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 主管单位:卫生部
  • 主办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 国际刊号:1005-2720
  • 国内刊号:11-3377/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9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618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 护理学
中国保健杂志   2007年12期文献
  • 重症脑血管病院前急救体会

    重症脑血管病起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如何做好院前急救,为入院后进一步诊治赢得宝贵时间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新祥;张文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甲氰咪胍预防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脑出血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专题会议所修订的标准,且均经头颅CT检查所证实,其出血量依多田计算公式估计在40ml以上.预防组60例,对照组50例.所有病例均排除了原发性消化道溃疡出血及未用甲氰咪呱前已发生胃出血者.男64例,女46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2岁.

    作者:齐秀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胸廓弹性下降,呼吸肌老化,使肌力减弱,肺活量减少,肺顺应性降低,易发生咳嗽无力,排痰困难.特别是手术创伤,麻醉插管及术后胃管的刺激,分泌物易潴留气管内;术后切口疼痛而不敢咳嗽,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2006年期间我们在护理中特别注意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对减少肺部并发症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感染34例报告

    我们自1993~2005年共进行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2892例,术后发生延迟感染34例,占同期内固定的1.18%,均经综合疗治愈,报告如下:

    作者:刘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自制弹力网套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常因各种原因致头皮针脱出,造成液体渗漏,给患儿带来痛苦,我院自2005年1月用自制的弹力网套(即将脑外科常用固定头部敷料的弹力网帽剪去上部1/4,再去掉帽舌),应用于小儿头皮输液中,减少了液体外渗的机会,降低了重新穿刺的次数,受到了患儿家长及临床医护人员的好评.介绍如下:

    作者:李燕;许清香;李爱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误诊为尖锐湿疣的临床男性病例48例分析

    尖锐湿疣的患者在性病门诊中的比例很高,有很多患者在外阴部出现了皮损,都很恐慌,以为得了尖锐湿疣,由于皮疹表现不同及医生经验不足,很容易出现误诊,影响治疗,现将我门诊2003~2006年我科门诊收治的误诊为尖锐湿疣的男性病人48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孙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产前教育和温馨助产对分娩的影响

    目前,医学服务模式已经从以病为本,以经验为指导,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同时从医患关系的法律角度看,分娩方式的终选择权在于孕妇方面.因此,对孕妇要求而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逐渐增加,由此,社会因素剖宫产逐渐增加,致使剖宫产率逐渐增加.有的医院达到60%,远远高于国外的15%.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我院2006年1月开始对来院分娩的孕妇,围绕正常妊娠经过,分娩系自然生理过程,剖宫产的利弊进行教育,使之正确认识妊娠及分娩,消除对分娩的恐惧,自觉选择阴道分娩,同时开展温馨助产的服务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魏向华;周春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98例阑尾炎的手术治疗

    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患,现将我们对98例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温忠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带蒂皮瓣治疗小腿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裸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2000年10月~加06年¨月,20例小腿及足裸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男18例,女2例;年龄8~87岁,平均31岁;皮瓣面积大小不等.采用带蒂的肌皮瓣和筋膜皮瓣进行治疗:分别是:①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裸部及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②小腿前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段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③带胫后动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④小腿内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⑤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裸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20例皮瓣中有18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例皮瓣浅层坏死.1例皮瓣远端边缘少许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皮瓣全部良好.结论:治疗小腿和足裸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皮瓣种类.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及足裸部软组织缺损的材料.

    作者:杜贵忠;李建军;叶琪毅;李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不同方法纠正血透患者贫血的比较

    贫血是维持性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的严重合并症.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简称促红素)相对不足,促红素的应用使肾性贫血的治疗有了根本的改观[1].但在临床应用上,促红素的疗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目前认为,影响促红素疗效重要的因素是缺铁[2].我们观察了口服及静脉补充铁剂的透析病人,发现两者贫血状况的改善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刘辉;王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系统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的系统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1年6月~2006年12月使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女性老年病人36例,均术前心理干预及术后功能锻练,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病例36例,随访时间11~16个月.无关节脱位,无假体松动.结论: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的系统康复训练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宇宁;陈友明;区国集;龙朝仪;梁裕聪;黄朝荣;区颖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做好病案复印工作势在必行

    病案作为一种特殊档案所体现的价值,在社会活动中起着广泛的作用,是重要的法律依据,病案复印工作在病案管理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病案复印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复方当归注射液等局部注射治疗网球肘

    网球肘是劳损过度所致肱骨外上髁非细菌性炎症,亦称肱骨外上髁炎.临床以肘部疼痛,腕和前臂旋转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笔者自2004年来,采用本法治疗53例患者,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英;刘元昆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7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体会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178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秋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来氟米特对IgA-肾病肾小球电荷屏障损伤的干预

    IgA-肾病是当今世界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2],以往认为预后良好,现已明确该病病理变化差异很大,呈进展性,终15%~40%的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2],严重影响着广大患者的生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此我们将48例肾活检病理确诊的IgA-肾病患者分为来氟米特治疗与对照两组应用清除法检测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电荷屏障(GCB),以期了解来氟米特对IgA-肾病GCB损伤的干预情况.

