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令新;陈锋;黄燕
目的:探讨急性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脑血肿穿刺引流或单侧侧脑室穿刺引流(对照组29例)和双侧侧脑室置管引流或侧脑室及脑血肿穿刺引流结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组31例)等方法,对60例急性脑室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4.8%,(P<0.05),并且其血肿清除时间(6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8d).结论:双管置换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脑室出血的方法.
作者:王志艺;劳国权;陈宫彪;林松;殷汉贤;刘付群秀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有机磷农药属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类化合物,为一类广谱杀中剂,对人畜均有毒性,由于使用不当或误吸、误服或自服引起的中毒在我国尤其广大农村常有发生,也是基层医院中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急骤、凶险,应该分秒必争地进行诊断和抢救,如果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很高.我院自2004~2006年急诊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20例,由于采取了及时有效地抢救方法与护理措施,治愈17例,死亡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金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吸烟是目前一种呈全世界流行的不良生活习惯,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美国每年死亡人群中有20%的人死于吸烟并发症.同样也对眼部各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综述了近几年对吸烟与老年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及其他眼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秀霞;张玉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胰腺癌根治性手术的经验体会.方法:对1993~2005年间行胰腺癌根治性手术的102例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手术情况、手术切除率、5年生存率及手术死亡率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加有价值的化验室及影象检查,实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以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主.手术切除率为30.4%,5年生存率为10.78%,手术死亡率为10.96%.结论: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建立胰腺专业组,掌握高超的手术技能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合理选择术式,进行规范的手术操作,科学的术后管理,防治并发症发生,能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晓龙;尹铁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贫血是维持性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的严重合并症.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简称促红素)相对不足,促红素的应用使肾性贫血的治疗有了根本的改观[1].但在临床应用上,促红素的疗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目前认为,影响促红素疗效重要的因素是缺铁[2].我们观察了口服及静脉补充铁剂的透析病人,发现两者贫血状况的改善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刘辉;王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肝脏疾病、腹泻、呕吐、便秘等发病率较高.现将我们使用消化系统常用药物的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谭红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患,现将我们对98例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温忠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简称VVC),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数疗效较好,但有部分病例表现为反复发作,即妇女患VVC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念珠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经念珠菌学检查又阳性,复发病例治疗效果效果差别较大,以往文献多在1个月内判断疗效,但大部分该病患者病程在1个月以上,我院门诊对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采用达克宁栓、伊曲康唑联合治疗3个月,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白云;关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致病性及耐药谱,为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同时进行涂片革兰镜检判读炎症细胞.结果:2764例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率为37.1%,其中男性支原体感染率为30.5%,女性支原体感染率为41.2%.炎症细胞检测可知男性有7.5%的患者为无任何症状的正常带菌者,女性有17.3%的患者为无任何症状的正常带菌者.药敏结果显示,对支原体较敏感的药物有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司帕沙星等.结论:支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支原体培养阳性时,如果患者有临床症状,其他病原体检查又为阴性,则可考虑疾病由支原体引起,并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治疗.
作者:李南洋;蔡健梅;黄玉环;岑丽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发生与转归.方法:临床已确诊为AMI 1256例,其中并发AVB 165例,严重AVB 59例.结果:并发AVB AMI部位以单纯下壁为多见65例,复合性AMI 23例,广泛前壁AMI 35例,前壁AMI 24例,前间壁AMI 18例.合并AVB中为Ⅰ度AVB 75例,Ⅱ度一型AVB 26例;Ⅱ度二型AVB 14例;房室分离8例;Ⅲ度AVB 30例,死亡5例;高度AVB 12例.结论:AMI合并Ⅲ度AVB的预后差,以广泛前壁AMI合并Ⅲ度AVB病情危重,AVB的程度越轻、持续时间越短预后越好.
作者:李振华;钟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波对宫颈糜烂治疗的疗效.方法:对985例宫颈糜烂患者做微波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有效率达100%,一次治愈率97.66%.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实属高效、快速、安全、无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常因各种原因致头皮针脱出,造成液体渗漏,给患儿带来痛苦,我院自2005年1月用自制的弹力网套(即将脑外科常用固定头部敷料的弹力网帽剪去上部1/4,再去掉帽舌),应用于小儿头皮输液中,减少了液体外渗的机会,降低了重新穿刺的次数,受到了患儿家长及临床医护人员的好评.介绍如下:
作者:李燕;许清香;李爱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临床护理记录是医疗病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病人客观症状的观察、治疗、护理的原始记录,是具有法律效应的重要文件.为切实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通过对护理记录写作质量的检查,分析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探讨管理对策.提出: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从多方面教育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举证、证明中的重要作用.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写作的能力及对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客观性、真实性的主动负责精神和自觉维护意识.
作者:渠敬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前置胎盘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我们对57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采用了期待疗法、宫颈环扎术、剖宫产及经阴道分娩等处理方法,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于淑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中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2例ICVD患者血D-二聚体和Fg水平,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并与21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CVD组D-二聚体、Fg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Fg水平呈正相关(P<0.01);TIA伴有梗塞灶者D-二聚体和Fg水平均高于无梗塞灶者(P<0.05).结论:ICVD患者与D-二聚体及Fg水平关系密切,这可能与其凝血功能增强并高发血栓形成有关.
作者:傅桂清;刘汉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总结6例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及处理体会,旨在提高认识.方法:对1996~2006年间我院6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有明显的诱因存在,其中4例有前驱症状,2例则表现为产后大出血、出血不凝及休克,依据发病诱因及典型的临床症状早期作出诊断.在积极纠正缺氧、解除肺动脉高压、抗休克的同时,及早应用较大剂量皮质激素及合理、适量应用肝素是抢救羊水栓塞的重要环节.发生在产时者及时结束分娩,对不可控制的凝血功能障碍大出血者快速切除子宫.结论:羊水栓塞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早诊断、早处理、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吴小敏;林卡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检测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与阴道炎的解脲支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并分析药敏实验的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珠海益民生物工程厂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251例患者进行检测.结果:检出支原体感染患者98例,阳性率为39%,对药物的敏感性显示以交沙霉素和原始霉素的敏感性强,其次为阿奇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结论:支原体的检测可以鉴别诊断非淋菌性尿道炎和阴道炎,药敏实验的结果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苏咏梅;杨翠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药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理论、方法、手段、开发研究中药,使中药产品具有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与国际天然药物接轨.为此必须注意把好中药材质量关,并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改革剂型,提高产品质量来开发国际市场适销对路产品.
作者:张春华;郑海燕;任英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泌尿生殖系统传染病,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笔者通过研究哈尔滨市1997~2006年淋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影响其流行特征的因素,评价相关因素的利弊,为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叶淑芬;温迎春;乔丽娟;赵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为减少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死亡原因,我们对2000年8月~2006年11月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3例病历进行分析.
作者:陈秀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