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杨义
过敏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提及过敏性疾病,就不能不说一说其罪魁祸首--过敏原,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有几百种,通过吸入呼吸道、食入消化道、注射入体内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方式使机体致敏,其中屋尘螨是引起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之一.
作者:张成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由各种损伤,如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急性胰腺炎或药物中毒等引发的全身性反应,临床上包括感染和非感染两种情况,其主要特征是持续高代谢、高动力循环状态,以及全身过度炎症反应,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为探讨小儿SIRS的特点,现对我院2000~2005年部分住院SIR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高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地锦草颗粒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0例在常规补液、退热、纠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锦草颗粒剂口服;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热退,腹泻次数减少,呕吐停止,脱水纠正,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地锦草颗粒剂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肯定,无任何不良反应,该制剂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平方;林顺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提高甲状腺腺瘤超声定性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96例甲状腺腺瘤分别行术前超声及术后病理检查,研究声象图特征与病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滤泡性腺瘤92.31%,乳头状腺瘤33.33%,胎儿型腺瘤50.00%,嗜酸性腺瘤50.00%.
作者:马香玲;李娟;任金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血浆/血清LDL-C测定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免疫分离法、均相测定法、直接法和间接法.现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是后两种.间接法是Friedewald于1972年发明的一个经验式:LDL-C=TC-[HDL-C+(TG×1/5)]根据经验式计算得出LDL-C的值.而直接一步法主要利用胆固醇酶与表面活性剂进行反应达到测定的目的.本文对200例LDL-C检测结果及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陈文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为提高对发热疾病诊断的认识,强调发热并非等于体温升高.发热是机体体温调节中枢正、负调节失控的结果,与一般机体体温升高有本质区别.方法:复习相关文献,综述近年来对发热病因、发病机理研究的一些进展.结果:不同的原始病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可能是内生性致热原(EP)引起发热介质释放改变调定点位置,从而使体温在比较高水平上进行调节的结果.结论:发热并非是单一的体温升高,而是由致热性细胞因子介导机体一系列生理、内分泌、免疫功能激活的综合反应.
作者:雷伟华;刘丽萍;刘自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712例胃部疾病胃镜与送检标本诊断符合率为68.1%,为提高诊断符合率,胃镜医生应提高胃镜检查及取样的操作技术.病理诊断必须与胃镜肉眼观察所见相结合,动态观察病变组织,同时注意少见病例对诊断的影响.
作者:朱崎;朱蓉;张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在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是否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联合应用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6个月,再单用拉米夫定6个月,另一组单用拉米夫定12个月,观察两组在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HBV-DNA转阴率、YMDD变异率方面的差异.结果:ALT复常率与YMDD变异率两组在24、36、48个月时有显著差异;HBeAg转换率两组在12、24、36、48个月均有显著差异;HBV-DNA转阴率两组在36、48个月时有显著差异.结论: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时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联合应用在远期疗效方面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作者:张秀保;张水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健康教育不仅是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对临床各种诊疗有增效作用,而且也是一种治疗方法[1].对手术病人来说,手术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源,应激时可以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的作用发生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变化,影响手术进行和术后恢复,为此我院外科开展了系统手术前健康教育,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延文;范伟;薛爱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胆总管探查,常规放置T管,曾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兼有多种功能的措施.随着胆道外科技术的发展,选择性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本文就我院2002年1月~2007年5月期间,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涂胜;汪蝉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健康教育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骨折患者具有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并且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骨折病人选择适宜的时间,采用共性问题以集体授课方式宣教,个性问题以单独重点讲解方式宣教,并结合病情进展的不同时期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田洪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掌握佛山市城市家庭对幼儿口腔健康教育与保健的现状,以探索通过家庭实施早期口腔健康教育与保健的方式方法.方法:2006年3~8月间,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抽取13所幼儿园的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对子女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与保健的现状及期望;并对幼儿进行龋齿状况(DMFT)调查.结果:幼儿龋牙率为35.26%,80%左右的家长了解导致龋齿的各个主要原因,29.79%的家长了解窝沟封闭可预防龋齿,32.15%的家长经常给子女讲解口腔保健的知识,75.78%家长愿意花时间学习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结论: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对子女的口腔健康教育程度仍待提高,仍需大力开展推广工作,以提高幼儿口腔保健水平.
作者:冯嘉健;龚研宁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心肌酶异常与病情发展及轻重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7月~2004年10月住院39例重症VE患儿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测,并以26例轻症VE患儿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VE患儿易于发生血清心肌酶升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与VE患儿病情轻重、存活关系密切.结论:血清心肌酶释放水平高低,对危重症的VE的危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心肌酶释放水平越高,病情则越重,预后越差.
作者:林德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婴儿到了4个月以后,就要喂一些准备断奶的食物了,也就是母乳以外的其他辅食.
作者:贾学忠;王铁宝;贾淑文;卜湘君;高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群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消除或降低患病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获得自我保健意识.要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应把握的关键因素:①转变服务观念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关键;②护士应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与作用;③灵活应用健康教育的方法;④拓宽专科护理知识面,为实施健康教育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⑤加强监控力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陈建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2003年12月21日~2004年12月19日我院门诊手术室,自开展一般人流、笑气人流及无痛人流及药物流产工作以来,被确定为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者,年龄在18~43岁之间,孕周为46~70 d,做B超确诊为宫内孕的育龄妇女,共674人,其中一般人流为135人,笑气人流为253人,无痛人流为286人,同期药物流产为457人(孕周小于49d).
作者:汪灵凤;张惠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180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者采用B超监测,必要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协助诊断.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决定药物或手术干预.结果:155例B超阳性结果者行清宫术均见残留组织,B超结果与宫内清出物符合率为100%;25例B超阴性结果者给予药物干预,其中20例血止,5例药物干预失败,经清宫术证实少量残留物,B超结果符合率80%.结论:B超检查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诊断上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冠朝;苗凤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从剧烈头痛开始.青壮年发病多见于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破裂等.老年人则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多见.此病病情变化快,预后不佳,并且有部分患者在第一次出血后数天再次出血.因此做好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及病前预防极其重要.现将我们对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观察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皮秀琴;郭香玉;杨桂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以胸部外伤为主的患者80例.在护理中,加强生命体征、反常呼吸的观察,合理应用机械通气,提高了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张玫;张新萍;吐沙古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85岁,以呼吸困难,不能平卧3d,于2007年3月5日9:00急诊就诊.查体:体温36.8℃,脉搏84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60/?mmHg.胸片示:肺纹理稍粗.患者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但无介入治疗史,无吸烟史.遂复查心电图示:除aVR导联以外的导联均表现为ST压低0.4~0.5 mV,T波倒置.
作者:代金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