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尹建怀

关键词:支气管肺癌, 介入治疗, 中远期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灌注化疗后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治疗,并收集了能随访记录的20例肺癌患者资料.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X线摄片、CT扫描复查示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病例的选择,支气管肺癌的分期、血供分布,药物选择是决定介入治疗疗效显著与否的直接关键,肺癌动脉灌注化疗迎期疗效显著,可作为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一种主要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不典型伤寒的护理

    目的:根据不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和特点,寻找不典型伤寒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2007年收治80例不典型伤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近年来不典型伤寒病人明显增加,容易引起误诊.结论:必须重视近年来伤寒临床表现的变化,加强病情观察,早诊断,减少误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荣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宫腔镜下摘除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前应用缩宫素64例分析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疾病,有资料报道在生育年龄妇女中,约有20%~25%患有此病.子宫肌瘤常见的症状是子宫出血,尤其是黏膜下肌瘤.近年来宫腔镜手术广泛开展,因其不开腹、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和手术的成功率,使病人的创伤大大降低.本院自2003年至今采用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肌瘤患者数百例,近3年,为减少出血和缩短手术,我们对64例患者术前3d应用缩宫素10U肌注,2次/d,共3d,其结果记录如下:

    作者:孙爱春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异位妊娠保守性治疗189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国内外异位妊娠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且未生育者和未婚者的发病率亦明显升高,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显得更加重要.随着阴道超声及腹腔镜诊断的应用和测定血β-HCG水平,80%的异位妊娠可在未破裂前作出诊断,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我们观察了189例甲氨蝶呤(MTX)配伍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病情变化、转归过程及用药疗程等,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艳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81例临床诊疗体会

    方法:对81例病脑患儿进行脑脊液、头颅CT和脑电图检查;对呼吸衰竭、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和脑水肿给氧及鲁米那钠、氯硝安定、安定和水合氯醛、甘露醇、呋塞米、地塞米松治疗.结果:81例患儿中,治愈54例(66.67%),好转24例(29.63%),自动出院2例(意识障碍)(2.4%),死亡1例(频繁惊厥)(1.23%).结论:病脑的脑电图改变较脑脊液及头颅CT的变化为早,敏感度高,具有早期诊断价值.EEG为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重要的参考指标,EEG异常程度与大脑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反复多次EEG检查对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意义.

    作者:师秋庚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试述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理特点,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产生预期的药理效应和相应的临床疗效.但对病人来说,药理效应可有一定的甚至明显的差异.药物应用后,在体内产生的作用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有的病人则能耐受较大剂量,甚至有人对某些药物可产生特殊反应,可使药物减弱或增强,甚至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作者:韩玉秀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妊娠期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的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并酮症酸中毒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1989年1月~2008年4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GDM并酮症酸中毒的产妇24例(组Ⅰ),随机抽取同期无酮症酸中毒的GDM产妇40例(组Ⅱ),观察其妊娠结局及特点.结果:组Ⅰ的妊高征、感染、羊水粪染、早产、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与组Ⅱ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GDM并酮症酸中毒对母儿有严重危害,应积极防治,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陈桂仙;董旭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238份产科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危重护理记录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的客观记录,是危重患者治疗、病情分析的依据,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给护理记录的书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规范危重护理记录单及提高其书写质量意义重大.我院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产科238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存在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达到了促进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凯歌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在哮喘防治中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1亿多支气管哮喘患者,我国至少有1000万~2000万患者,其防治、管理成为国内外医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多数支气管哮喘患者因不能很好的坚持用药而复发住院,针对此情况,我科自编支气管哮喘防治手册并加强患者的教育管理,重视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地降低了因病情加重而住院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经济负担.

