影响,迟不应超过伤后12个月.
作者:李晓光;赵栓柱;桑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老年病人的常见手术.以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刺激大为特点.鉴于老年人的生理变化,术前常合并呼吸、循环等系统疾病.故处理不当常可致难以纠正的低血压及术后并发症.本文总结了26例老年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观察.
作者:李敬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并不少见,其患病率一般为老年人口的0.5%~3.8%,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2004~2006年就诊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误漏诊原因及治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张桂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