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勇妙;张殷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大骨瓣减压术中,硬膜减张缝合技术的应用与注意事项.方法:分析自2000年5月~2006年5月对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中均给予硬脑膜减张缝合技术.结果:术后大部分病人的减压效果满意,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脑肿胀、脑膨出、硬膜下积液等情况.结论:硬膜减张缝合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方便、安全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操作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建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02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CNP组)和对照组.CNP组依据病人血压升高的不同程度和住院不同时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路径并实施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CNP组正确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CNP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老年病人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戴丽群;田飞燕;姜洪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有机磷农药属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类化合物,为一类广谱杀中剂,对人畜均有毒性,由于使用不当或误吸、误服或自服引起的中毒在我国尤其广大农村常有发生,也是基层医院中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急骤、凶险,应该分秒必争地进行诊断和抢救,如果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很高.我院自2004~2006年急诊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20例,由于采取了及时有效地抢救方法与护理措施,治愈17例,死亡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金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资料与方法1.1 脑出血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专题会议所修订的标准,且均经头颅CT检查所证实,其出血量依多田计算公式估计在40ml以上.预防组60例,对照组50例.所有病例均排除了原发性消化道溃疡出血及未用甲氰咪呱前已发生胃出血者.男64例,女46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2岁.
作者:齐秀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子宫残角为先天发育畸形,表现为除正常子宫外,尚可见一较小子宫.子宫残角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平子宫残角内生长发育.残角子宫壁多发育不良,不能承受胎儿的生长发育,常于妊娠中期14~20 w发生残角自然破裂,引起严重内出血,确诊残角破裂后,应及早手术,切除残角子宫.
作者:王远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则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和诊断难度.我们对57例肺心病伴发AMI患者进行了诊治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国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东北地区以声门上型喉癌居多,占 70%.该型喉癌不易早期发现,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司高达60%[1],是影响声门上癌预后的主要因素.而对声门上癌的治疗,通常是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对易发生转移的同侧颈部施行相应的廓清术.但临床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声门上癌的术后颈部转移、发生在未经廓清的对侧颈部[2],故对侧颈部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治疗、现已成为声门上癌治疗成败的关键.
作者:富公弼;季文樾;潘子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常伴有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本病在欧美国家常见.在我国近年逐渐增多.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2例,其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25~86岁,作者就基层医院的临床工作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谈几点体会.
作者:陈健梅;王左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39例患者痊愈出院34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恰当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反复发作.
作者:夏伟琼;冼丽娟;刘永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糖尿病是常见病之一,做好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对于控制疾病的病程发展,减少和控制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我院于2004年8月~2006年8月对本科收治的60例糖尿病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和健康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萍;张玉梅;许桂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促进侧切会阴伤口愈合的佳护理方法.方法:将160例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分成A、B两组,每组各80例.A组在会阴侧切伤口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加用0.1%利凡诺持续湿敷和红外线照射.B组术后按一般会阴侧切护理常规.结果:A组术后1~3d内会阴切口灼热痛、水肿少于且轻于B组,拆线时发现会阴硬结数明显少于B组(x2=22.26,P<0.01).结论:应用0.1%利凡诺持续湿敷会阴伤口和红外线照射,能阻挡微生物的侵袭,抑制细菌繁殖,促进组织的吸收,软化硬结,从而减少产妇术后不适及痛苦,利于切口愈合.
作者:陈印璇;陈婉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重症脑血管病起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如何做好院前急救,为入院后进一步诊治赢得宝贵时间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新祥;张文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旨在提高急诊护理对昏迷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5例急诊昏迷患者的分诊护理工作.形成积极有序的急诊分诊护理措施.结果:28例昏迷患者有效分诊,其中26例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2例患者病情恶化,有效分诊率为74.3%.结论:积极有序的分诊护理措施是急诊昏迷救治有效保障之一.
作者:李海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支原体肺炎旧称原发型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基本病变为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体征.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自然病程自数日到数周不等,近年来有增长趋势,应用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9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靳美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为减少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死亡原因,我们对2000年8月~2006年11月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3例病历进行分析.
作者:陈秀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应用子宫动脉缝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意义.方法:回顾2004年6月~2∞6年6月份,应用子宫动脉缝扎术治疗剖宫产产术中大出血13例临床资料.结果:采用子宫动脉缝扎术控制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无1例产妇死亡及子宫切除.结论:子宫动脉缝扎术是控制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急处理方法,常规处理无效时,尽快用此方法.
作者:孙桂臻;张丰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为了观察不同种类的甲型肝炎疫苗在儿童体内的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方法:筛选2~3岁的甲肝易感儿童193人,分别接种进口灭活甲肝疫苗、国产灭活甲肝疫苗和国产冻干减毒甲肝疫苗,观察接种后48h内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并于完成免疫后1~2个月,采集血清标本检测抗-HAV-IgG抗体.结果:193名观察对象在接种第1针和第2针后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仅有4例出现轻微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完成免疫接种后进口灭活甲肝疫苗、国产灭活甲肝疫苗和国产冻干减毒甲肝疫苗抗-HAV-IgG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2.86%、67.61%和与61.25%,GMT(ELASA法)平均滴度分别为1:28.28、1:53.39和1:5.76.结论:说明三种疫苗在儿童中的应用是安全的、有效的.
作者:陈旭嘉;赵彦军;罗利清;刘卫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力资源合理使用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针对护理质量标准要求,采用工时测定法,对我院呼吸科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前后直接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核心工作)和间接护理数,以及病人满意度分别进行自身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整合前护理人员每日用于直接护理及其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护理核心工作的平均时数与整合后相应护理项目的平均时安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整合前用于间接护理平均时数为(746.93±110.26)min整合后缩短为(635.77±69.40)min,(t=6.702,P<0.01);整合前后病人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可增加直接护理,特别是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工作时间,缩短间接护理时间.对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保证护理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爱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院2003年11月~2006年6月共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13例,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病案作为一种特殊档案所体现的价值,在社会活动中起着广泛的作用,是重要的法律依据,病案复印工作在病案管理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病案复印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