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出院指导

李玉年

关键词:
摘要:老年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临床上有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症状,当病人出院时,大多数仍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言语障碍、悲观失望等问题.因此,必须给病人及家属作出院指导,使患者能正确遵照指导继续治疗及护理,有利于病人进一步康复.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穿刺器上保护套的妙用

    通常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穿刺器上的保护套用后即丢弃,这样就造成浪费资源,临床工作中发现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穿刺器上的保护套用处很多,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引弟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早期康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4月~2007年10月之间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病人120例,全部病人诊断均经头颅CT证实,符合<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标准,其中男72例,女48例,120例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76、脑栓塞3例、腔隙性梗死39例、出血性梗死2例.

    作者:孙刚;王嘉娣;许英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鼓膜穿刺点定位的临床探讨

    鼓膜穿刺术是耳科中耳腔抽液及抽液后灌注药物治疗中耳疾病的常用方法.经典资料未明确穿刺点不同的差异,为了明确不同穿刺点的疗效,笔者从2003年10月~2007年12月4年间,对103例(120耳)分泌性中耳炎病人选择不同部位进行鼓膜穿刺术作比较分析.

    作者:王生年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的检测及治疗

    目的: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取泌尿生殖道标本,使用Myco View泌尿生殖道病原性支原体药敏定量培养板培养解脲支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并做6种抗生素敏感实验.结果:200份检测的标本中,支原体感染阳性84倒.其中解脲支原体阳性63例,人型支原体阳性21例.单独MH感染3例,UU和MH合并感染18例.支原体对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强弱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结论:本实验证明了支原体感染在泌尿生殖道感染中占有很大比例,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颜丽囡;李丹丹;靳一姬;崔永杰;曹凤字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本文主要描述了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解决对策建议,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组织和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培训;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规定;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督察,以较完善的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手段,达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目的.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是全方位的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密切配合,才能使,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科学合理.

    作者:贾凤香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TCD、MRA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对照研究

    1 概述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其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颈部和(或)颅内血管严重狭窄、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导致栓塞.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证实,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有80%存在颅内或颈部血管狭窄[1,2],而在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人种尤以颅内血管狭窄更为多见.脑梗死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因此预防其发生,提高其诊断、治疗水平迫在眉睫.

    作者:成钢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舒适分娩和人性化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产程中如何运用正确方法和人性化护理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自进入产程潜伏期即开始运用正确方法和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观察组剖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产程中运用舒适分娩法和人性化护理,可减轻产妇分娩疼痛,降低剖产率,是一种无创伤、无副作用、简单、有效可行的非药物性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

    作者:侯建梅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临床分析、影像诊断与防治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的病因、临床诊断、各种检查方法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2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合临床症状、体征、X线摄片、CT检查及生化检查等方法,可对骨质疏松作出准确诊断.结论:可以给临床诊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

    作者:崔洪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几乎都有心理障碍,根据其日常性格、文化修养、家庭背景、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心理活动各不相同,但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的负性情绪,尤其妇科肿瘤患者更为明显.因此,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极其重要.我们对妇科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活动和护理对策进行汇总分析,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素菊;苗杰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肺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肺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对26例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例肺心痛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有CODP病史,院外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加重,均予持续低流量给氧、应用敏感抗生素、通畅呼吸道、抗凝、控制心衰,发病6h以内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临床治愈19例,死亡7例,治愈率达73%.

    作者:赵国柱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并与对照组30例比较,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3%,对照组有效率达68.33%.

    作者:马艳红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浅谈护士的人性化护理

    人性化护理服务指人性化的服务语言、人性化的服务行为、人性化的服务环境、人性化的服务流程及人性化的服务品牌.人性化护理模式就是以病人的需求为导向,以护理服务为基础,以人性化的护理理念为保证,为病人提供温馨、高效、便捷、舒适、安全的高品质护理服务.

    作者:孙广荣;王红艳;李宵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4个月婴儿喂养情况调查分析

    众所周知,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它为婴儿健康地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但母乳喂养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解我院出生婴儿4个月喂养情况以及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努力提高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我们进行了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梅;董竹媛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颌间结扎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目的:介绍颌间结扎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正确的心理疏导和营养支持疗法、有效的口腔护理以及贯穿患者住院始末的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可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骨折的愈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邬小文;王萍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寿阳地区糖尿病患者饮食及运动误区的调查分析及策略

    目的:调查分析寿阳地区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及运动上的误区,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采用个人问卷、电话询问、个别咨询调查法.结果:被调查人群普遍存在的误区有10项,包括单纯控制主食就等于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只能吃粗粮、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应用胰岛素治疗后饮食就不需要再控制了、植物油可以不限制、干果类食品可以多吃、运动可有可无、运动量越大越好、早晨运动有益、每天家务活很多,不需要再运动了等.并且1人同时存在多项误区.结论:加强我地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运动指导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择医是否专业是影响糖尿病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玉林;郑爱荣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多发息肉电切术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多发息肉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6例诊断子宫内膜多发息肉患者行宫腔镜下多发息肉电切术的手术成功率、复发率情况.结果:36例均治疗成功,2例复发,复发率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可作为子宫内膜多发息肉的首选治疗.

    作者:陈红岩;吴迪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脑卒中患者插胃管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脑卒中患者多因疾病的影响不能自行进食,常需留置胃管给予鼻饲营养和灌注药物,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但插胃管时常失败,有时因反复插胃管造成鼻黏膜损伤、出血,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也耗费护士很多时间和精力.我们通过对100例插胃管患者的经验及体会,分析插胃管失败的原因,对插管方法和技巧进行探讨,明显提高了插胃管的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晓红;袁淑霞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施行外科手术及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是临床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手术是否顺利完成,与病人的安危及术后病人的恢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手术室护理安全尤为重要.

    作者:周春梅;袁红霞;马兴兰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偏瘫患者跌倒原因和护理措施

    跌倒是指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这是偏瘫患者在家或住院时常发生的意外事件之一,也是护理问题的难点之一,大多数患者跌倒之后会造成二次损伤,如骨折、软组织损伤、脱臼等.

    作者:韩立晶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布地奈德吸入与地塞米松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超声雾化吸入与地塞米松注射液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超,声雾化吸入(0.5ml/次,2次/d),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静滴(0.5mg/kg,1次/d),疗程5d.观察其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消失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吸氧时间.结果:实验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超声雾化吸入)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地塞米松注射液静滴)总有效率为78.3%,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超声雾化吸入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注射液静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实验组在缓解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体征和减少吸氧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超声雾化吸入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积极意义.

    作者:季立洪;武金会 刊期: 2008年第30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