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

杨翠莲;冯健怀;吴华利

关键词: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 愈合不良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95例临床资料.结果:①术后T>38℃且连续2d以上者67例(70.5%),血象异常58例(61.1%),表现反复、量不等的阴道出血79例(72.6%)、突发性阴道大出血16例(27.4%);②B超表现为实性非匀质型64例(67.4%),混合回声型15例(15.8%),类囊肿型16例(16.8%);③保守治疗64例(67.4%),清宫术15例(15.8%),子宫手术治疗10例(10.5%),子宫动脉栓塞术6例(6.3%),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解剖因素、切口位置选择不当、感染、缝合技术及贫血与营养不良是影响切口愈口的相关因素,应根据B超声像图表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及其耐药性探讨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致病性及耐药谱,为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同时进行涂片革兰镜检判读炎症细胞.结果:2764例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率为37.1%,其中男性支原体感染率为30.5%,女性支原体感染率为41.2%.炎症细胞检测可知男性有7.5%的患者为无任何症状的正常带菌者,女性有17.3%的患者为无任何症状的正常带菌者.药敏结果显示,对支原体较敏感的药物有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司帕沙星等.结论:支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支原体培养阳性时,如果患者有临床症状,其他病原体检查又为阴性,则可考虑疾病由支原体引起,并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治疗.

    作者:李南洋;蔡健梅;黄玉环;岑丽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中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2例ICVD患者血D-二聚体和Fg水平,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并与21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CVD组D-二聚体、Fg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Fg水平呈正相关(P<0.01);TIA伴有梗塞灶者D-二聚体和Fg水平均高于无梗塞灶者(P<0.05).结论:ICVD患者与D-二聚体及Fg水平关系密切,这可能与其凝血功能增强并高发血栓形成有关.

    作者:傅桂清;刘汉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胸廓弹性下降,呼吸肌老化,使肌力减弱,肺活量减少,肺顺应性降低,易发生咳嗽无力,排痰困难.特别是手术创伤,麻醉插管及术后胃管的刺激,分泌物易潴留气管内;术后切口疼痛而不敢咳嗽,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2006年期间我们在护理中特别注意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对减少肺部并发症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7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体会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178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秋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判定,并观察每组的不良反应.结果: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治疗组,两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安全有效,且明显优于单药治疗.

    作者:容令新;陈锋;黄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带蒂皮瓣治疗小腿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裸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2000年10月~加06年¨月,20例小腿及足裸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男18例,女2例;年龄8~87岁,平均31岁;皮瓣面积大小不等.采用带蒂的肌皮瓣和筋膜皮瓣进行治疗:分别是:①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裸部及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②小腿前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段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③带胫后动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④小腿内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⑤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裸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20例皮瓣中有18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例皮瓣浅层坏死.1例皮瓣远端边缘少许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皮瓣全部良好.结论:治疗小腿和足裸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皮瓣种类.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及足裸部软组织缺损的材料.

    作者:杜贵忠;李建军;叶琪毅;李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子宫肌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现将我们对51例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周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硬脑膜减张缝合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大骨瓣减压术中,硬膜减张缝合技术的应用与注意事项.方法:分析自2000年5月~2006年5月对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中均给予硬脑膜减张缝合技术.结果:术后大部分病人的减压效果满意,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脑肿胀、脑膨出、硬膜下积液等情况.结论:硬膜减张缝合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方便、安全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操作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建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重症脑血管病院前急救体会

    重症脑血管病起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如何做好院前急救,为入院后进一步诊治赢得宝贵时间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新祥;张文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糖尿病病人临床护理路径与健康指导

    糖尿病是常见病之一,做好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对于控制疾病的病程发展,减少和控制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我院于2004年8月~2006年8月对本科收治的60例糖尿病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和健康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萍;张玉梅;许桂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双管置换疗法治疗急性脑室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脑血肿穿刺引流或单侧侧脑室穿刺引流(对照组29例)和双侧侧脑室置管引流或侧脑室及脑血肿穿刺引流结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组31例)等方法,对60例急性脑室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4.8%,(P<0.05),并且其血肿清除时间(6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8d).结论:双管置换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脑室出血的方法.

