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20例分析

张桂云

关键词:
摘要: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并不少见,其患病率一般为老年人口的0.5%~3.8%,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2004~2006年就诊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误漏诊原因及治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尿潴留40例诊治体会

    尿潴留是我院门诊、急诊常见问题,可分为急、慢性两种.其发生原因多数为机械性梗阻,动力性梗阻比较少见.作者统计40例机械性梗阻所致尿潴留的病人,就门诊、急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郜美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16921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调查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点,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我院1692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921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32例,感染率为3.74%.主要感染科室为综合ICU(36.12%)、儿科(7.51%)和肿瘤科(6.38%);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32.59%)、上呼吸道(21.84%)、胃肠道(10.60%)和泌尿道(10.28%);临床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0.95%、革兰阳性菌占25.54%、真菌占13.51%.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减少侵袭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捷;胡琴;李健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心肌酶异常与病情发展及轻重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7月~2004年10月住院39例重症VE患儿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测,并以26例轻症VE患儿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VE患儿易于发生血清心肌酶升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与VE患儿病情轻重、存活关系密切.结论:血清心肌酶释放水平高低,对危重症的VE的危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心肌酶释放水平越高,病情则越重,预后越差.

    作者:林德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心外ICU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心外ICU低年资护士的精神和工作压力大的状况与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医院32名ICU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心外ICU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压力与人际关系压力、超负荷工作状态和长时间的紧张脑力劳动、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密切相关.结论:建议从管理角度减少或消除护士的工作压力,并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减轻工作压力的训练.

    作者:杨银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阻塞性黄疸术后10例临床分析

    阻塞性黄疸是外科常见病之一,通过手术解除梗阻原因以后,黄疸应随之逐渐消退,但临床上依赖黄疸自然退去,病程有时长达数月.笔者从2000年~2007年3月将大柴胡汤加减用于梗阻解除后的退黄共10例,疗效满意.

    作者:范家程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纳洛酮在临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观察总结临床应用纳洛酮在急症抢救中的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较好,是临床急救中值得推广的药物.

    作者:邓慧敏;包飞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几点看法

    近年来,妇女的各种阴道疾病呈上升趋势,阴道分泌涂片直接镜检是医院妇产科病人必查的常规项目,该法简便、快速,在对489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涂片常规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冉瑶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青霉素皮试疑似阳性的可能原因

    青霉素是一种临床治疗广泛使用的广谱抗生素,对敏感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但由于青霉素是人工合成的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人体蛋白质结合成为全抗原,致人过敏,特别是当发生过敏性休克时,若抢救不及时,易危及生命,故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准确判断青霉素皮试的结果,是患者能否得到正确抗感染的关键所在,通过临床观察,若发现青霉素疑似过敏,应结合患者情况,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出现的原因.

    作者:胡荣慧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预防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从剧烈头痛开始.青壮年发病多见于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破裂等.老年人则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多见.此病病情变化快,预后不佳,并且有部分患者在第一次出血后数天再次出血.因此做好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及病前预防极其重要.现将我们对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观察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皮秀琴;郭香玉;杨桂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基层医院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探讨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群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消除或降低患病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获得自我保健意识.要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应把握的关键因素:①转变服务观念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关键;②护士应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与作用;③灵活应用健康教育的方法;④拓宽专科护理知识面,为实施健康教育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⑤加强监控力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陈建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生理学》教学体会

    生理学是研究和阐述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理论与实验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对于医学生而言,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然而在生理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它又不可能象形态学科那样进行直观教学,因此同学们普遍反映很难、很抽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同学们的后续学科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欧瑜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应用综合性行为干预措施提高遵医行为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性行为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康复.方法:将收治的146例脑梗死、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和对照组(76例).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进行行为干预,观察两组的遵医行为.结果:干预组主动配合率为6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1).结论:对住院患者经常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是改善遵医行为,提高遵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黄素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急性肺栓塞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对急性肺栓塞的警惕性和认识,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后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2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收治的21例患者,误诊17例,误诊率高达81.0%.结论:由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无特异性,加之不少临床医师缺乏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和基层医院诊断技术的局限性,急性肺栓塞误诊率极高,只有认真分析病史、提高警惕性及全面体检、血气分析、D-二聚体测定、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早行螺旋CT等检查有助于提高及时确诊和治疗.

    作者:张营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内乡县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514例分析

    县医院是处于城乡结合部的综合性医院,急诊科要承担城乡相当数量的急性中毒患者的诊断和救治.我县医院急诊科通过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进行调查,统计中毒事件的毒物类型、患者性别、年龄、侵入途经、患者职业分布等方面来分析县医院急诊科的各种急性中毒的发病特点、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作者:江红政;靳秀臣;贾建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家庭对幼儿口腔健康教育与保健的现状调查

    目的:掌握佛山市城市家庭对幼儿口腔健康教育与保健的现状,以探索通过家庭实施早期口腔健康教育与保健的方式方法.方法:2006年3~8月间,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抽取13所幼儿园的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对子女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与保健的现状及期望;并对幼儿进行龋齿状况(DMFT)调查.结果:幼儿龋牙率为35.26%,80%左右的家长了解导致龋齿的各个主要原因,29.79%的家长了解窝沟封闭可预防龋齿,32.15%的家长经常给子女讲解口腔保健的知识,75.78%家长愿意花时间学习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结论: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对子女的口腔健康教育程度仍待提高,仍需大力开展推广工作,以提高幼儿口腔保健水平.

    作者:冯嘉健;龚研宁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地锦草颗粒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锦草颗粒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0例在常规补液、退热、纠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锦草颗粒剂口服;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热退,腹泻次数减少,呕吐停止,脱水纠正,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地锦草颗粒剂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肯定,无任何不良反应,该制剂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平方;林顺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960例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操作简单,便于追踪复查,有利于早期宫颈癌即癌前病变的筛查,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春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α-糜蛋白酶溶液点眼治疗角膜混浊的疗效观察

    角膜疾患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它的转归往往给角膜遗留不同程度的混浊.目前仍为致盲的主要原因.过去曾试用各种药物治疗却不理想.我们自2000年以来采用0.05%α-糜蛋白酶溶液点眼治疗角膜混浊收到一定的效果.

    作者:田红卫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丹参在癌肿治疗中的作用机理

    癌肿治疗目前仍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攻关项目.作者采用大剂量丹参用于晚期癌肿的治疗,尤其是对癌性疼痛的止痛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方法:丹参注射液20~40 ml+10% GS 500ml静滴,每天1次,15d为一疗程,治疗晚期癌肿病员15例,其癌痛缓解率达93.3%(疼痛消失80%,疼痛减轻13.3%),无不良反应.文章还从中西结合阐述了癌肿及疼痛的发生机理,丹参的功能和丹参对癌肿疼痛及对病变器官组织结构、功能恢复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徐淑彬;周明慧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食管肉瘤样癌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伴消瘦,乏力而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钡餐检查:食管下段不规则巨大充盈缺损,呈倒杯形.

    作者:张来丽;张勇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