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潴留40例诊治体会

郜美玉

关键词:
摘要:尿潴留是我院门诊、急诊常见问题,可分为急、慢性两种.其发生原因多数为机械性梗阻,动力性梗阻比较少见.作者统计40例机械性梗阻所致尿潴留的病人,就门诊、急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健康教育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骨折患者具有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并且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骨折病人选择适宜的时间,采用共性问题以集体授课方式宣教,个性问题以单独重点讲解方式宣教,并结合病情进展的不同时期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田洪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蕈中毒所致精神障碍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蕈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食用蕈中毒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Ⅲ)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蕈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样症状,有幻听、幻觉、幻视、妄想、兴奋、紧张、失眠、行为紊乱等症状,并同时伴有肝脏和血液系统损害.结论:精神障碍的程度与食用蕈的量有密切关系,量越多,精神症状越重,所需缓解时间越长,过量食用有毒蕈可影响和损害神经系统,出现精神障碍,但经短程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治愈.

    作者:张健全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专家推荐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75mg~100mg/d)是安全有效的,这个剂量对于防范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具有良好作用,同时也是减少胃肠道副作用的适宜剂量,当前医学界,对这个剂量是否安全仍有争议,我们收集了我科患者中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致不良反应者8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暄;于洋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基层医院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实践

    人性化护理是当代理想的一种护理模式,是每个护理管理者想避也避不开的话题.它包含的内容很多,是超越规范服务的情感服务与惊喜服务的总和.社会在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不断提高的需求告诉我们,医院要生存与发展,没有一支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队伍是绝对不行.护理工作是与患者接触多、细、杂、密切的工作,因而如何打造人性化服务这块品牌,是值得医院管理者深思的问题.为此我院护理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新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晚期食管癌患者置入食管支架的护理

    目的:总结晚期食管癌患者置入食管支架的护理经验.方法:1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在X线透视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饮食指导及出院前教育.结果:10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放置支架,随访3~8个月,患者吞咽困难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做好饮食指导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丽君;冯散香;李肖莹;刘旖玲;叶国燕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治糜灵栓联合丹黄祛瘀胶囊治疗骶韧带炎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骶韧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将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确诊为骶韧带炎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治糜灵栓联合丹黄祛瘀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丹黄祛瘀胶囊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组比对照组见效快、治愈率高、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值的推荐.

    作者:刘秀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生理学》教学体会

    生理学是研究和阐述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理论与实验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对于医学生而言,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然而在生理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它又不可能象形态学科那样进行直观教学,因此同学们普遍反映很难、很抽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同学们的后续学科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欧瑜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基层医院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探讨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群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消除或降低患病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获得自我保健意识.要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应把握的关键因素:①转变服务观念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关键;②护士应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与作用;③灵活应用健康教育的方法;④拓宽专科护理知识面,为实施健康教育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⑤加强监控力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陈建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静脉输液致静脉炎两种治疗方法的对比观察

    由于观念的陈旧及经济利益的驱动,静脉输液已出现过滥现象.特别是在我门基层医院,凡住院病人几乎给予静脉输液,随着静脉输液的增多,一些不可避免的输液所致的静脉炎也相应增加.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更快速有效?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作者:陈和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内乡县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514例分析

    县医院是处于城乡结合部的综合性医院,急诊科要承担城乡相当数量的急性中毒患者的诊断和救治.我县医院急诊科通过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进行调查,统计中毒事件的毒物类型、患者性别、年龄、侵入途经、患者职业分布等方面来分析县医院急诊科的各种急性中毒的发病特点、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作者:江红政;靳秀臣;贾建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镜下诊治的整体护理配合.方法:总结1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24h内紧急镜下诊治止血的术前、术中、术后产生的护理问题而施行整体舒适护理配合.结果:1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诊疗配合率及治愈率达100%.结论:做好术前认知评估准备,术中、术后舒适关怀的护理配合,使患者病情控制,缩短诊治时间,达到疗效满意目的.

    作者:范永嫦;陈小琼;冯天妹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选择性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体会

    胆总管探查,常规放置T管,曾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兼有多种功能的措施.随着胆道外科技术的发展,选择性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本文就我院2002年1月~2007年5月期间,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涂胜;汪蝉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中医结合治疗牛皮癣11例

    牛皮癣(医学上称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易复发性皮肤病,由于病因及发病机理到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故尚行无满意疗法.

    作者:张永锋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前后的观察及护理

    鞍结节脑膜瘤是指起源于鞍结节的脑膜瘤,2001年3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翼点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26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爱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浅谈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及抢救护理措施

    窒息是新生儿的常见症状,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凡是能使产妇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引起新生儿出生后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近两年来随着我院抢救方法的引进,采取有效的抢救及护理,因窒息而致死者有所减少,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杜德义;益呷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丰台区0~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儿童单纯性肥胖在丰台区的流行现状,掌握儿童肥胖症的流行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及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丰台区两所保健科和三所幼儿园所有的7岁以下2936名儿童进行身高、体重等指标检查.结果:肥胖发生率为3.75%,肥胖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结论:3岁以后是单纯性肥胖的高发期,也是在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和矫正不良行为方面预防肥胖的关键时期.

    作者:孙志娟;娜琪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LDL-C测定间接法和直接法的方法学评价

    血浆/血清LDL-C测定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免疫分离法、均相测定法、直接法和间接法.现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是后两种.间接法是Friedewald于1972年发明的一个经验式:LDL-C=TC-[HDL-C+(TG×1/5)]根据经验式计算得出LDL-C的值.而直接一步法主要利用胆固醇酶与表面活性剂进行反应达到测定的目的.本文对200例LDL-C检测结果及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陈文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预防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从剧烈头痛开始.青壮年发病多见于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破裂等.老年人则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多见.此病病情变化快,预后不佳,并且有部分患者在第一次出血后数天再次出血.因此做好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及病前预防极其重要.现将我们对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观察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皮秀琴;郭香玉;杨桂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目的:掌握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了解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医疗保健状况.方法:对2001~2005年东川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逐年上升(P<0.01),各年龄组死亡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婴儿死亡为主,婴儿和1~4岁儿童分别占71.77%和28.23%.新生儿死因前4位分别是新生儿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意外死亡;婴儿死因前4位分别是新生儿疾病、肺炎、意外死亡、腹泻;1~4岁儿童死因前4位分别是意外死亡、肺炎、腹泻、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4位分别是:肺炎、新生儿疾病、意外死亡、腹泻.结论:本地区儿童保健工作成绩显著,说明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儿科质量,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和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强化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儿童保健质量,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等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作者:杨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老年急性肾衰竭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发生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期间所有住院的老年ARF患者共37例的临床资料,并做分析.结果:老年ARF主要病因为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肾后梗阻及药物性因素等,且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结论:老年患者ARF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且易发生MODS,治疗难度大,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可及早应用血液净化方法,改善预后.

    作者:肖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