    作者:乔冬梅;董利霞;姬菊梅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医院健康教育及门诊健康教育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把健康从生物领域推向了社会领域.人们不但要防病治病,而且要增进健康,获得完满、健康的幸福生活.健康教育在医院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贯穿于医疗、预防、护理及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各种疾病的防治知识、仪器与器械的治疗知识、计划生育与优生知识、心理卫生及心理治疗知识、合理用药知识、公共卫生及卫生法制、卫生道德常识和就诊知识等.门诊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候诊教育、随诊教育、咨询教育、开健康教育处方、门诊讲座等形式来达到对伤病员及其陪护、家属健康教育的目的.

    作者:刘德银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临终关怀的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终护理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科技的进步也许能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却无法消除死亡带给人们的恐惧与悲伤.临终关怀是一种人性化的关怀理念,为患者提供了临终前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其目的是让病人在生命的后阶段安详无憾的到达生命的终点,这不仅是对临终者尊严的维护,也是对家属的安慰.

    作者:古丽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的方法.方法:对5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工作和病情演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51例患者采取我们的护理措施后,除2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外,45例(占88%)安全渡过急性期,有4例发生了肺部感染(占7%),经积极治疗后,终拔除气管套管,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反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罗琴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钙离子拮抗剂治疗不稳定心绞痛36例疗效观察

    目前将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骨后疼痛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这类心绞痛患者临床上的不稳定性、进展至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我院从2002年7月~2007年7月,应用钙拮抗剂治疗UA 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曹布道;曹慧丽;李秀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常见护理差错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理差错事故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粗疏、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而发生的失误,影响病人的治疗或给病人增加一定的痛苦,但未给病员造成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操作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1].

    作者:高琳;周翠花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95例孕产妇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不仅是反映一个地区人民健康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掌握我县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针对的防治措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现将我县1990~2000年中所有上报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顾粉仙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手术病人的心理因素及其护理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需要手术解决的病痛逐渐增加,我们对需要进行手术的病人5600余例进行了术前及术后心理因素探讨及其护理,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病人术前的心理因素及护理

    作者:王淑杰;刘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外科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外科住院患者退药原因,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2007年12月外科住院患者的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退药事件414例,主要退药原因有医嘱变更、出院、录入错误等.结论: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服务条件是减少退药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明颖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24例一甲胺中毒的临床急救

    一甲胺(methylamine,CH3NH2)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比重为空气的1.07倍,易燃、易爆、有强烈刺激性氨样臭味.一甲胺主要用作染料、农药(如甲胺磷)、制药(如非那根、磺胺)、燃料添加剂、溶剂、火箭推进剂等.在其运输、生产、使用和管道维修过程中,常因违章操作导致中毒发生.

    作者:古兰巴尔·再东;张新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2种置胃管洗胃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经口腔插胃管与经鼻腔插胃管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洗胃患者随机分为经口腔插胃管组(50例)和经鼻腔插胃管组(50例).结果:2种插胃管方法从配合程度、一次置管成功率、插胃管时间、疼痛发生率、鼻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经口插胃管洗胃法优于经鼻插胃管洗胃法.

    作者:韩玉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了观察普米克令舒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对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06~2007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选择标准根据内科学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入组前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痰真菌培养、血压等指标,随机分为3组,各组30例,静脉给药组除常规治疗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d,共2w,吸入给药组除常规给药外,吸入普米克令舒1000μg,2次/d,共2w,对照组常规用药2w,2w后再次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痰真菌培养、血压等指标.剔除标准有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的患者.结果:静脉给药组与吸入组疗效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1),静脉组的副作用血糖升高、高血压例数明显高于吸入组(P<0.01).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静脉给药疗效相同,明显高于不应用激素者,但副作用明显低于静脉应用激素者,主要副作用为口腔真菌感染,只要彻底清洁口咽部,引起副作用极少,而且吸入使用方便,无创伤,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33例临床分析

    随着胃镜的普及,肝硬化的胃黏膜病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近年来的研究,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已被人们所认识,肝硬化并发胃黏膜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也被引起重视.我科通过33例PHG临床资料分析,探讨PHG与HP感染、Child's分级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

    作者:谌建军;刘延英;王彦君;李振军;柳秀芝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