    作者:徐炳侠;李明红;武文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坐位环抱式母乳喂养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佳母乳喂养方式.方法:将221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1例,采用传统的横抱式喂养方式,观察组110例,采用坐位环抱式母乳喂养方式.结果:观察组婴儿第一次有效吸吮时间明显提前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坐位环抱式母乳喂养方式优于传统的横抱式喂养方式,有利于母儿接触,增强了产妇哺乳的信心.

    作者:李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消化系统常用药物的使用

    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肝脏疾病、腹泻、呕吐、便秘等发病率较高.现将我们使用消化系统常用药物的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谭红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臀位分娩226例临床分析

    臀位是产科常见的异常胎位,至分娩时发生率为3%~4%.因胎头比胎臀大,分娩时后出胎头无明显变形,往往娩出困难,加之脐带脱垂较多见,是围产儿死亡率增高,是枕先露的3~8倍.目前普遍认为臀位婴儿结局比头位差,因此臀位剖宫产率持续上升,现对我院近年来臀位分娩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索较为合适的分娩方式,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高业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慢性盆腔炎的诊治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是非常常见的妇科疾病.在我国,尤其是农村,由于个人卫生条件以及医疗条件的限制,或在妇科小手术和计划生育手术中无菌操作观念淡薄,加之广泛应用宫内节育器时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原因,使盆腔炎的发病率很高.盆腔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时,严重可发展为慢性腹膜炎、败血症,甚至中毒休克.

    作者:常琦;徐岚;李元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硫酸镁对胎心变化的影响

    硫酸镁是目前治疗妊高征常用的药物,但硫酸镁对胎心变化有无影响尚有争论.本文利用NST试验观察妊高征患者在应用硫酸镁前、中、后的变化,以探讨对胎心变化的影响.

    作者:袁秋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57例慢性肺心病伴发心肌梗死的诊治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则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和诊断难度.我们对57例肺心病伴发AMI患者进行了诊治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国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手术治疗时机

    目的:讨论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总结我院2002~2006年收治60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57例临床资料.结合病理改变,讨论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的时机.结果:老年急性胆囊炎因其自身的特点,从出现临床症状到外科手术治疗在48h以内出现的胆囊坏疽穿孔及死亡率明显低于超过48h的病例(P<0.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应在临床症状出现的48h以内手术治疗.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善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人的寿命已经大大延长.人们在生活上追求生存质量.胆道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明显上升.老年人因其自身特点,所以老年患急性胆囊炎后病情变化快且复杂,具有其特殊性,故治疗中将治疗合并症、减少并发症为老年患者首先解决的问题.回顾我院4年来收治的急性胆囊炎57例临床资料,着重讨论老年胆囊炎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时机及预后.

    作者:朱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造成菌群失调,耐药菌增加.为了更好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必须合理用药.现就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浅谈如下:

    作者:李月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阴道炎

    念珠菌性阴道炎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简称VVC),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数疗效较好,但有部分病例表现为反复发作,即妇女患VVC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念珠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经念珠菌学检查又阳性,复发病例治疗效果效果差别较大,以往文献多在1个月内判断疗效,但大部分该病患者病程在1个月以上,我院门诊对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采用达克宁栓、伊曲康唑联合治疗3个月,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白云;关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急性盆腔炎的药物治疗

    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性活跃期妇女,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则转为慢性,较难治愈.因此应积极治疗急性盆腔炎,治疗方法以抗生素类药物联合应用为主.现将我院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永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自拟通阳复脉汤治疗室性早搏32例

    室性早搏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多种心脏病,危害较大,可危及生命,中医论述室性早搏多为脉结或代,本人运用中药治疗该病,效果满意.

    作者:曲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管理对策

    临床护理记录是医疗病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病人客观症状的观察、治疗、护理的原始记录,是具有法律效应的重要文件.为切实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通过对护理记录写作质量的检查,分析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探讨管理对策.提出: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从多方面教育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举证、证明中的重要作用.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写作的能力及对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客观性、真实性的主动负责精神和自觉维护意识.

    作者:渠敬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成分输血的护理

    成分输血的护理操作要求与静脉输注全血基本相同,但根据其成分不同,护理要求与注意事项也略有不同,现将临床常用的成分输血的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张玉梅;张玉萍;崔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属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类化合物,为一类广谱杀中剂,对人畜均有毒性,由于使用不当或误吸、误服或自服引起的中毒在我国尤其广大农村常有发生,也是基层医院中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急骤、凶险,应该分秒必争地进行诊断和抢救,如果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很高.我院自2004~2006年急诊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20例,由于采取了及时有效地抢救方法与护理措施,治愈17例,死亡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金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鼻饲观察及护理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高热等,常需鼻饲,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1].我院从2005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1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经采取鼻饲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贵娟;扈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糖尿病病人临床护理路径与健康指导

    糖尿病是常见病之一,做好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对于控制疾病的病程发展,减少和控制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我院于2004年8月~2006年8月对本科收治的60例糖尿病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和健康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萍;张玉梅;许桂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39例患者痊愈出院34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恰当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反复发作.

