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志
目前,医学服务模式已经从以病为本,以经验为指导,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同时从医患关系的法律角度看,分娩方式的终选择权在于孕妇方面.因此,对孕妇要求而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逐渐增加,由此,社会因素剖宫产逐渐增加,致使剖宫产率逐渐增加.有的医院达到60%,远远高于国外的15%.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我院2006年1月开始对来院分娩的孕妇,围绕正常妊娠经过,分娩系自然生理过程,剖宫产的利弊进行教育,使之正确认识妊娠及分娩,消除对分娩的恐惧,自觉选择阴道分娩,同时开展温馨助产的服务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魏向华;周春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总结食管癌开胸术前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集60例食管癌患者开胸术前后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除2例因术后严重吻合口瘘放弃治疗外,8例呼吸道并发症,2例食管狭窄,其余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均在2~3w内出院.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对手术的配合以及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张伟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重症脑血管病起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如何做好院前急救,为入院后进一步诊治赢得宝贵时间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新祥;张文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力资源合理使用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针对护理质量标准要求,采用工时测定法,对我院呼吸科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前后直接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核心工作)和间接护理数,以及病人满意度分别进行自身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整合前护理人员每日用于直接护理及其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护理核心工作的平均时数与整合后相应护理项目的平均时安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整合前用于间接护理平均时数为(746.93±110.26)min整合后缩短为(635.77±69.40)min,(t=6.702,P<0.01);整合前后病人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可增加直接护理,特别是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工作时间,缩短间接护理时间.对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保证护理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爱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实验组、对照组,将30例妊娠70~84 d,要求行人工流产术后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用米索前列醇0.2mg于人工流产术前4~6 h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30例于手术前10~12 h将16~18号橡皮导尿管置于宫腔.观察两组病例手术后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妇女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人工流产综合征明显减少,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能有效减轻妇女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颜碧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有机磷农药属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类化合物,为一类广谱杀中剂,对人畜均有毒性,由于使用不当或误吸、误服或自服引起的中毒在我国尤其广大农村常有发生,也是基层医院中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急骤、凶险,应该分秒必争地进行诊断和抢救,如果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很高.我院自2004~2006年急诊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20例,由于采取了及时有效地抢救方法与护理措施,治愈17例,死亡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金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营养状况及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6例,给予吞咽功能锻炼等综合康复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28d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营养学指标,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FMI)日常生活能力(MBI),并经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治疗28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营养学指标:血清白蛋白、TSF、MRMC、体重,神经功能恢复指标与对照组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为6.6%,两组无明显差异,两组经治疗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吞咽障碍是影响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因素之一,也是加剧营养状况恶化、肺部感染发生的主要诱因,但经过早期的正确方法给予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感少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陈逢俭;陈湛愔;陈文荣;陈奕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东北地区以声门上型喉癌居多,占 70%.该型喉癌不易早期发现,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司高达60%[1],是影响声门上癌预后的主要因素.而对声门上癌的治疗,通常是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对易发生转移的同侧颈部施行相应的廓清术.但临床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声门上癌的术后颈部转移、发生在未经廓清的对侧颈部[2],故对侧颈部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治疗、现已成为声门上癌治疗成败的关键.
作者:富公弼;季文樾;潘子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X线检查设备一般由机械、电路、真空器件和光学部分组成.故障特征一般分为:突发性和持续性、偶然性和时有时无性、渐变性和规律性等.现就X线检查设备常见故障及检修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张晋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面部、躯干及双上肢烧伤4h入院.伤后无昏迷、呕吐、无胸闷、憋气.面部、躯干及双上肢烧伤8%(Ⅲ度1%)感伤处疼痛剧烈.既往高血压10年,糖尿病3年.体检:血压170/110mmHg,神志清,心率68次/min,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钟舒;邢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对23例确诊输卵管妊娠,无内出血征象,包块直径≤4cm,血β-HCG<2000U/L,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结果:治愈率达86%.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霞;郭思言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简称VVC),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数疗效较好,但有部分病例表现为反复发作,即妇女患VVC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念珠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经念珠菌学检查又阳性,复发病例治疗效果效果差别较大,以往文献多在1个月内判断疗效,但大部分该病患者病程在1个月以上,我院门诊对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采用达克宁栓、伊曲康唑联合治疗3个月,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白云;关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医院护理工作既有纵向关系,又有横向关系.纵向关系是直接在护理部领导之下进行工作,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由护理部对人力、物力、设备、业务技术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其横向关系是与医疗医技科室和后勤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医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给病人提供优良的服务质量,不是任何一个部门所能单独完成的,而必须是整个医院中各个部门互相配合的结果,所以无论是临床和非临床科室之间的关系或机关对科室的相互关系,都必须采取措施,以优质量来完成本部门应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互相之间的关系.上述科室工作之间均具有互相支持和互相制约的作用.
作者:纪庆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药物中毒性耳聋是指使用某些药物治病或人体接触某些化学制剂所引起的位听神经系统中毒性损害而产生的听力下降、眩晕甚至全聋.
作者:韩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但以晚期妊娠为常见,羊水量少于3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产儿的预后,羊水过少的围产儿死亡率较正常妊娠时高5倍.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羊水过少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围产儿质量有很大意义.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羊水过少85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臀位是产科常见的异常胎位,至分娩时发生率为3%~4%.因胎头比胎臀大,分娩时后出胎头无明显变形,往往娩出困难,加之脐带脱垂较多见,是围产儿死亡率增高,是枕先露的3~8倍.目前普遍认为臀位婴儿结局比头位差,因此臀位剖宫产率持续上升,现对我院近年来臀位分娩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索较为合适的分娩方式,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高业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舒弗美是一种含无水茶碱的缓释制剂.我们对38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采用了舒弗美进行治疗,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流行面广,危害大,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市自1995年龙江县布病暴发7例以来,布病疫情死灰复燃,逐年上升,发病率由2000年的2.7/10万上升到2005年的36.23/10万,2006年布病发病率为30.35/10万,疫情复燃十二年来开始出现下降,但在局部地区仍有暴发和流行,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现将齐齐哈尔市2006年布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房华;徐世美;房俊军;郭少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胸廓弹性下降,呼吸肌老化,使肌力减弱,肺活量减少,肺顺应性降低,易发生咳嗽无力,排痰困难.特别是手术创伤,麻醉插管及术后胃管的刺激,分泌物易潴留气管内;术后切口疼痛而不敢咳嗽,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2006年期间我们在护理中特别注意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对减少肺部并发症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判定,并观察每组的不良反应.结果: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治疗组,两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安全有效,且明显优于单药治疗.
作者:容令新;陈锋;黄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