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玲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静脉溶栓的可行性.方法:急诊科出诊治疗的60例AMI病人,均符合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无溶栓禁忌证.溶栓方法:静脉应用尿激酶150万U+生理盐水100ml,半小时内滴入,观察4h后转入病房.根据根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的冠脉再通四项间接标准判断疗效.结果:拨打120急救电话至开始溶栓平均时间为45min,与同期院内溶栓病人相比,缩短了1h 15min.急诊溶栓组血管再通率(76.7%)高于院内溶栓组(68.3%),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住院死亡率低于院内溶栓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进行静脉溶栓,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安全可行.适宜于急诊科具有完善急救条件的医院开展.
作者:李纲;李玉东;牛桂林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济宁市麻疹发病情况,探讨流行因素.方法:根据济宁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对济宁市2005~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6年济宁市共发生麻疹1225例,发生麻疹暴发25起,暴发病例占全市发病总数的46.69%.所有麻疹病例中,<8月龄儿童占11.92%,8月龄~14岁年龄组占40.41%,15岁以上年龄组占46.67%,有免疫史24占20.00%,无免疫史占33.88%,免疫史不详者占46.12%.部分病例调查发现有医院交叉感染和病例接触史.结论:要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疫情报告,减少暴露、做好传染源隔离治疗也是重要的控制措施.
作者:马利君;程万春;徐敦亮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微创治疗掌跖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氟尿嘧啶皮损内注射疗法,液氮冷冻疗法,联合疗法治疗掌跖疣.结果:注射疗法,冷冻疗法,联合疗法痊愈率分别为63.2%、57.9%,88.9%.结论:联合疗法优于皮损内注射疗法,液氮冷冻疗法.
作者:胥兴文;邓勇;蒋亚辉;万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30例,并与消炎利胆片治疗28例作为对照,经两个月治疗,中药总有效率98%,消炎利胆片组总有效率88%,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
作者:曲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片剂以其服用方便、剂量准确、质量稳定的优点,已经成为了药品市场上的主流剂型.在我们近年来抽验的情况来看,含量及其它检查项目不合格的药品比较少,西药片剂,由于其生产工艺简便、易压,外观性状的质量也相对较少,质量问题多的就是中药片剂外观性状,我们在监督抽验中经常遇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作者:郑海燕;张春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在医院放射科实际工作中,我们放射技术人员经常遇到一些填写不规范的X线检查申请单.常使放射科技师不能正确掌握临床医师拍照意图,或需要重新核对检查部位与目的,或拍出与临床医师意图不符的X线片,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也加重了患者的负担,易引发科室与科室工作人员之间的不愉快,易引发医患纠纷.
作者:臧满堂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整体护理是继责任制护理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护理模式,病人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它是通过向病人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巧,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特别是长期卧床病人尤为重要.
作者:姚丽颖;孙建华;王占荣;孙冶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因病死亡者有1/3是因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专家指出,我国每年药物不良反应致死的人数达50余万人,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法制晚报2005年5月20日)数字的准确性暂且不论,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作者:杨洪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近年来腹水直接回输疗法作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措施,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本院自1996年2月~2001年5月,用本法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5例,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相朝;黄凤香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慢性结肠炎也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是指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脓血便为主症,由于其原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小剂量保留灌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2],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诸多学者对小剂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现综述如下:
作者:凌世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伴随终生心理很难过,表现为精神抑郁,心情不畅.此种心情,必然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严惩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黄美仙;陈素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医院综合档案室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卫生改革的要求,有效服务于医院管理及各项工作,从医院工作性质入手,以服务于医院全面工作为宗旨开展档案业务建设,提高整体水平,促进自身发展,让档案信息资源在深化医院改革、建设文明和谐行业、提高医疗质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雷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再次剖宫率也随之升高.本文通过对144例二次剖宫产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
作者:连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剖宫产围术期孕产妇在妊娠、分娩及手术的多重影响下,早博、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并不鲜见,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对母体的影响较大,尤其值得注意.本文仅就对78例剖宫产围术期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产妇的观察及护理略作总结报道.
作者:杭洪霞;秦真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术中肠道再准备能否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率.方法:依次用双氧水、碘伏、甲硝唑液在手术初始时注入被切除肠腔内,冲洗肠腔,杀灭肠内细菌.结果:40例病人术后发生1例会阴切口裂开.结论:术中肠道再准备能降低会阴切口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文辉;涂田富;李芳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永州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及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促甲状腺素(TSH)浓度,使用定量酶法测定苯丙氨酸(Phe)的浓度.结果:永州市部分地区15831例新生儿,初筛查出TSH>10μIU/ml 720例,确诊CH 10例,发病率为1/1584,高TSH血症4例;PKU未检出.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数量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覆盖率是影响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发病率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只有扩大筛查范围,提高筛查率才能正确地反映全市的实际水平.
作者:唐爱宝;唐德国;许勇忠;陈轩;莫顺桂;谢慧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总结我院对产后出血病人的诊疗、预防、监测、护理的对策、方法、和体会,并对我院40例产后出血达6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存在的孕产妇易出现产后出血,出血量达1500ml以上者严重危及生命.提示:产后出血仍然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急救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死亡率,大限度地保障产妇的安全.
作者:张新霞;马功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乳腺囊性病变以囊性为特征,是一组不同病理性质与来源的疾病总称.过去诊断比较困难,随着高频乳腺X线机的应用,对乳腺囊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指出探讨乳腺囊性病变的X线诊断价值.
作者:托亚;贺东;龚润全;陈桂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龋齿是小学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为了解鱼台县农村小学生患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4~2006年度鱼台县农村小学生健康查体资料中的龋齿患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马娣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米非司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留体化合物,其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已广泛推广运用,但用于中期引产的报道很少见.我们利用米非司酮对宫颈有促胶原分解促宫颈成熟扩张及利凡诺尔诱发子宫收缩的作用,二者配伍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云芬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