    作者:王志艺;劳国权;陈宫彪;林松;殷汉贤;刘付群秀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产后按摩对促进产妇康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产后按摩对促进产妇在短时间内迅速康复,消除疲劳,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恶露,增加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分娩无妊娠合并症单胎,足月分娩的产妇60例,其中自然分娩30例,剖宫产30例,产后24h给予按摩,每天1次,每次45min,5d为一疗程.另选择同期分娩产妇60例,(自然产30例,剖宫产30例)作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观察产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后按摩)一般情况,子宫复原,恶露减少,乳汁分泌增多等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产后按摩可促进产妇康复,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加快子宫复原,减少恶露,增加乳汁分泌.

    作者:黎培石;鲁顺琼;杨钧;郑晓霞;孔肇英;陈少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04例布鲁氏菌病调查报告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染疫的家畜,由于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疫区范围也不断扩大,为掌握疫情动态,了解流行特点,我们用40d时间对104例病例进行调查走访,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春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金水宝胶囊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管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肾小管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治疗慢性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68例原发性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84)和对照组(n=84),观察治疗前后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可滴定酸(TA)、铵(NH4+)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24h蛋白定量(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AG、β2-MG、RBP均较对照组为低,TA、NH4+、蛋白定量两组无差异.结论:金水宝胶囊对NS患者肾小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潘靖年;李清华;杨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与医疗费用改革的探讨

    社区卫生服务是指由社区组织向社区人群提供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一切保健活动的总称.社区医疗保健适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合我国国情,是实现人人健康的关键和必经途径,我国政府已向国际卫生组织明确承诺,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目标的组成部分.

    作者:刘秉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努力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护理人力资源合理使用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针对护理质量标准要求,采用工时测定法,对我院呼吸科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前后直接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核心工作)和间接护理数,以及病人满意度分别进行自身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整合前护理人员每日用于直接护理及其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护理核心工作的平均时数与整合后相应护理项目的平均时安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整合前用于间接护理平均时数为(746.93±110.26)min整合后缩短为(635.77±69.40)min,(t=6.702,P<0.01);整合前后病人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可增加直接护理,特别是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工作时间,缩短间接护理时间.对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保证护理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爱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椎动脉形态异常对老年人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

    椎动脉供血不足是老年人常见病,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发生退行性变而增生,压迫椎动脉;椎动脉出现动脉硬化,内径变细,从而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等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椎动脉超声作为一种客观、简便的检查手段,可以直接观察椎动脉的基本形态,对本能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我们用该设备研究椎动脉形态异常,对老年人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

    作者:孙锦丽;张艳;陈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子宫肌瘤手术78例分析

    本文对我县两年内子宫肌瘤手术78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0%以上的患者为农民,由于就诊晚,乡、村医务人员诊治不合理,致88.46%的患者全子宫切除,故提出了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乡、村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建立健全妇女卫生保健机构的保健措施.

    作者:康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来氟米特对IgA-肾病肾小球电荷屏障损伤的干预

    IgA-肾病是当今世界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2],以往认为预后良好,现已明确该病病理变化差异很大,呈进展性,终15%~40%的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2],严重影响着广大患者的生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此我们将48例肾活检病理确诊的IgA-肾病患者分为来氟米特治疗与对照两组应用清除法检测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电荷屏障(GCB),以期了解来氟米特对IgA-肾病GCB损伤的干预情况.

    作者:徐炳侠;李明红;武文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与房室传导阻滞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发生与转归.方法:临床已确诊为AMI 1256例,其中并发AVB 165例,严重AVB 59例.结果:并发AVB AMI部位以单纯下壁为多见65例,复合性AMI 23例,广泛前壁AMI 35例,前壁AMI 24例,前间壁AMI 18例.合并AVB中为Ⅰ度AVB 75例,Ⅱ度一型AVB 26例;Ⅱ度二型AVB 14例;房室分离8例;Ⅲ度AVB 30例,死亡5例;高度AVB 12例.结论:AMI合并Ⅲ度AVB的预后差,以广泛前壁AMI合并Ⅲ度AVB病情危重,AVB的程度越轻、持续时间越短预后越好.

    作者:李振华;钟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