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霞
窒息是新生儿的常见症状,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凡是能使产妇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引起新生儿出生后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近两年来随着我院抢救方法的引进,采取有效的抢救及护理,因窒息而致死者有所减少,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杜德义;益呷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总结15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治疗的经验.方法:根据临床患者的具体情况拟定先进准确治疗方法.结果:治愈率达9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治疗得当其止血快,疗效好.
作者:章德伟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712例胃部疾病胃镜与送检标本诊断符合率为68.1%,为提高诊断符合率,胃镜医生应提高胃镜检查及取样的操作技术.病理诊断必须与胃镜肉眼观察所见相结合,动态观察病变组织,同时注意少见病例对诊断的影响.
作者:朱崎;朱蓉;张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尿潴留是我院门诊、急诊常见问题,可分为急、慢性两种.其发生原因多数为机械性梗阻,动力性梗阻比较少见.作者统计40例机械性梗阻所致尿潴留的病人,就门诊、急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郜美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健康教育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骨折患者具有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并且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骨折病人选择适宜的时间,采用共性问题以集体授课方式宣教,个性问题以单独重点讲解方式宣教,并结合病情进展的不同时期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田洪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血液一直被视为活力与健康之源,输血更是现代医学治病救命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科学技术还不能制造出人造血液的今天,临床用血只能来自健康的人体.
作者:段付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对母儿危害极大,故多年来各国对该病极为重视,为了母亲的安全,为了提高人口素质,我们医务工作者要做好对该病的预防和预测.
作者:宋彦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对急性肺栓塞的警惕性和认识,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后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2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收治的21例患者,误诊17例,误诊率高达81.0%.结论:由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无特异性,加之不少临床医师缺乏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和基层医院诊断技术的局限性,急性肺栓塞误诊率极高,只有认真分析病史、提高警惕性及全面体检、血气分析、D-二聚体测定、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早行螺旋CT等检查有助于提高及时确诊和治疗.
作者:张营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由于观念的陈旧及经济利益的驱动,静脉输液已出现过滥现象.特别是在我门基层医院,凡住院病人几乎给予静脉输液,随着静脉输液的增多,一些不可避免的输液所致的静脉炎也相应增加.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更快速有效?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作者:陈和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心肌酶异常与病情发展及轻重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7月~2004年10月住院39例重症VE患儿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测,并以26例轻症VE患儿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VE患儿易于发生血清心肌酶升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与VE患儿病情轻重、存活关系密切.结论:血清心肌酶释放水平高低,对危重症的VE的危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心肌酶释放水平越高,病情则越重,预后越差.
作者:林德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提高甲状腺腺瘤超声定性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96例甲状腺腺瘤分别行术前超声及术后病理检查,研究声象图特征与病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滤泡性腺瘤92.31%,乳头状腺瘤33.33%,胎儿型腺瘤50.00%,嗜酸性腺瘤50.00%.
作者:马香玲;李娟;任金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年龄:28岁,婚姻状况:已婚,职业:农民,文化程度:文盲,民族:汉族,住址:××省××市××县,居住地区:山区(离镇卫生院30公里),人均年收入:700元,孕产次:孕2产0,既往史:既往体健.末次月经:2000年5月12日,预产期:2001年2月19日,死亡时间:2001年1月30日,死亡地点:××县医院.月经及婚育史:平素月经规律,5/28d,量中,无痛经.1年前自然流产1次.
作者:刘春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基层妇幼保健网络现存问题1.1妇幼卫生工作是近10年来逐渐从防疫部门中分离出来的新型学科,缺乏专门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才市场,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大专以上的专科人才,少之甚少.县、乡级专职的妇幼保健人员无论从学历、职称上明显低于同级妇产科、儿科人员.
作者:杜金梅;李芋菁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婴儿到了4个月以后,就要喂一些准备断奶的食物了,也就是母乳以外的其他辅食.
作者:贾学忠;王铁宝;贾淑文;卜湘君;高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前准备,术前、术后护理和术中配合的方式.方法:总结87例(87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时,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具体操作程序与方法.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质量护理配合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结论:眼科护理人员必须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才能适应现代更复杂、更精细的手术要求.
作者:何利波;王凤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ath B)、D(cathepsin D,Cath D)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胱抑素,Cystatin C)在人难免流产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探讨组织蛋白酶及胱抑素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早期难免流产者38例和正常早期妊娠行人工流产者40例的绒毛和蜕膜组织进行检测Cath B、Cath D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定位,并用Image Proplus5.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同时比较两组的血清中Cystatin C的含量.结果:正常早期妊娠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组,Cath B、Cath D、Cystatin C在早期妊娠蜕膜与滋养层细胞的表面均有表达,Cath B在绒毛中的表达,难免流产组明显低于正常的早期妊娠组.在正常早期妊娠组,Cath D在绒毛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蜕膜中的表达,在难免流产组中无显著差异.在难免流产组血清中Cystatin C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早期妊娠组.结论:Cath B和Cath D在正常妊娠和难免流产蜕膜和绒毛中的表达差异及Cystatin C在血清中的含量差异提示它们在难免流产胚胎着床过程中可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方明珠;王志举;杨建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伴消瘦,乏力而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钡餐检查:食管下段不规则巨大充盈缺损,呈倒杯形.
作者:张来丽;张勇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冠状动脉造影(CAG)术是指向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制的冠状动脉导管,注入造影剂,可以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1],此方法能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从而确定治疗方案.目前我科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入径,为避免穿刺部位出血,术后病人肢体处于被动仰卧位24h.
作者:王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掌握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了解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医疗保健状况.方法:对2001~2005年东川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逐年上升(P<0.01),各年龄组死亡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婴儿死亡为主,婴儿和1~4岁儿童分别占71.77%和28.23%.新生儿死因前4位分别是新生儿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意外死亡;婴儿死因前4位分别是新生儿疾病、肺炎、意外死亡、腹泻;1~4岁儿童死因前4位分别是意外死亡、肺炎、腹泻、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4位分别是:肺炎、新生儿疾病、意外死亡、腹泻.结论:本地区儿童保健工作成绩显著,说明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儿科质量,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和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强化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儿童保健质量,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等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作者:杨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产科DIC的发病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5月~2007年4月20例产科DIC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DIC的发病诱因依次为重度子痫前期、羊水栓塞、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子宫破裂.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能导致DIC的原发病,是预防产科DIC发生的重要环节,补充凝血因子、适时果断切除子宫是抢救产科DIC成功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远流;罗正盛 刊期: 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