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目的:讨论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总结我院2002~2006年收治60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57例临床资料.结合病理改变,讨论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的时机.结果:老年急性胆囊炎因其自身的特点,从出现临床症状到外科手术治疗在48h以内出现的胆囊坏疽穿孔及死亡率明显低于超过48h的病例(P<0.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应在临床症状出现的48h以内手术治疗.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善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人的寿命已经大大延长.人们在生活上追求生存质量.胆道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明显上升.老年人因其自身特点,所以老年患急性胆囊炎后病情变化快且复杂,具有其特殊性,故治疗中将治疗合并症、减少并发症为老年患者首先解决的问题.回顾我院4年来收治的急性胆囊炎57例临床资料,着重讨论老年胆囊炎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时机及预后.
作者:朱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判定,并观察每组的不良反应.结果: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治疗组,两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安全有效,且明显优于单药治疗.
作者:容令新;陈锋;黄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尖锐湿疣的患者在性病门诊中的比例很高,有很多患者在外阴部出现了皮损,都很恐慌,以为得了尖锐湿疣,由于皮疹表现不同及医生经验不足,很容易出现误诊,影响治疗,现将我门诊2003~2006年我科门诊收治的误诊为尖锐湿疣的男性病人48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孙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中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2例ICVD患者血D-二聚体和Fg水平,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并与21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CVD组D-二聚体、Fg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Fg水平呈正相关(P<0.01);TIA伴有梗塞灶者D-二聚体和Fg水平均高于无梗塞灶者(P<0.05).结论:ICVD患者与D-二聚体及Fg水平关系密切,这可能与其凝血功能增强并高发血栓形成有关.
作者:傅桂清;刘汉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资料与方法1.1 脑出血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专题会议所修订的标准,且均经头颅CT检查所证实,其出血量依多田计算公式估计在40ml以上.预防组60例,对照组50例.所有病例均排除了原发性消化道溃疡出血及未用甲氰咪呱前已发生胃出血者.男64例,女46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2岁.
作者:齐秀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吸烟是目前一种呈全世界流行的不良生活习惯,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美国每年死亡人群中有20%的人死于吸烟并发症.同样也对眼部各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综述了近几年对吸烟与老年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及其他眼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秀霞;张玉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波对宫颈糜烂治疗的疗效.方法:对985例宫颈糜烂患者做微波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有效率达100%,一次治愈率97.66%.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实属高效、快速、安全、无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本文对我县两年内子宫肌瘤手术78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0%以上的患者为农民,由于就诊晚,乡、村医务人员诊治不合理,致88.46%的患者全子宫切除,故提出了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乡、村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建立健全妇女卫生保健机构的保健措施.
作者:康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支原体肺炎旧称原发型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基本病变为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体征.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自然病程自数日到数周不等,近年来有增长趋势,应用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9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靳美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的系统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1年6月~2006年12月使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女性老年病人36例,均术前心理干预及术后功能锻练,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病例36例,随访时间11~16个月.无关节脱位,无假体松动.结论: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的系统康复训练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宇宁;陈友明;区国集;龙朝仪;梁裕聪;黄朝荣;区颖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常因各种原因致头皮针脱出,造成液体渗漏,给患儿带来痛苦,我院自2005年1月用自制的弹力网套(即将脑外科常用固定头部敷料的弹力网帽剪去上部1/4,再去掉帽舌),应用于小儿头皮输液中,减少了液体外渗的机会,降低了重新穿刺的次数,受到了患儿家长及临床医护人员的好评.介绍如下:
作者:李燕;许清香;李爱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简称VVC),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数疗效较好,但有部分病例表现为反复发作,即妇女患VVC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念珠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经念珠菌学检查又阳性,复发病例治疗效果效果差别较大,以往文献多在1个月内判断疗效,但大部分该病患者病程在1个月以上,我院门诊对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采用达克宁栓、伊曲康唑联合治疗3个月,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白云;关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对23例确诊输卵管妊娠,无内出血征象,包块直径≤4cm,血β-HCG<2000U/L,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结果:治愈率达86%.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霞;郭思言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成分输血的护理操作要求与静脉输注全血基本相同,但根据其成分不同,护理要求与注意事项也略有不同,现将临床常用的成分输血的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张玉梅;张玉萍;崔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20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随访9~18个月.结果:术后植片存活良好,无排斥反应和其他并发症.随访期间20只眼复发1例,手术成功率为95%.结论: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和羊膜移植治疗可以为受损的角膜缘提供健康的干细胞,可以有效的维持角膜和结膜之间的屏障,防止结膜上皮的长入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
作者:胡水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总结6例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及处理体会,旨在提高认识.方法:对1996~2006年间我院6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有明显的诱因存在,其中4例有前驱症状,2例则表现为产后大出血、出血不凝及休克,依据发病诱因及典型的临床症状早期作出诊断.在积极纠正缺氧、解除肺动脉高压、抗休克的同时,及早应用较大剂量皮质激素及合理、适量应用肝素是抢救羊水栓塞的重要环节.发生在产时者及时结束分娩,对不可控制的凝血功能障碍大出血者快速切除子宫.结论:羊水栓塞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早诊断、早处理、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吴小敏;林卡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39例患者痊愈出院34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恰当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反复发作.
作者:夏伟琼;冼丽娟;刘永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臀位是产科常见的异常胎位,至分娩时发生率为3%~4%.因胎头比胎臀大,分娩时后出胎头无明显变形,往往娩出困难,加之脐带脱垂较多见,是围产儿死亡率增高,是枕先露的3~8倍.目前普遍认为臀位婴儿结局比头位差,因此臀位剖宫产率持续上升,现对我院近年来臀位分娩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索较为合适的分娩方式,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高业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院2003年11月~2006年6月共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13例,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性活跃期妇女,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则转为慢性,较难治愈.因此应积极治疗急性盆腔炎,治疗方法以抗生素类药物联合应用为主.现将我院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永利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