    作者:夏伟琼;冼丽娟;刘永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会阴侧切伤口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进侧切会阴伤口愈合的佳护理方法.方法:将160例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分成A、B两组,每组各80例.A组在会阴侧切伤口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加用0.1%利凡诺持续湿敷和红外线照射.B组术后按一般会阴侧切护理常规.结果:A组术后1~3d内会阴切口灼热痛、水肿少于且轻于B组,拆线时发现会阴硬结数明显少于B组(x2=22.26,P<0.01).结论:应用0.1%利凡诺持续湿敷会阴伤口和红外线照射,能阻挡微生物的侵袭,抑制细菌繁殖,促进组织的吸收,软化硬结,从而减少产妇术后不适及痛苦,利于切口愈合.

    作者:陈印璇;陈婉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提高防范意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及生活富裕了的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也膊在增强,因此怎样提高防范意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赵彦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面瘫的中医诊治与护理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亦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多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口呙)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一侧口(口呙)眼斜,闭目不能,口角下垂或耳后疼痛,耳鸣,流泪.其中有一小部分的人可以自愈,但仍有大部分的人因不及时治疗或治疗及护理方法不当等原因没有康复,并迁延不愈,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作者:刘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产妇的饮食护理

    产妇的饮食与产妇的康复、婴儿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但在临床中产妇的饮食问题常被忽视,给产妇的康复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笔者于2005年5月~2006年6月对100例产妇进行饮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献血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献血工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不仅关系到血液质量,同时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无偿献血者由于其性别的不同、背景的不同及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其心理状态差别很大.做好献血者的心理护理的关键是要对每一位献血者做好心理分析.要从填写健康征询表入手,对献血者不同心理,有针对性地在不同的时间给予适时、适当的心理护理.使每一位献血者在轻松、愉快环境里完成献血.现将我们积累的献血者的心理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张淑艳;赵明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

    我院2003年11月~2006年6月共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13例,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子宫肌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现将我们对51例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周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80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体会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在为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的患者护理过程中,加强气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庆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人因骨质萎缩、疏松易发生股骨颈骨折,骨折后的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康复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5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常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介入治疗肝癌的护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30例,男170例,女60例.年龄32~78岁,平均55岁.均经B超、CT或化验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关于社区护理的探讨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与死亡谱改变、家庭小型化以及医疗费用上涨,探索社区护理新途径,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的需求,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已成为21世纪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

    作者:张维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控制血压,加强颅内压监测和头部引流管护理,保持正确体位及大小便通畅,预防并发症.结果:基本痊愈6例,占4.5%;显著进步40例,占30.3%;进步66例,占50.0%;死亡20例,占15.2%,显效率为34.8%.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可进一步保证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脑功能和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玉慧;胡艳波;都兴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临床护理路径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02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CNP组)和对照组.CNP组依据病人血压升高的不同程度和住院不同时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路径并实施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CNP组正确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CNP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老年病人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戴丽群;田飞燕;姜洪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

    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已基本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对于一些根治无望的晚期肺癌患者,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化疗药物治疗是当今主要手段之一.

    作者:张旭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镜Cooper氏韧带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40例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平时无尿失禁,每当腹压突然增高时才出现尿失禁,如咳嗽、大笑、跳跃和体位改变等即有尿液从尿道流出.尤其是经产妇和老年妇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04年11月~2006年11月,我院对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腹腔镜Cooper氏韧带悬吊术治疗,它在较短的时间内,已被广泛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付秀花;王淑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早期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将70例老年DHF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通过落实各项医疗护理措施,改善生活方式,保持情绪稳定,提高睡眠质量,控制早期症状,消除诱发因素,恰当有氧运动,减轻心脏负担等方法,对患者进行了有计划的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对两组患者在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和呼吸困难程度作对照研究.结果:两组在夜间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呼吸困难程度均有减少,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对老年人DHF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是有效护理方法.

    作者:张建华;陈卫军;黄月好;罗树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食管癌开胸术前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集60例食管癌患者开胸术前后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除2例因术后严重吻合口瘘放弃治疗外,8例呼吸道并发症,2例食管狭窄,其余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均在2~3w内出院.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对手术的配合以及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张伟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前列腺增生术后死亡分析及护理

    为减少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死亡原因,我们对2000年8月~2006年11月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3例病历进行分析.

    作者:陈秀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硬脑膜减张缝合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大骨瓣减压术中,硬膜减张缝合技术的应用与注意事项.方法:分析自2000年5月~2006年5月对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中均给予硬脑膜减张缝合技术.结果:术后大部分病人的减压效果满意,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脑肿胀、脑膨出、硬膜下积液等情况.结论:硬膜减张缝合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方便、安全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操作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建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舒弗美治疗38例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舒弗美是一种含无水茶碱的缓释制剂.我们对38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采用了舒弗美进行治疗,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椎动脉形态异常对老年人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

    椎动脉供血不足是老年人常见病,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发生退行性变而增生,压迫椎动脉;椎动脉出现动脉硬化,内径变细,从而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等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椎动脉超声作为一种客观、简便的检查手段,可以直接观察椎动脉的基本形态,对本能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我们用该设备研究椎动脉形态异常,对老年人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

    作者:孙锦丽;张艳;陈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子宫肌瘤手术78例分析

    本文对我县两年内子宫肌瘤手术78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0%以上的患者为农民,由于就诊晚,乡、村医务人员诊治不合理,致88.46%的患者全子宫切除,故提出了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乡、村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建立健全妇女卫生保健机构的保健措施.

