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药时间、饮食对药物疗效影响的探讨

陈瑜;陈丽杰

关键词:服药时间, 饮食, 疗效
摘要:药品的服用方法是一个和药品副作用同样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如果时间不正确与饮食的搭配不合理.不仅不利于药效的发挥,甚至疗效降低,毒性增加.因此,临床用药应掌握和应用时辰药理学知识,且避免药物与食物间的不良影响,提供佳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造成菌群失调,耐药菌增加.为了更好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必须合理用药.现就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浅谈如下:

    作者:李月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用药时间、饮食对药物疗效影响的探讨

    药品的服用方法是一个和药品副作用同样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如果时间不正确与饮食的搭配不合理.不仅不利于药效的发挥,甚至疗效降低,毒性增加.因此,临床用药应掌握和应用时辰药理学知识,且避免药物与食物间的不良影响,提供佳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瑜;陈丽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急性盆腔炎的药物治疗

    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性活跃期妇女,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则转为慢性,较难治愈.因此应积极治疗急性盆腔炎,治疗方法以抗生素类药物联合应用为主.现将我院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永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食管癌开胸术前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集60例食管癌患者开胸术前后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除2例因术后严重吻合口瘘放弃治疗外,8例呼吸道并发症,2例食管狭窄,其余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均在2~3w内出院.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对手术的配合以及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张伟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慢性盆腔炎的诊治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是非常常见的妇科疾病.在我国,尤其是农村,由于个人卫生条件以及医疗条件的限制,或在妇科小手术和计划生育手术中无菌操作观念淡薄,加之广泛应用宫内节育器时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原因,使盆腔炎的发病率很高.盆腔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时,严重可发展为慢性腹膜炎、败血症,甚至中毒休克.

    作者:常琦;徐岚;李元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昏迷患者的急诊分诊护理探讨

    目的:旨在提高急诊护理对昏迷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5例急诊昏迷患者的分诊护理工作.形成积极有序的急诊分诊护理措施.结果:28例昏迷患者有效分诊,其中26例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2例患者病情恶化,有效分诊率为74.3%.结论:积极有序的分诊护理措施是急诊昏迷救治有效保障之一.

    作者:李海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系统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的系统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1年6月~2006年12月使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女性老年病人36例,均术前心理干预及术后功能锻练,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病例36例,随访时间11~16个月.无关节脱位,无假体松动.结论: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的系统康复训练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宇宁;陈友明;区国集;龙朝仪;梁裕聪;黄朝荣;区颖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立复欣与地塞米松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35例临床分析

    立复欣为立福霉素钠的水溶液,在人体组织中分布良好,在胸膜腔中亦、可达到有效杀菌浓度.地塞米松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促进吸收等多种作用,两药联合应用,可有效促进胸水吸收.现将我所近3年用该方法治疗的35结核性胸膜炎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单杨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实验组、对照组,将30例妊娠70~84 d,要求行人工流产术后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用米索前列醇0.2mg于人工流产术前4~6 h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30例于手术前10~12 h将16~18号橡皮导尿管置于宫腔.观察两组病例手术后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妇女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人工流产综合征明显减少,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能有效减轻妇女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颜碧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应用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观察.方法:对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对照组采用脉冲模式超声乳化,对比两组术后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等.结果: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术后角膜内皮减少数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利用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透明角膜切口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

    作者:胡水清;宋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护理工作与各部门的关系

    医院护理工作既有纵向关系,又有横向关系.纵向关系是直接在护理部领导之下进行工作,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由护理部对人力、物力、设备、业务技术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其横向关系是与医疗医技科室和后勤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医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给病人提供优良的服务质量,不是任何一个部门所能单独完成的,而必须是整个医院中各个部门互相配合的结果,所以无论是临床和非临床科室之间的关系或机关对科室的相互关系,都必须采取措施,以优质量来完成本部门应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互相之间的关系.上述科室工作之间均具有互相支持和互相制约的作用.

    作者:纪庆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及处理体会(附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6例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及处理体会,旨在提高认识.方法:对1996~2006年间我院6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有明显的诱因存在,其中4例有前驱症状,2例则表现为产后大出血、出血不凝及休克,依据发病诱因及典型的临床症状早期作出诊断.在积极纠正缺氧、解除肺动脉高压、抗休克的同时,及早应用较大剂量皮质激素及合理、适量应用肝素是抢救羊水栓塞的重要环节.发生在产时者及时结束分娩,对不可控制的凝血功能障碍大出血者快速切除子宫.结论:羊水栓塞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早诊断、早处理、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吴小敏;林卡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消化系统常用药物的使用

    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肝脏疾病、腹泻、呕吐、便秘等发病率较高.现将我们使用消化系统常用药物的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谭红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面瘫的中医诊治与护理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亦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多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口呙)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一侧口(口呙)眼斜,闭目不能,口角下垂或耳后疼痛,耳鸣,流泪.其中有一小部分的人可以自愈,但仍有大部分的人因不及时治疗或治疗及护理方法不当等原因没有康复,并迁延不愈,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作者:刘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烧伤致一过性Niagara瀑布样T波的意义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面部、躯干及双上肢烧伤4h入院.伤后无昏迷、呕吐、无胸闷、憋气.面部、躯干及双上肢烧伤8%(Ⅲ度1%)感伤处疼痛剧烈.既往高血压10年,糖尿病3年.体检:血压170/110mmHg,神志清,心率68次/min,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钟舒;邢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产前教育和温馨助产对分娩的影响

    目前,医学服务模式已经从以病为本,以经验为指导,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同时从医患关系的法律角度看,分娩方式的终选择权在于孕妇方面.因此,对孕妇要求而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逐渐增加,由此,社会因素剖宫产逐渐增加,致使剖宫产率逐渐增加.有的医院达到60%,远远高于国外的15%.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我院2006年1月开始对来院分娩的孕妇,围绕正常妊娠经过,分娩系自然生理过程,剖宫产的利弊进行教育,使之正确认识妊娠及分娩,消除对分娩的恐惧,自觉选择阴道分娩,同时开展温馨助产的服务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魏向华;周春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Fas、caspase-3的影响

    目的:从脑组织膜蛋白酶(Fas)、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变化的角度来探讨前列地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防治机制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观察低、中、高剂量前列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Fas、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前列地尔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Fas表达平均灰度分别为(110.39±8.44),(135.53±6.66)和(157.34±7.94),均弱于缺血对照组(88.46±11.08);前列地尔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caspase-3表达平均灰度分别为(137.86±6.99),(156.71±5.19)和(169.55±4.44),均弱于缺血对照组(106.76±12.51).结论:前列地尔防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Fas、caspase-3表达有关,且以高剂量效果较好.

    作者:包翠芳;田步先;程琳;程雪;闵连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与医疗费用改革的探讨

    社区卫生服务是指由社区组织向社区人群提供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一切保健活动的总称.社区医疗保健适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合我国国情,是实现人人健康的关键和必经途径,我国政府已向国际卫生组织明确承诺,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目标的组成部分.

    作者:刘秉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提高防范意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及生活富裕了的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也膊在增强,因此怎样提高防范意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赵彦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中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2例ICVD患者血D-二聚体和Fg水平,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并与21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CVD组D-二聚体、Fg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Fg水平呈正相关(P<0.01);TIA伴有梗塞灶者D-二聚体和Fg水平均高于无梗塞灶者(P<0.05).结论:ICVD患者与D-二聚体及Fg水平关系密切,这可能与其凝血功能增强并高发血栓形成有关.

    作者:傅桂清;刘汉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