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蒂皮瓣治疗小腿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

杜贵忠;李建军;叶琪毅;李文

关键词:
摘要:目的:探讨小腿和足裸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2000年10月~加06年¨月,20例小腿及足裸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男18例,女2例;年龄8~87岁,平均31岁;皮瓣面积大小不等.采用带蒂的肌皮瓣和筋膜皮瓣进行治疗:分别是:①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裸部及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②小腿前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段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③带胫后动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④小腿内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⑤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裸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20例皮瓣中有18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例皮瓣浅层坏死.1例皮瓣远端边缘少许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皮瓣全部良好.结论:治疗小腿和足裸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皮瓣种类.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及足裸部软组织缺损的材料.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180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体会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在为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的患者护理过程中,加强气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庆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会阴侧切伤口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进侧切会阴伤口愈合的佳护理方法.方法:将160例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分成A、B两组,每组各80例.A组在会阴侧切伤口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加用0.1%利凡诺持续湿敷和红外线照射.B组术后按一般会阴侧切护理常规.结果:A组术后1~3d内会阴切口灼热痛、水肿少于且轻于B组,拆线时发现会阴硬结数明显少于B组(x2=22.26,P<0.01).结论:应用0.1%利凡诺持续湿敷会阴伤口和红外线照射,能阻挡微生物的侵袭,抑制细菌繁殖,促进组织的吸收,软化硬结,从而减少产妇术后不适及痛苦,利于切口愈合.

    作者:陈印璇;陈婉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一起钚-238放射性污染事件的检测方法与分析

    2003年5月13日,哈尔滨市某水泥厂报告,工厂实验室使用的两台TF-3902分析仪中的一台钚-238放射源位置下移,致使送样器运行受阻.怀疑钚-238放射源泄漏,要求我们对现场环境进行检测.

    作者:孟广崎;韩冰;连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胰腺癌的外科治疗102例报告

    目的:总结胰腺癌根治性手术的经验体会.方法:对1993~2005年间行胰腺癌根治性手术的102例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手术情况、手术切除率、5年生存率及手术死亡率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加有价值的化验室及影象检查,实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以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主.手术切除率为30.4%,5年生存率为10.78%,手术死亡率为10.96%.结论: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建立胰腺专业组,掌握高超的手术技能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合理选择术式,进行规范的手术操作,科学的术后管理,防治并发症发生,能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晓龙;尹铁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早期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将70例老年DHF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通过落实各项医疗护理措施,改善生活方式,保持情绪稳定,提高睡眠质量,控制早期症状,消除诱发因素,恰当有氧运动,减轻心脏负担等方法,对患者进行了有计划的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对两组患者在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和呼吸困难程度作对照研究.结果:两组在夜间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呼吸困难程度均有减少,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对老年人DHF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是有效护理方法.

    作者:张建华;陈卫军;黄月好;罗树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56例临床表现分析

    目的:研究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表现,提高早期诊断符合率和改善AMI的预后.方法:统计10年间AMI 186例患者,对其中临床表现非典型的AMI 56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表现非典型的AMI占30.11%,其中无痛型为37.50%、休克型5.35%、胃肠型14.29%、脑症状型7.14%颈肩背症状型12.50%、疼痛部位不典型16.07%、心脏骤停型7.14%.结论:临床表现非典型AMI的漏诊或误诊常常影响它的及时治疗,提高对临床表现非典型的认识,以期对其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从而改善AMI的预后.

    作者:周良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985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波对宫颈糜烂治疗的疗效.方法:对985例宫颈糜烂患者做微波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有效率达100%,一次治愈率97.66%.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实属高效、快速、安全、无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系统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的系统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1年6月~2006年12月使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女性老年病人36例,均术前心理干预及术后功能锻练,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病例36例,随访时间11~16个月.无关节脱位,无假体松动.结论: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的系统康复训练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宇宁;陈友明;区国集;龙朝仪;梁裕聪;黄朝荣;区颖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护理工作与各部门的关系

    医院护理工作既有纵向关系,又有横向关系.纵向关系是直接在护理部领导之下进行工作,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由护理部对人力、物力、设备、业务技术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其横向关系是与医疗医技科室和后勤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医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给病人提供优良的服务质量,不是任何一个部门所能单独完成的,而必须是整个医院中各个部门互相配合的结果,所以无论是临床和非临床科室之间的关系或机关对科室的相互关系,都必须采取措施,以优质量来完成本部门应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互相之间的关系.上述科室工作之间均具有互相支持和互相制约的作用.