    作者:康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症状持续且对各种治疗反映较差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重点放在重新估价原有心脏病的诊断、深入分析改变了心脏生理机制、明确有无使心力衰竭持续的心外因素和分析,既往治疗的经验和教训,然后作出处理.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如下:

    作者:刘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所致流产病例的研讨

    母儿ABO血型不合是引起流产、死胎的常见免疫性因素之一.我院自2001年9月~2005年7月,共收治ABO母儿血型不合所致先兆流产共6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研讨如下:

    作者:张阳;陈莹;林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57例前置胎盘的治疗分析

    前置胎盘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我们对57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采用了期待疗法、宫颈环扎术、剖宫产及经阴道分娩等处理方法,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于淑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实验组、对照组,将30例妊娠70~84 d,要求行人工流产术后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用米索前列醇0.2mg于人工流产术前4~6 h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30例于手术前10~12 h将16~18号橡皮导尿管置于宫腔.观察两组病例手术后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妇女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人工流产综合征明显减少,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能有效减轻妇女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颜碧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对23例确诊输卵管妊娠,无内出血征象,包块直径≤4cm,血β-HCG<2000U/L,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结果:治愈率达86%.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霞;郭思言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及处理体会(附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6例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及处理体会,旨在提高认识.方法:对1996~2006年间我院6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有明显的诱因存在,其中4例有前驱症状,2例则表现为产后大出血、出血不凝及休克,依据发病诱因及典型的临床症状早期作出诊断.在积极纠正缺氧、解除肺动脉高压、抗休克的同时,及早应用较大剂量皮质激素及合理、适量应用肝素是抢救羊水栓塞的重要环节.发生在产时者及时结束分娩,对不可控制的凝血功能障碍大出血者快速切除子宫.结论:羊水栓塞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早诊断、早处理、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吴小敏;林卡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爱维治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爱维治、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新生儿将5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2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注射液2ml/(kg·d)及爱维治注射液100mg/(kg·d),分别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爱维治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显著.

    作者:杨志宏;吕秀彦;杨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声门上型喉癌对侧颈部淋巴结的转移和治疗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东北地区以声门上型喉癌居多,占 70%.该型喉癌不易早期发现,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司高达60%[1],是影响声门上癌预后的主要因素.而对声门上癌的治疗,通常是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对易发生转移的同侧颈部施行相应的廓清术.但临床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声门上癌的术后颈部转移、发生在未经廓清的对侧颈部[2],故对侧颈部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治疗、现已成为声门上癌治疗成败的关键.

    作者:富公弼;季文樾;潘子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银杏达莫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对照组常规服用阿斯匹林、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氯吡格雷.银杏达莫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液250ml加银杏达莫注射液(商品名:杏丁)20ml滴注,qd,连用10d.结果:两组病人用药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ST均较用药前下降,银杏达莫组下降更明显,呈显著性差异(P<0.05和0.01),且无出血副作用.心脏事件在银杏这莫组亦较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对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彭俊;陈杰;李敬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尼尔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200例效果观察

    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3月,对绝经后取环者,术前给以尼尔雌醇和米索前列醇软化、扩张宫颈,有效预防了因宫颈过紧导致的取环难度,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萍;郝淑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抢救治疗中,采用盐酸戊乙奎醚替代阿托品治疗AOPP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41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治疗组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氯磷定联合治疗,对照采用传统疗法.结论:在AOPP抢救治疗中,使用盐酸戊乙奎醚能在较短时间内缓解患者中毒症状,明显提高胆碱脂酶(CHE)活性恢复,减少呼吸衰竭的发生.

    作者:王继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985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波对宫颈糜烂治疗的疗效.方法:对985例宫颈糜烂患者做微波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有效率达100%,一次治愈率97.66%.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实属高效、快速、安全、无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药物性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和预防

    由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溃疡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药物性消化道溃疡的年发生率为0.039%.诱发消化道溃疡的原因主要是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药物的特性,剂型,年龄因素等.其中年龄因素中发生消化道溃疡频度高的人群为儿童和老人[1].

    作者:龚德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我们对76例CAG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者采用了综合治疗法和常规治疗法进行对照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蕴刚;朱家宝;李飞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金水宝胶囊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管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肾小管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治疗慢性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68例原发性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84)和对照组(n=84),观察治疗前后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可滴定酸(TA)、铵(NH4+)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24h蛋白定量(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AG、β2-MG、RBP均较对照组为低,TA、NH4+、蛋白定量两组无差异.结论:金水宝胶囊对NS患者肾小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潘靖年;李清华;杨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羊水过少85例临床分析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但以晚期妊娠为常见,羊水量少于3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产儿的预后,羊水过少的围产儿死亡率较正常妊娠时高5倍.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羊水过少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围产儿质量有很大意义.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羊水过少85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探讨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常伴有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本病在欧美国家常见.在我国近年逐渐增多.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2例,其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25~86岁,作者就基层医院的临床工作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谈几点体会.

