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云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患,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其次为浆膜、心、肺、动脉、神经、眼等结缔组织.临床上表现复杂多样.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致残率高.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近年来,我们在研究经方治疗现代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实践中,采用张仲景《金匮要略》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加生石膏,治疗各类风湿病患者数百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专门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w;治疗组加用雷尼替丁胶囊150mg,每日2次,连续服用4w.结果:治疗1w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2.09%和65.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2w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4.88%、73.1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w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4.19%、84.1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安全.
作者:汤军宏;陈焕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总结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体会,提高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30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即切口的护理、心电监护、出院指导.
作者:朱连蕊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从剧烈头痛开始.青壮年发病多见于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破裂等.老年人则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多见.此病病情变化快,预后不佳,并且有部分患者在第一次出血后数天再次出血.因此做好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及病前预防极其重要.现将我们对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观察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皮秀琴;郭香玉;杨桂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通过对我科2005年和2006年返修护理文件书写缺陷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示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提高,不仅要统一认识,规范书写,注重护士的整体专业素质培养,更注重护理质量的管理过程.
作者:李彩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癌肿治疗目前仍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攻关项目.作者采用大剂量丹参用于晚期癌肿的治疗,尤其是对癌性疼痛的止痛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方法:丹参注射液20~40 ml+10% GS 500ml静滴,每天1次,15d为一疗程,治疗晚期癌肿病员15例,其癌痛缓解率达93.3%(疼痛消失80%,疼痛减轻13.3%),无不良反应.文章还从中西结合阐述了癌肿及疼痛的发生机理,丹参的功能和丹参对癌肿疼痛及对病变器官组织结构、功能恢复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徐淑彬;周明慧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笔者多年来治疗眩晕40例,主要包括现代医学中的美尼尔病,丹迪综合征,脑血管意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所致眩晕.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重用半夏30~40 g,治疗眩晕症收效显著.
作者:范家程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弱视是造成儿童视力损害的常见眼病之一,弱视的治疗与弱视患儿年龄、弱视类型和注视性质密切相关.屈光参差性弱视在弱视治疗中,疗程长且疗效较差.本文对2003年11月~2004年8月,我院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26例,阿托品散瞳与遮盖法联合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咏梅;李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观察总结临床应用纳洛酮在急症抢救中的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较好,是临床急救中值得推广的药物.
作者:邓慧敏;包飞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由于观念的陈旧及经济利益的驱动,静脉输液已出现过滥现象.特别是在我门基层医院,凡住院病人几乎给予静脉输液,随着静脉输液的增多,一些不可避免的输液所致的静脉炎也相应增加.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更快速有效?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作者:陈和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为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肺结核病患病率、力争完成《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方法:按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制订的结核病病案记录表进行逐项填写,根据表格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肺结核患病率为65.29/10万;山区、丘陵、平原患病率分别为50.83/10万、59.54/10万、72.41/10万(P<0.01);在年龄、性别、职业分布上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别(P<0.01).结论:在普及健康教育的同时要对患病率高的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针对患病特点,积极控制传染源,改变随意咳嗽及随地吐痰的陋习.加强锻炼,提高人群的免疫力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姚延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与人们的生命安危息息相关.加强门诊药房的管理,严格把好质量关,是药房管理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加强药房执业人员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药品质量管理,搞好药房管理工作谈几点意见.
作者:毛春华;罗世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血液在室温下放置6h以后的代谢变化,探索手工制备血小板前血液的保存.方法:新鲜采集的全血用无菌接口机接转移袋,共60袋,分为2组,每组各30袋,一组放在室温下,另一组放在4℃冰箱中做对照,6h后检测血液中2,3-DPG、K+、Na+、pH、游离Hb等.然后把两组血液都放入4℃冰箱中,2w后再测定以上各值.结果:①血液放置6h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K+、Na+、pH变化不明显(P>0.05),2,3-DPG、游离Hb有一定影响(P<0.001),②血液在冰箱里放置2w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K+、Na+、pH、游离Hb变化不明显(P>0.05),2,3-DPG变化较明显(P<0.001).结论:血小板制备前血液在室温下存放6h以后血液中K+、Na+、pH、游离Hb等的变化不明显,主要是2,3-DPG的影响较大,影响了血液中红细胞的放氧能力.
作者:席映辉;刘维佳;吴娟;冯国先;侯广安;杜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医疗纠纷是医患矛盾激化的具体表现.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医患之间医疗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得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处理难度越来越大,赔偿额度也越来越高.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因其专科特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因而更易产生医疗纠纷.认真分析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有利于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尹望平;张三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了解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前病程长短与其预后的关系,探讨合适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除外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210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小于34w 110例,大于34w 100例.并对其产后进行随访,随访至产后3个月.结果:孕34w前终止妊娠者,两组比较,病程<15d,半月内及1个月内恢复者,明显多于病程>15d者(P<0.05).3个月内恢复者两组无差异(P>0.05).孕34w后终止妊娠者,两组比较,病程<7d,半月内及1个月内恢复者,明显多于病程>7d者(P<0.05).3个月内恢复者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前病程愈短,其产后恢复愈快,但3个月内恢复率无明显差异.小于34孕周患者,随孕周增加,新生儿成活率增加,故小于34孕周患者适当延长孕周是必要的.
作者:袁宏涛;李文英;杨金兰;杨春红;梁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前准备,术前、术后护理和术中配合的方式.方法:总结87例(87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时,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具体操作程序与方法.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质量护理配合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结论:眼科护理人员必须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才能适应现代更复杂、更精细的手术要求.
作者:何利波;王凤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结肠癌的常见症状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症状极易混淆,发现警告信号,应该及时就诊和检查.直肠指检及内窥镜检查、X线检查、大便隐血试验检查能提高早期结肠癌的发现率,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腺瘤和早期癌变患者,可结肠镜下高频电灼摘除手术,如浸润黏膜下层,必须补充外科根治性切除.综合治疗、疗后康复应予关注.结肠癌预防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武玉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生理学是研究和阐述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理论与实验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对于医学生而言,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然而在生理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它又不可能象形态学科那样进行直观教学,因此同学们普遍反映很难、很抽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同学们的后续学科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欧瑜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基层妇幼保健网络现存问题1.1妇幼卫生工作是近10年来逐渐从防疫部门中分离出来的新型学科,缺乏专门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才市场,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大专以上的专科人才,少之甚少.县、乡级专职的妇幼保健人员无论从学历、职称上明显低于同级妇产科、儿科人员.
作者:杜金梅;李芋菁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中风也名卒中,是目前世界上病残率较高、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之一.非急性期中风是指在急性期中风3w后存活下来,而有瘫痪、肢体废用、麻木、吞咽困难等表现的病证.临床上对急性期中风的治疗较为重视,而非急性期中风的治疗,笔者用熄风活血法治疗43例进行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达伟 刊期: 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