    作者:纪庆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立复欣与地塞米松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35例临床分析

    立复欣为立福霉素钠的水溶液,在人体组织中分布良好,在胸膜腔中亦、可达到有效杀菌浓度.地塞米松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促进吸收等多种作用,两药联合应用,可有效促进胸水吸收.现将我所近3年用该方法治疗的35结核性胸膜炎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单杨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昏迷患者的急诊分诊护理探讨

    目的:旨在提高急诊护理对昏迷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5例急诊昏迷患者的分诊护理工作.形成积极有序的急诊分诊护理措施.结果:28例昏迷患者有效分诊,其中26例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2例患者病情恶化,有效分诊率为74.3%.结论:积极有序的分诊护理措施是急诊昏迷救治有效保障之一.

    作者:李海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CAPD)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后的60例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实验组进行了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影响.比较两组出院6个月时的遵医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6个月后实验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透析相关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帮助患者提高遵医率,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晓琴;蔡国梅;秦玉霞;郝爱霞;张洪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齐齐哈尔市2006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流行面广,危害大,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市自1995年龙江县布病暴发7例以来,布病疫情死灰复燃,逐年上升,发病率由2000年的2.7/10万上升到2005年的36.23/10万,2006年布病发病率为30.35/10万,疫情复燃十二年来开始出现下降,但在局部地区仍有暴发和流行,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现将齐齐哈尔市2006年布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房华;徐世美;房俊军;郭少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39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特异性IgG亚类的测定

    目的:研究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特异性IgG亚类的含量.方法:采用ELISA法对39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患儿组)和3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血清尘螨特异性IgG亚类(m-sIgG1、m-sIgG2、m-sIgG3和m-sIgG4)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患儿组的m-sIgG1、m-sIgG2、m-sIgG3和m-sIgG4含量((x)±s,Ipmu/ml)分别为410.68±110.32、501.27±298.81、210.18±92.17和519.13±170.13;对照组的分别为251.22±80.19、256.19±103.37、201.13±69.61和277.92±99.76.结论:患儿组m-sIgG1、m-sIgG2和m-sIgG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两组m-sIgG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刘雪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黑龙江省2006年男男性接触者人群HIV哨点监测结果报告

    目的:了解我省男男性接触者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决策部门制定防治政策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公共娱乐场所出现的男男性接触者进行监测.结果:哈尔滨市MSM哨点检出2例HIV阳性者,HIV抗体阳性率为1.00%(2/200).结论:我省男男性接触者人群艾滋病流行形势与全国一致,高危行为比例较高,性伴数多,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大有效干预措施的力度和覆盖面.

    作者:林卫东;王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成分输血的护理

    成分输血的护理操作要求与静脉输注全血基本相同,但根据其成分不同,护理要求与注意事项也略有不同,现将临床常用的成分输血的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张玉梅;张玉萍;崔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57例前置胎盘的治疗分析

    前置胎盘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我们对57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采用了期待疗法、宫颈环扎术、剖宫产及经阴道分娩等处理方法,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于淑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食管癌开胸术前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集60例食管癌患者开胸术前后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除2例因术后严重吻合口瘘放弃治疗外,8例呼吸道并发症,2例食管狭窄,其余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均在2~3w内出院.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对手术的配合以及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张伟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子宫动脉缝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3例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子宫动脉缝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意义.方法:回顾2004年6月~2∞6年6月份,应用子宫动脉缝扎术治疗剖宫产产术中大出血13例临床资料.结果:采用子宫动脉缝扎术控制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无1例产妇死亡及子宫切除.结论:子宫动脉缝扎术是控制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急处理方法,常规处理无效时,尽快用此方法.

    作者:孙桂臻;张丰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面瘫的中医诊治与护理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亦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多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口呙)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一侧口(口呙)眼斜,闭目不能,口角下垂或耳后疼痛,耳鸣,流泪.其中有一小部分的人可以自愈,但仍有大部分的人因不及时治疗或治疗及护理方法不当等原因没有康复,并迁延不愈,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作者:刘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