    作者:陈健梅;王左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9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抗生素序贯治疗疗效观察

    支原体肺炎旧称原发型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基本病变为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体征.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自然病程自数日到数周不等,近年来有增长趋势,应用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9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靳美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立复欣与地塞米松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35例临床分析

    立复欣为立福霉素钠的水溶液,在人体组织中分布良好,在胸膜腔中亦、可达到有效杀菌浓度.地塞米松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促进吸收等多种作用,两药联合应用,可有效促进胸水吸收.现将我所近3年用该方法治疗的35结核性胸膜炎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单杨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非脱垂子宫全切术58例分析

    经腹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是子宫切除的常用术式.非脱垂子宫行经阴道切除术扩大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保留了阴式手术的优点,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2006年5月~2007年5月施行的非脱垂子宫TVH 28例与同期TAH 30例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唱润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99例异位妊娠的治疗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病症之一,本文对99例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翠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在二次妇科手术中的应用(附46例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有关开腹妇科手术史的病人再次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可能性.方法:本文对有开腹妇科手术史的病人46例,通过操作孔的选择及建立,术中粘连分离的技巧及术中并发症的预防等腹腔镜下操作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腹腔镜手术成功44例,2例中转开腹.再次手术时间50~180 min,平均126min,住院4~6 d,平均4.5d.42例随访4个月~4年,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有开腹妇科手术史的病人再次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文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与房室传导阻滞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发生与转归.方法:临床已确诊为AMI 1256例,其中并发AVB 165例,严重AVB 59例.结果:并发AVB AMI部位以单纯下壁为多见65例,复合性AMI 23例,广泛前壁AMI 35例,前壁AMI 24例,前间壁AMI 18例.合并AVB中为Ⅰ度AVB 75例,Ⅱ度一型AVB 26例;Ⅱ度二型AVB 14例;房室分离8例;Ⅲ度AVB 30例,死亡5例;高度AVB 12例.结论:AMI合并Ⅲ度AVB的预后差,以广泛前壁AMI合并Ⅲ度AVB病情危重,AVB的程度越轻、持续时间越短预后越好.

    作者:李振华;钟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Fas、caspase-3的影响

    目的:从脑组织膜蛋白酶(Fas)、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变化的角度来探讨前列地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防治机制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观察低、中、高剂量前列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Fas、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前列地尔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Fas表达平均灰度分别为(110.39±8.44),(135.53±6.66)和(157.34±7.94),均弱于缺血对照组(88.46±11.08);前列地尔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caspase-3表达平均灰度分别为(137.86±6.99),(156.71±5.19)和(169.55±4.44),均弱于缺血对照组(106.76±12.51).结论:前列地尔防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Fas、caspase-3表达有关,且以高剂量效果较好.

    作者:包翠芳;田步先;程琳;程雪;闵连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子宫动脉缝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3例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子宫动脉缝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意义.方法:回顾2004年6月~2∞6年6月份,应用子宫动脉缝扎术治疗剖宫产产术中大出血13例临床资料.结果:采用子宫动脉缝扎术控制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无1例产妇死亡及子宫切除.结论:子宫动脉缝扎术是控制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急处理方法,常规处理无效时,尽快用此方法.

    作者:孙桂臻;张丰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药物中毒性耳聋

    药物中毒性耳聋是指使用某些药物治病或人体接触某些化学制剂所引起的位听神经系统中毒性损害而产生的听力下降、眩晕甚至全聋.

    作者:韩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胰腺癌的外科治疗102例报告

    目的:总结胰腺癌根治性手术的经验体会.方法:对1993~2005年间行胰腺癌根治性手术的102例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手术情况、手术切除率、5年生存率及手术死亡率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加有价值的化验室及影象检查,实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以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主.手术切除率为30.4%,5年生存率为10.78%,手术死亡率为10.96%.结论: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建立胰腺专业组,掌握高超的手术技能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合理选择术式,进行规范的手术操作,科学的术后管理,防治并发症发生,能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晓龙;尹铁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产后按摩对促进产妇康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产后按摩对促进产妇在短时间内迅速康复,消除疲劳,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恶露,增加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分娩无妊娠合并症单胎,足月分娩的产妇60例,其中自然分娩30例,剖宫产30例,产后24h给予按摩,每天1次,每次45min,5d为一疗程.另选择同期分娩产妇60例,(自然产30例,剖宫产30例)作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观察产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后按摩)一般情况,子宫复原,恶露减少,乳汁分泌增多等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产后按摩可促进产妇康复,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加快子宫复原,减少恶露,增加乳汁分泌.

    作者:黎培石;鲁顺琼;杨钧;郑晓霞;孔肇英;陈少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牙冠大面积缺损的治疗及修复

    目的:本文是对176例186颗牙冠严重缺损的治疗及修复之研究.方法:牙冠严重缺损后,应用铸造桩核、支架式螺纹钉、根管钉及牙本质钉、根管内固定,全冠为铸造冠、烤瓷冠及锤造冠修复.结果:通过1~5年的临床随访观察,采用桩核结构的全冠修复体时,只要桩核与人工牙冠设计合理,制作精良,就能获得足够的固位形与抗力形,恢复功能,成功地保存患牙.结论:适合的桩核、全冠修复体是修复牙冠大面积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赖丛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康莱特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目的:观察康莱特联合顺铂治疗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先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水,再给予胸腔内注药其中A组(n=25)康莱特加顺铂B组(n=23)顺铂一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康莱特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0%,优于顺铂单用组.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入康莱特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是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瑞华;刘三香;高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应用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观察.方法:对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对照组采用脉冲模式超声乳化,对比两组术后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等.结果: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术后角膜内皮减少数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利用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透明角膜切口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

    作者:胡水清;宋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判定,并观察每组的不良反应.结果: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治疗组,两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安全有效,且明显优于单药治疗.

