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梅;董竹媛
重度眼球破裂往往由于眼球损伤严重无法修补,为了预防交感性眼炎的发生,常常在急诊情况下行眼球摘除术.由于眼球破裂患者往往是因为突发意外事故造成的,所以患者多无思想准备,心理上难以接受,拒绝治疗和护理,个别产生轻生念头.因此,作为一名眼科护理人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重建健康心理,尤为重要.我院自2004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眼球破裂伤致眼球摘除患者48例.由于我们针对患者的心理反应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秀芳;詹艳;王素霞 刊期: 2008年第30期
鼓膜穿刺术是耳科中耳腔抽液及抽液后灌注药物治疗中耳疾病的常用方法.经典资料未明确穿刺点不同的差异,为了明确不同穿刺点的疗效,笔者从2003年10月~2007年12月4年间,对103例(120耳)分泌性中耳炎病人选择不同部位进行鼓膜穿刺术作比较分析.
作者:王生年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取泌尿生殖道标本,使用Myco View泌尿生殖道病原性支原体药敏定量培养板培养解脲支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并做6种抗生素敏感实验.结果:200份检测的标本中,支原体感染阳性84倒.其中解脲支原体阳性63例,人型支原体阳性21例.单独MH感染3例,UU和MH合并感染18例.支原体对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强弱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结论:本实验证明了支原体感染在泌尿生殖道感染中占有很大比例,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颜丽囡;李丹丹;靳一姬;崔永杰;曹凤字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单纯脐带绕颈和正常产妇分娩方式及对围产儿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2007年6~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单纯发生脐带绕颈者114例作为观察组(A组),同期分娩无脐带绕颈者114例作为对照组(B组).对两组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状况、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发生单纯脐带绕颈的产妇和正常产妇在分娩方式(x<'2>=2.457,P=0.117)、胎儿窘迫发生(x<'2>=3.158,P=0.076)、新生儿Apgar score评分(t<,1>=-1.27,P<,1>=0.348>0.05,t<,5>=-1.27,P<,5>=0.406>0.05)比较的差异在α=0.05水平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生单纯脐带绕颈的产妇和正常产妇在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发生以及新生儿Apgar score评分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李丽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提高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使用临床病例回顾分析法.结论:女性尿路感染的定位与诊断是一个综合操作与分析的过程,需临床相关资料的支持与合理运用;才能及时准确的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田志彧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2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18例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残胃癌占同期收治胃癌的2.5%,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0.5%和45.8%,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病人的1、3、5年生存率分为86.5%、44.2%、32.3%及66.7%、11.1%、0.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外科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手段,亦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曾昭旺 刊期: 2008年第30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部分患者在急性症状恢复之后,经过2~3w的假愈期,而又出现一系列以痴呆、精神症状和锥体外系表现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称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我院从2005~2008年收治迟发性脑病患者26例,经高压氧治疗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洪芳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9例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49例中,存活23例,死亡26例.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操作简便,适合发病急、高龄患者,预防再出血、加快引流速度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孙学兵 刊期: 2008年第30期
手术室是施行外科手术及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是临床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手术是否顺利完成,与病人的安危及术后病人的恢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手术室护理安全尤为重要.
作者:周春梅;袁红霞;马兴兰 刊期: 2008年第30期
呼吸机是急救医学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在临床应用中,人们往往只重视操作方法而忽略了使用前后的清洗消毒工作,导致医院感染.现笔者将自身经验简述如下:
作者:尹丽英 刊期: 2008年第30期
婴幼儿腹泻又称消化不良,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见于夏秋季节,由于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全,且消化系统脆弱的关系,在消化道内或消化道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常可引起消化系统紊乱,即腹泻和呕吐,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亟须有效的治疗方案.WHO对抗腹泻药制定了6条标准[1]:①高效;②可口服;③可与口服补液配伍;④不被肠道吸收;⑤不影响肠道吸收功能,尤其是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⑥可抑制一系列肠道病原微生物.思密达符合上述标准,是一种较理想的抗腹泻药物.
