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显
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的疾病,宫颈癌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病变对广大妇女的健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学平;赵先兰;史惠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X线钼靶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73例乳腺癌患者均经手术与病理学证实,采用高频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X线钼靶摄片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三者联合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83.6%,钼靶诊断符合率79.4%,细针穿刺诊断乳腺癌符合率78.1%.三者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95.9%,与单纯超声、钼靶摄片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25).结论:彩色多普勒、X线钼靶摄片及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癌的准确率.
作者:刘瑞华;刘丰春;于洪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笔者自1990年~2004年,治疗中风症30例,用中药及针灸分别对中经络、中脏腑的病例,按肝肾阴虚及肝阳上亢型,痰热腑实及痰风上扰型,闭证,脱证及后遗症的治疗做比较详细的论述,治疗中抓住有利时机,重点突破,通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取得了显效率80%以上的疗效.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对于中风的治疗确属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赵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报告6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使用大剂量脑活素后,在意识、神经症状和体征等方面取得较满意疗效,提高了成活率,减少后遗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作者:王允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针对骨质疏松症防治存在的问题及我国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提出应加大宣传力度,开办社会公益课堂,开展三级预防.举例说明骨质疏松症不是老年人的专病年轻人也能患病.促进每一个人树立自我终身准备的保健意识,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提高全民素质及体能,早期防治骨质疏松症.
作者:王桂荣;王双春;韩光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HB),是现阶段防制HB和HB病毒传播的根本性措施.但在完成三针疫苗接种后,,有部分人群不能产生有效的抗-HBs而成为乙型肝炎的易感者,这些人被称为无应答或弱应答者.有研究表明,对无弱应答者进行复种,可产生较好的应答效果[1,2].我们对98例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者进行了复种和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井立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自1995年~2005年间以内固定法治疗创伤性股骨干骨折130例,均为单侧,分析如下:
作者:胡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为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围产儿情况与围产期的保健意义.方法:选取了2003年1月~2005年3月在该院分娩的101例早产儿,进行了早产相关因素及围产儿情况分析.结果:胎膜早破、臀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内科合并症占据早产因素的前4位:早产儿低出生评分及死亡率均明显升高.结论: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提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对降低早产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艳;戴景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中CA125及CA19-9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子宫腺肌病患者49例、子宫肌瘤患者32例血清中CA125、CA19-9水平.结果:子宫腺肌病组CA125值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P<0.01.CA125在子宫腺肌病组中阳性率为79.59%,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5%、93.4%、92.1%、78.3%,CA19-9值与子宫肌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子宫腺肌病血清中CA125升高,对子宫腺肌病有较好的诊断预测价值.
作者:刘新琼;张立杰;刘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构成,以期为临床合理有效地控制小儿感染性腹泻提供病原依据.方法:两年间对2073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大便常规检查,WBC 0~+者做轮状病毒抗原(RVAg)检测:WBC++~++++者进行细菌培养.结果:2073例患儿检出RVAg阳性458例(占22.1%),细菌感染262例(占12.6%),真菌感染12例(占0.6%).结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原类型复杂,多样.在临床诊治中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患儿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
作者:卢庆文;孙胤;王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孕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宫缩乏力[1],为预防产后出血,多年来临床采用催产素以增强宫缩,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催产素敏感性的个体差异较大,为探讨一种安全高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我们采用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序贯用法观察其对产后出血的影响,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黄银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回顾经临床确诊的20例缩窄性心包炎的超声表现,结果为50%病例M型超声示前间壁和左室后壁运动异常;二维显示:心房增大(75%),心外形改变(47%),心包增厚(100%),心包积液(80%),下腔静脉增宽且内径不随呼吸改变(100%),以及室间隔运动呈抖动状和脉冲多普勒二尖瓣E峰幅度吸气时降低大于25%.均为诊断缩窄性心包炎较好的指标.
作者:张素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广泛被人们所重视,我院自1998年10月份先后在医院各临床科室实施整体护理,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使患者得到了实惠,护理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得到了相应的增长,实践表明,全面实施整体护理是医院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医院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和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他们的不健康行为和不良习惯,使其行为向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栾贻爱;肖萍;山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25mg/kg·次(加生理盐水稀释1.5~2倍,总液量2~4ml)雾化吸入,2~3次/d,吸入治疗仪采用德国百瑞公司生产的PAPY BOY 038型空气压缩泵,通过面罩持续加压雾化吸入药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及非常显著性意义,见表1(P<0.05及P<0.01),且吸入硫酸镁对患儿心率、呼吸、血压均无影响,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吸入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且未见不良反应,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朱刚;高扬;胡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在产科分娩中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明显上升,根据我科近几年的统计,分娩中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高达86%以上,为了促进会阴切口愈合,提高产科质量,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秋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为减轻人工流产术患者的疼痛,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护理.方法:对32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使用异丙酚,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320例术中、术后均不知疼痛,无1例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结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方法简单,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3岁,入院前10d出现发热、头痛、乏力,到当地医院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热退,头痛减轻,逐渐出现懒言少动,食欲不振,第7d患儿自觉四肢颤抖,不能自立,以左侧肢体为著,睡眠时消失,无意识障碍,无二便失禁,第9d患儿出现口角震颤,不能进食,双手持物受限.
作者:边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们于2002年~2006年对32例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行锁骨下静脉插管,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2~60岁(平均40岁).血浆置换21例,血液灌流8例,血液滤过3例.
作者:张伊辉;孔丽悦;张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壁小切口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5月~2006年5月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对83例患子宫良性病变行腹壁小切口子宫切除术住院病例,同期随机选择83例类似病人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作对照.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方面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腹壁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切口小且美观,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较传统子宫切除术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王哲;袁德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方面发展,医院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是摆在每个医院面前急需探讨的课题.全面加强医院管理,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共识.
作者:王洪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