    作者:容令新;陈锋;黄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20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随访9~18个月.结果:术后植片存活良好,无排斥反应和其他并发症.随访期间20只眼复发1例,手术成功率为95%.结论: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和羊膜移植治疗可以为受损的角膜缘提供健康的干细胞,可以有效的维持角膜和结膜之间的屏障,防止结膜上皮的长入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

    作者:胡水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及其耐药性探讨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致病性及耐药谱,为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同时进行涂片革兰镜检判读炎症细胞.结果:2764例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率为37.1%,其中男性支原体感染率为30.5%,女性支原体感染率为41.2%.炎症细胞检测可知男性有7.5%的患者为无任何症状的正常带菌者,女性有17.3%的患者为无任何症状的正常带菌者.药敏结果显示,对支原体较敏感的药物有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司帕沙星等.结论:支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支原体培养阳性时,如果患者有临床症状,其他病原体检查又为阴性,则可考虑疾病由支原体引起,并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治疗.

    作者:李南洋;蔡健梅;黄玉环;岑丽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不同种类甲肝疫苗的副反应及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为了观察不同种类的甲型肝炎疫苗在儿童体内的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方法:筛选2~3岁的甲肝易感儿童193人,分别接种进口灭活甲肝疫苗、国产灭活甲肝疫苗和国产冻干减毒甲肝疫苗,观察接种后48h内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并于完成免疫后1~2个月,采集血清标本检测抗-HAV-IgG抗体.结果:193名观察对象在接种第1针和第2针后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仅有4例出现轻微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完成免疫接种后进口灭活甲肝疫苗、国产灭活甲肝疫苗和国产冻干减毒甲肝疫苗抗-HAV-IgG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2.86%、67.61%和与61.25%,GMT(ELASA法)平均滴度分别为1:28.28、1:53.39和1:5.76.结论:说明三种疫苗在儿童中的应用是安全的、有效的.

    作者:陈旭嘉;赵彦军;罗利清;刘卫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提高血液培养阳性率的方法研究

    目的: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快速、准确地做出病原学诊断.方法:用bactec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9892份血培养进行检测,针对不同年龄患者对象选标准需氧瓶、厌氧瓶和儿童专用培养瓶进行增菌培养.结果:培养时间缩短至5d,血培养阳性率为12.29%(1216/9892),共检出33种菌,沙门氏菌占第一位74.34%(904/121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第二位12.9%(157/1216)%,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占3.54%(43/1216).结论: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了血培养培养阳性率,缩短了培养时间.

    作者:何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昏迷患者的急诊分诊护理探讨

    目的:旨在提高急诊护理对昏迷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5例急诊昏迷患者的分诊护理工作.形成积极有序的急诊分诊护理措施.结果:28例昏迷患者有效分诊,其中26例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2例患者病情恶化,有效分诊率为74.3%.结论:积极有序的分诊护理措施是急诊昏迷救治有效保障之一.

    作者:李海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双管置换疗法治疗急性脑室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脑血肿穿刺引流或单侧侧脑室穿刺引流(对照组29例)和双侧侧脑室置管引流或侧脑室及脑血肿穿刺引流结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组31例)等方法,对60例急性脑室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4.8%,(P<0.05),并且其血肿清除时间(6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8d).结论:双管置换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脑室出血的方法.

    作者:王志艺;劳国权;陈宫彪;林松;殷汉贤;刘付群秀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56例临床表现分析

    目的:研究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表现,提高早期诊断符合率和改善AMI的预后.方法:统计10年间AMI 186例患者,对其中临床表现非典型的AMI 56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表现非典型的AMI占30.11%,其中无痛型为37.50%、休克型5.35%、胃肠型14.29%、脑症状型7.14%颈肩背症状型12.50%、疼痛部位不典型16.07%、心脏骤停型7.14%.结论:临床表现非典型AMI的漏诊或误诊常常影响它的及时治疗,提高对临床表现非典型的认识,以期对其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从而改善AMI的预后.

    作者:周良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中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2例ICVD患者血D-二聚体和Fg水平,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并与21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CVD组D-二聚体、Fg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Fg水平呈正相关(P<0.01);TIA伴有梗塞灶者D-二聚体和Fg水平均高于无梗塞灶者(P<0.05).结论:ICVD患者与D-二聚体及Fg水平关系密切,这可能与其凝血功能增强并高发血栓形成有关.

    作者:傅桂清;刘汉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实现中药现代化应从何方入手

    中药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理论、方法、手段、开发研究中药,使中药产品具有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与国际天然药物接轨.为此必须注意把好中药材质量关,并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改革剂型,提高产品质量来开发国际市场适销对路产品.