作者:张亮凡 刊期: 2008年第30期
众所周知,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它为婴儿健康地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但母乳喂养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解我院出生婴儿4个月喂养情况以及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努力提高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我们进行了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梅;董竹媛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了解2003~2007年玉林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动态变化,为儿童弱视干扰措施提供本地流行病学资料.方法:从库存的2003~2007年玉林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资料中分类统计分析视力动态变化.结果:2003~2007年3~7岁儿童视力状况,视力不良分别为9.98%、8.74%、13.78%、18.16%、14.74%,视力不良呈上升趋势,双单眼视力不良的发病比例,2003年为1.20:1、2004年1.61:1、2005年153:1、2006年1.59:1、2007年1.33:1.结论:玉林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儿童弱视的防治干扰措施.
作者:唐业卫;张宁;陶晗;陈奇妙;庞瑛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临床用药技术更趋合理化.方法:随机抽查医院既往病历资料进行用药分析、总结.结果:临床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存在选药、换药、联用、剂量、时间等方面的不合理用法.结论:要加强学习,提高医务工作者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力求做到经济、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作者:阮水英;杜丽娜;李晓峰 刊期: 2008年第30期
1 病例报告患者,老年男性,87岁,因反复头昏、心悸6年,复发1个月、腹泻10d第2次人院.病员患高血压、冠心病6年,长期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肠溶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等药治疗,症状可控制.3年前第1次住我院,诊断同上.1月前头晕、心悸加重且伴有心前区压榨感住外院,仍诊断高血压、冠心病,当时无腹泻,但有肺部感染,经抗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美洛西林、阿奇霉素等药)、降压、扩冠、抗心衰治疗十几天,头晕、心悸、心前区压榨感减轻,但继之出现腹泻,初为每日2~3次,黄色糊状,无黏液脓血及里急后重感,无畏寒、发热,后每日十余次,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继续院外治疗(不详)无效,病员自动出院前来我院就诊,第2次住我院.
作者:苟雪琴 刊期: 2008年第30期
腺样体肥大是儿科常见多发病,若严重堵塞呼吸道,长期张口呼吸,在气流冲击下会使颅骨发育异常,出现腺样体面容--上唇肥厚上翘,牙列不齐,暴牙,下颌短小前突,舌体短,下巴厚,外眼角下垂,面部缺少表情,鸡胸等,严重者智力低下.肥大严重者治疗以手术摘除为佳,一般4岁以后即可.
作者:张亚蓉;邵晓颖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统计15例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探讨骨梗死的X线和MRI诊断要点.方法:15例病人均行X线平片及MRI检查;将X线平片上无明显异常改变,而MRI表现为异常者确定为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上表现为斑点状骨密度增高者,确定为晚期骨梗死.结果:3例病人被认定为早期骨梗死,13例病人认定为晚期骨梗死.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MRI表现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晚期骨梗死,X线平片可见不规则的斑片状骨密度增高影.MRI在T1WI和,T2WI上病变中心区出现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其中T2WI可见多发囊样高信号病变.结论:X线检查对晚期骨梗死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MRI检查对早期骨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当怀疑骨梗死时,应常规行X线和MRI检查.
作者:马质君;徐刚;栾国仕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康复护理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训练.结果:经康复护理训练后,2组病人下肢活动能力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上肢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梁焕兰 刊期: 2008年第30期
我院自2004年利用电视系统实行腹腔镜手术以来,已在外科、泌尿外科广泛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一项外科新技术,与常规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外观美、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护理人员要根据腹腔镜的特点和要求,周密地做好术前的物品准备,确保术中密切配合及术后的仪器处理.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韩凤英;吴淑宁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病,病变部位在全身结缔组织.临床表现发热、多形皮疹、日光过敏、关节炎、心包炎、胸膜炎、肾炎等,以皮肤和肾脏损害尤为突出,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成年人男女之比为1:9.
作者:张继平;刘锦龙;韩学昌 刊期: 200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