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卫
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并不少见,其患病率一般为老年人口的0.5%~3.8%,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2004~2006年就诊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误漏诊原因及治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张桂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总结晚期食管癌患者置入食管支架的护理经验.方法:1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在X线透视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饮食指导及出院前教育.结果:10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放置支架,随访3~8个月,患者吞咽困难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做好饮食指导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丽君;冯散香;李肖莹;刘旖玲;叶国燕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为了了解我市幼儿园儿童的健康情况,我院于2005年6~9月对枣庄市城区范围内9所幼儿园共2275名儿童进行了一次健康查体.
作者:徐菡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窒息是新生儿的常见症状,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凡是能使产妇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引起新生儿出生后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近两年来随着我院抢救方法的引进,采取有效的抢救及护理,因窒息而致死者有所减少,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杜德义;益呷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7~2007年40例EPII患者的治疗资料.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不难诊断EPII;其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全肠外营养支持,肠胃减压,生长抑素和地塞米松的应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等.结果:50例病人均经保守疗法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6d,结论:采用保守疗法治疗EPII效果良好.
作者:丰品超;赵刚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近些年来,耐药性结核病呈发展趋势,长期排菌传播,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病死率高,导致结核病严重流行且形势严重.在复治菌阳结核病例中,由于长期不规则抗结核治疗,导致对化疗反应性下降或无反应,特别是对INH和RFP耐药,成为耐多药结核病(MDR-TB),治疗特别困难.我院于2002年3月~2007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复治菌阳74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采用力克肺疾、莫西沙星、乙胺丁醇和利福喷丁联合治疗,初2个月强化期还加用吡嗪酰胺和卷曲霉素联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单杨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冠心病发病年龄日趋减小,也就是说冠心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年轻人生活阅历及对待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对本身的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及重视,不能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因此健康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年龄、知识层次的病人施予不同的教育.目的是让病人积极参与二、三级预防,减缓疾病的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我们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不同心态采取的相应健康教育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于海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随着电子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超声雾化器的电子振荡管已逐步被晶体管所取代.而晶体管超声雾化器的主要故障就是振荡管在工作中烧毁.
作者:康春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伴消瘦,乏力而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钡餐检查:食管下段不规则巨大充盈缺损,呈倒杯形.
作者:张来丽;张勇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冠状动脉造影(CAG)术是指向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制的冠状动脉导管,注入造影剂,可以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1],此方法能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从而确定治疗方案.目前我科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入径,为避免穿刺部位出血,术后病人肢体处于被动仰卧位24h.
作者:王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地锦草颗粒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0例在常规补液、退热、纠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锦草颗粒剂口服;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热退,腹泻次数减少,呕吐停止,脱水纠正,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地锦草颗粒剂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肯定,无任何不良反应,该制剂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平方;林顺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癌肿治疗目前仍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攻关项目.作者采用大剂量丹参用于晚期癌肿的治疗,尤其是对癌性疼痛的止痛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方法:丹参注射液20~40 ml+10% GS 500ml静滴,每天1次,15d为一疗程,治疗晚期癌肿病员15例,其癌痛缓解率达93.3%(疼痛消失80%,疼痛减轻13.3%),无不良反应.文章还从中西结合阐述了癌肿及疼痛的发生机理,丹参的功能和丹参对癌肿疼痛及对病变器官组织结构、功能恢复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徐淑彬;周明慧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中风也名卒中,是目前世界上病残率较高、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之一.非急性期中风是指在急性期中风3w后存活下来,而有瘫痪、肢体废用、麻木、吞咽困难等表现的病证.临床上对急性期中风的治疗较为重视,而非急性期中风的治疗,笔者用熄风活血法治疗43例进行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达伟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群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消除或降低患病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获得自我保健意识.要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应把握的关键因素:①转变服务观念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关键;②护士应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与作用;③灵活应用健康教育的方法;④拓宽专科护理知识面,为实施健康教育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⑤加强监控力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陈建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使手术病人除了承受疼痛刺激外,还有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而影响手术效果,手术室护士若能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护理更为有益.
作者:袁红霞;袁丽薇;莫光燕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血液一直被视为活力与健康之源,输血更是现代医学治病救命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科学技术还不能制造出人造血液的今天,临床用血只能来自健康的人体.
作者:段付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与人们的生命安危息息相关.加强门诊药房的管理,严格把好质量关,是药房管理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加强药房执业人员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药品质量管理,搞好药房管理工作谈几点意见.
作者:毛春华;罗世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健康教育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骨折患者具有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并且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骨折病人选择适宜的时间,采用共性问题以集体授课方式宣教,个性问题以单独重点讲解方式宣教,并结合病情进展的不同时期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田洪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ath B)、D(cathepsin D,Cath D)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胱抑素,Cystatin C)在人难免流产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探讨组织蛋白酶及胱抑素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早期难免流产者38例和正常早期妊娠行人工流产者40例的绒毛和蜕膜组织进行检测Cath B、Cath D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定位,并用Image Proplus5.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同时比较两组的血清中Cystatin C的含量.结果:正常早期妊娠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组,Cath B、Cath D、Cystatin C在早期妊娠蜕膜与滋养层细胞的表面均有表达,Cath B在绒毛中的表达,难免流产组明显低于正常的早期妊娠组.在正常早期妊娠组,Cath D在绒毛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蜕膜中的表达,在难免流产组中无显著差异.在难免流产组血清中Cystatin C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早期妊娠组.结论:Cath B和Cath D在正常妊娠和难免流产蜕膜和绒毛中的表达差异及Cystatin C在血清中的含量差异提示它们在难免流产胚胎着床过程中可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方明珠;王志举;杨建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心肌酶异常与病情发展及轻重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7月~2004年10月住院39例重症VE患儿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测,并以26例轻症VE患儿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VE患儿易于发生血清心肌酶升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与VE患儿病情轻重、存活关系密切.结论:血清心肌酶释放水平高低,对危重症的VE的危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心肌酶释放水平越高,病情则越重,预后越差.
作者:林德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