    作者:张春华;郑海燕;任英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营养状况及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6例,给予吞咽功能锻炼等综合康复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28d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营养学指标,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FMI)日常生活能力(MBI),并经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治疗28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营养学指标:血清白蛋白、TSF、MRMC、体重,神经功能恢复指标与对照组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为6.6%,两组无明显差异,两组经治疗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吞咽障碍是影响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因素之一,也是加剧营养状况恶化、肺部感染发生的主要诱因,但经过早期的正确方法给予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感少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陈逢俭;陈湛愔;陈文荣;陈奕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CAPD)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后的60例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实验组进行了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影响.比较两组出院6个月时的遵医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6个月后实验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透析相关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帮助患者提高遵医率,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晓琴;蔡国梅;秦玉霞;郝爱霞;张洪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72例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的产前检查及护理;观察组40例,除常规的检查护理外,当产检中心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后即给予个体化的教育指导、定期监测追踪血糖、尿糖结果等护理措施干预,分析两组孕妇的产科并发症和胎儿的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在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胎儿异常情况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对妊娠糖期尿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教育、早治疗,帮助孕妇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健康的保证.

    作者:余勇妙;张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吸烟对眼部损害的探讨

    吸烟是目前一种呈全世界流行的不良生活习惯,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美国每年死亡人群中有20%的人死于吸烟并发症.同样也对眼部各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综述了近几年对吸烟与老年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及其他眼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秀霞;张玉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95例临床资料.结果:①术后T>38℃且连续2d以上者67例(70.5%),血象异常58例(61.1%),表现反复、量不等的阴道出血79例(72.6%)、突发性阴道大出血16例(27.4%);②B超表现为实性非匀质型64例(67.4%),混合回声型15例(15.8%),类囊肿型16例(16.8%);③保守治疗64例(67.4%),清宫术15例(15.8%),子宫手术治疗10例(10.5%),子宫动脉栓塞术6例(6.3%),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解剖因素、切口位置选择不当、感染、缝合技术及贫血与营养不良是影响切口愈口的相关因素,应根据B超声像图表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作者:杨翠莲;冯健怀;吴华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08例肝损伤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肝损伤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病因,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作了统计和分析.结果: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可降低死亡率.结论:肝损伤要正确选择治疗方法,积极处理合并伤和并发症.

    作者:孙建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医疗设备在财务管理中的评价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科学引进各种医疗设备,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需要我们财会人员充分运用财务经济管理手段,对医疗设备进行购置前可行性研究论证,购置后的设备效益跟踪评价.

    作者:郝玉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努力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护理人力资源合理使用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针对护理质量标准要求,采用工时测定法,对我院呼吸科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前后直接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核心工作)和间接护理数,以及病人满意度分别进行自身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整合前护理人员每日用于直接护理及其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护理核心工作的平均时数与整合后相应护理项目的平均时安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整合前用于间接护理平均时数为(746.93±110.26)min整合后缩短为(635.77±69.40)min,(t=6.702,P<0.01);整合前后病人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可增加直接护理,特别是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工作时间,缩短间接护理时间.对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保证护理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爱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护理工作与各部门的关系

    医院护理工作既有纵向关系,又有横向关系.纵向关系是直接在护理部领导之下进行工作,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由护理部对人力、物力、设备、业务技术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其横向关系是与医疗医技科室和后勤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医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给病人提供优良的服务质量,不是任何一个部门所能单独完成的,而必须是整个医院中各个部门互相配合的结果,所以无论是临床和非临床科室之间的关系或机关对科室的相互关系,都必须采取措施,以优质量来完成本部门应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互相之间的关系.上述科室工作之间均具有互相支持和互相制约的作用.

    作者:纪庆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与医疗费用改革的探讨

    社区卫生服务是指由社区组织向社区人群提供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一切保健活动的总称.社区医疗保健适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合我国国情,是实现人人健康的关键和必经途径,我国政府已向国际卫生组织明确承诺,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目标的组成部分.

    作者:刘秉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04例布鲁氏菌病调查报告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染疫的家畜,由于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疫区范围也不断扩大,为掌握疫情动态,了解流行特点,我们用40d时间对104例病例进行调查走访,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春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黑龙江省2006年男男性接触者人群HIV哨点监测结果报告

    目的:了解我省男男性接触者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决策部门制定防治政策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公共娱乐场所出现的男男性接触者进行监测.结果:哈尔滨市MSM哨点检出2例HIV阳性者,HIV抗体阳性率为1.00%(2/200).结论:我省男男性接触者人群艾滋病流行形势与全国一致,高危行为比例较高,性伴数多,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大有效干预措施的力度和覆盖面.

