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东新;贾维华;李乃鑫;于晓璐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科学引进各种医疗设备,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需要我们财会人员充分运用财务经济管理手段,对医疗设备进行购置前可行性研究论证,购置后的设备效益跟踪评价.
作者:郝玉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表现,提高早期诊断符合率和改善AMI的预后.方法:统计10年间AMI 186例患者,对其中临床表现非典型的AMI 56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表现非典型的AMI占30.11%,其中无痛型为37.50%、休克型5.35%、胃肠型14.29%、脑症状型7.14%颈肩背症状型12.50%、疼痛部位不典型16.07%、心脏骤停型7.14%.结论:临床表现非典型AMI的漏诊或误诊常常影响它的及时治疗,提高对临床表现非典型的认识,以期对其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从而改善AMI的预后.
作者:周良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促进侧切会阴伤口愈合的佳护理方法.方法:将160例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分成A、B两组,每组各80例.A组在会阴侧切伤口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加用0.1%利凡诺持续湿敷和红外线照射.B组术后按一般会阴侧切护理常规.结果:A组术后1~3d内会阴切口灼热痛、水肿少于且轻于B组,拆线时发现会阴硬结数明显少于B组(x2=22.26,P<0.01).结论:应用0.1%利凡诺持续湿敷会阴伤口和红外线照射,能阻挡微生物的侵袭,抑制细菌繁殖,促进组织的吸收,软化硬结,从而减少产妇术后不适及痛苦,利于切口愈合.
作者:陈印璇;陈婉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泌尿生殖系统传染病,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笔者通过研究哈尔滨市1997~2006年淋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影响其流行特征的因素,评价相关因素的利弊,为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叶淑芬;温迎春;乔丽娟;赵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39例患者痊愈出院34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恰当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反复发作.
作者:夏伟琼;冼丽娟;刘永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尖锐湿疣的患者在性病门诊中的比例很高,有很多患者在外阴部出现了皮损,都很恐慌,以为得了尖锐湿疣,由于皮疹表现不同及医生经验不足,很容易出现误诊,影响治疗,现将我门诊2003~2006年我科门诊收治的误诊为尖锐湿疣的男性病人48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孙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裸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2000年10月~加06年¨月,20例小腿及足裸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男18例,女2例;年龄8~87岁,平均31岁;皮瓣面积大小不等.采用带蒂的肌皮瓣和筋膜皮瓣进行治疗:分别是:①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裸部及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②小腿前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段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③带胫后动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④小腿内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⑤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裸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20例皮瓣中有18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例皮瓣浅层坏死.1例皮瓣远端边缘少许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皮瓣全部良好.结论:治疗小腿和足裸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皮瓣种类.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及足裸部软组织缺损的材料.
作者:杜贵忠;李建军;叶琪毅;李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糖尿病是常见病之一,做好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对于控制疾病的病程发展,减少和控制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我院于2004年8月~2006年8月对本科收治的60例糖尿病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和健康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萍;张玉梅;许桂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我省男男性接触者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决策部门制定防治政策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公共娱乐场所出现的男男性接触者进行监测.结果:哈尔滨市MSM哨点检出2例HIV阳性者,HIV抗体阳性率为1.00%(2/200).结论:我省男男性接触者人群艾滋病流行形势与全国一致,高危行为比例较高,性伴数多,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大有效干预措施的力度和覆盖面.
作者:林卫东;王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病案作为一种特殊档案所体现的价值,在社会活动中起着广泛的作用,是重要的法律依据,病案复印工作在病案管理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病案复印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实验组、对照组,将30例妊娠70~84 d,要求行人工流产术后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用米索前列醇0.2mg于人工流产术前4~6 h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30例于手术前10~12 h将16~18号橡皮导尿管置于宫腔.观察两组病例手术后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妇女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人工流产综合征明显减少,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能有效减轻妇女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颜碧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损伤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病因,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作了统计和分析.结果: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可降低死亡率.结论:肝损伤要正确选择治疗方法,积极处理合并伤和并发症.
作者:孙建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产妇的饮食与产妇的康复、婴儿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但在临床中产妇的饮食问题常被忽视,给产妇的康复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笔者于2005年5月~2006年6月对100例产妇进行饮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药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理论、方法、手段、开发研究中药,使中药产品具有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与国际天然药物接轨.为此必须注意把好中药材质量关,并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改革剂型,提高产品质量来开发国际市场适销对路产品.
作者:张春华;郑海燕;任英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经腹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是子宫切除的常用术式.非脱垂子宫行经阴道切除术扩大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保留了阴式手术的优点,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2006年5月~2007年5月施行的非脱垂子宫TVH 28例与同期TAH 30例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唱润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对照组常规服用阿斯匹林、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氯吡格雷.银杏达莫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液250ml加银杏达莫注射液(商品名:杏丁)20ml滴注,qd,连用10d.结果:两组病人用药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ST均较用药前下降,银杏达莫组下降更明显,呈显著性差异(P<0.05和0.01),且无出血副作用.心脏事件在银杏这莫组亦较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对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彭俊;陈杰;李敬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胸廓弹性下降,呼吸肌老化,使肌力减弱,肺活量减少,肺顺应性降低,易发生咳嗽无力,排痰困难.特别是手术创伤,麻醉插管及术后胃管的刺激,分泌物易潴留气管内;术后切口疼痛而不敢咳嗽,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2006年期间我们在护理中特别注意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对减少肺部并发症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CAPD)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后的60例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实验组进行了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影响.比较两组出院6个月时的遵医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6个月后实验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透析相关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帮助患者提高遵医率,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晓琴;蔡国梅;秦玉霞;郝爱霞;张洪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平时无尿失禁,每当腹压突然增高时才出现尿失禁,如咳嗽、大笑、跳跃和体位改变等即有尿液从尿道流出.尤其是经产妇和老年妇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04年11月~2006年11月,我院对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腹腔镜Cooper氏韧带悬吊术治疗,它在较短的时间内,已被广泛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付秀花;王淑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资料与方法1.1 脑出血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专题会议所修订的标准,且均经头颅CT检查所证实,其出血量依多田计算公式估计在40ml以上.预防组60例,对照组50例.所有病例均排除了原发性消化道溃疡出血及未用甲氰咪呱前已发生胃出血者.男64例,女46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2岁.
作者:齐秀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