    作者:林卫东;王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支原体的检测及其药敏结果的分析

    目的:检测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与阴道炎的解脲支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并分析药敏实验的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珠海益民生物工程厂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251例患者进行检测.结果:检出支原体感染患者98例,阳性率为39%,对药物的敏感性显示以交沙霉素和原始霉素的敏感性强,其次为阿奇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结论:支原体的检测可以鉴别诊断非淋菌性尿道炎和阴道炎,药敏实验的结果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苏咏梅;杨翠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2006年哈尔滨市8~12岁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哈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防治工作现状,根据《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的统一要求,哈市于2005年4~6月开展了碘缺乏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辉;马莉莉;吕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哈尔滨市1997~2006年淋病流行病学分析

    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泌尿生殖系统传染病,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笔者通过研究哈尔滨市1997~2006年淋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影响其流行特征的因素,评价相关因素的利弊,为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叶淑芬;温迎春;乔丽娟;赵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一起钚-238放射性污染事件的检测方法与分析

    2003年5月13日,哈尔滨市某水泥厂报告,工厂实验室使用的两台TF-3902分析仪中的一台钚-238放射源位置下移,致使送样器运行受阻.怀疑钚-238放射源泄漏,要求我们对现场环境进行检测.

    作者:孟广崎;韩冰;连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用药时间、饮食对药物疗效影响的探讨

    药品的服用方法是一个和药品副作用同样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如果时间不正确与饮食的搭配不合理.不仅不利于药效的发挥,甚至疗效降低,毒性增加.因此,临床用药应掌握和应用时辰药理学知识,且避免药物与食物间的不良影响,提供佳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瑜;陈丽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本溪市城市儿童气质状况的调查统计分析

    通过对本溪市城市3~7岁儿童抽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城市儿童气质状况,提出对不同气质类型的早期干预.

    作者:樊华;姜子正;华淑贤;姚键;关策源;李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齐齐哈尔市2006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流行面广,危害大,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市自1995年龙江县布病暴发7例以来,布病疫情死灰复燃,逐年上升,发病率由2000年的2.7/10万上升到2005年的36.23/10万,2006年布病发病率为30.35/10万,疫情复燃十二年来开始出现下降,但在局部地区仍有暴发和流行,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现将齐齐哈尔市2006年布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房华;徐世美;房俊军;郭少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与食(饮)具检测结果分析

    学校食堂对食(饮)具进行消毒,是防止不洁食(饮)具引起食源性疾病发生保障就餐学生身体健康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环节.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内,共有学校食堂52家.为了解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与食(饮)具检测结果的关系.以评价量化分级对食(饮)具检测结果的影响.探索新时期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食(饮)具影响的新路子,作者采取了对2005年和2006年二年学校食堂量化单位食(饮)具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肖东新;贾维华;李乃鑫;于晓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一起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2005年6月2日早6点,李××从附近食杂店购买了4根××厂生产的塑料肠衣包装的火腿肠(90g/根),王××(6岁)取出其中一根吃掉1/3左右,觉得不好吃,其祖母李××(70岁)又吃了不到1/3,二人共食约2/3根.7点左右皆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剧烈呕吐中毒症状,经调查确定是一起食物中毒.

    作者:马俊海;邹培斧;张锐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例子宫残角妊娠破裂的护理

    子宫残角为先天发育畸形,表现为除正常子宫外,尚可见一较小子宫.子宫残角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平子宫残角内生长发育.残角子宫壁多发育不良,不能承受胎儿的生长发育,常于妊娠中期14~20 w发生残角自然破裂,引起严重内出血,确诊残角破裂后,应及早手术,切除残角子宫.

    作者:王远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39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特异性IgG亚类的测定

    目的:研究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特异性IgG亚类的含量.方法:采用ELISA法对39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患儿组)和3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血清尘螨特异性IgG亚类(m-sIgG1、m-sIgG2、m-sIgG3和m-sIgG4)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患儿组的m-sIgG1、m-sIgG2、m-sIgG3和m-sIgG4含量((x)±s,Ipmu/ml)分别为410.68±110.32、501.27±298.81、210.18±92.17和519.13±170.13;对照组的分别为251.22±80.19、256.19±103.37、201.13±69.61和277.92±99.76.结论:患儿组m-sIgG1、m-sIgG2和m-sIgG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两组m-sIgG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刘雪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烧伤致一过性Niagara瀑布样T波的意义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面部、躯干及双上肢烧伤4h入院.伤后无昏迷、呕吐、无胸闷、憋气.面部、躯干及双上肢烧伤8%(Ⅲ度1%)感伤处疼痛剧烈.既往高血压10年,糖尿病3年.体检:血压170/110mmHg,神志清,心率68次/min,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钟舒;邢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IGFBP-1检测对41w妊娠进行分娩预测的研究

    目的:研究停经41w妊娠妇女宫颈管分泌物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预测分娩启动的时间.方法:采用快速免疫层析法连续测定59例41w妊娠妇女宫颈管分泌物中IGFBP-1,并静滴缩宫素引产.结果:IGFBP-1阳性组30例,1d引产成功16例,2d引产成功9例,3d引产成功2例,引产失败3例.IGFBP-1阴性组,1d引产成功3例,2d引产成功6例,3d引产成功3例,引产失败17例.阳性组因引产失败行剖宫产3例(10.00%);阴性组因引产失败行剖宫产13例(44.83%).结论:宫颈管内分泌物IGFBP-1测定可预测分娩,并基本可指导分娩方式.

    作者:潘玉香;刘华芬;高雪晴;肖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X线检查设备的故障及检修

    X线检查设备一般由机械、电路、真空器件和光学部分组成.故障特征一般分为:突发性和持续性、偶然性和时有时无性、渐变性和规律性等.现就X线检查设备常见故障及检修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张晋臣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