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峥;陈哲;何新仑
针对临床实习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加强实习生的管理,培养实习生的学习能力和开展实习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看法.
作者:肖励鸣;陈燕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终止早孕的镇痛方法,也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方法:无相关禁忌证且孕周<8w的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90例,手术前1min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和丙泊酚200mg.结果: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加镇痛效果,减少并发症.结论:具有安全、疗效好、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满意等特点.
作者:庞丽辉;李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诊断治疗经验.方法:系统回顾了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21例,年龄6个月~2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体外循环下心内畸形矫治术,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患者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手术方法.结果:97例患者中死亡3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7例,呼吸道并发症8例,切口感染1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适宜的手术方法、术后有效的降肺压治疗及呼吸道处理,均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冯光强;杨再珍;范书润;王攀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干扰素(IFN)是一种具有抑制细胞分裂、调节免疫应答、由基因工程技术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作为抗病毒和抗肿瘤治疗已被广泛地用于临床,并取得明显的疗效.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逐渐有报道应用IFN所引起的毒副作用,其中包括急性毒性反应,亚急性毒性反应和器官毒性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IFN的用途和疗程.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牵引和推拿配合中药汤剂(自拟方)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单一推拿治疗,每2w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5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愈34例,好转2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7.14%.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杨兴云;庞耀辉;陈家升;甄汉森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糖尿病可以严重损伤眼睛的视网膜,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损害患者的视力,并终导致患者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当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及早治疗,可以避免病变恶化,保住正常视功能.
作者:谭惠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w后进行临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观察其副反应.结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微血糖升高,对照组有1例出现血压升高,治疗结束后恢复正常.结论: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明显.
作者:徐建银;李文涛;毋须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空气中微生物含量的监测,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作者对该院产房2006年1月~12月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月、8月份产房空气中细菌含量略高于标准,而其他月份细菌均低于WHO提出的空气微生物含量标准,提示只要我们遵守无菌技术的操作规程,采取恰当的消毒方法,就都能达到预防院内感染的目的.
作者:郭子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方法:对81例病脑患儿进行脑脊液、头颅CT和脑电图检查;对呼吸衰竭、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和脑水肿给氧及鲁米那钠、氯硝安定、安定和水合氯醛、甘露醇、呋塞米、地塞米松治疗.结果:81例患儿中,治愈54例(66.67%),好转24例(29.63%),自动出院2例(意识障碍)(2.4%),死亡1例(频繁惊厥)(1.23%).结论:病脑的脑电图改变较脑脊液及头颅CT的变化为早,敏感度高,具有早期诊断价值.EEG为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重要的参考指标,EEG异常程度与大脑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反复多次EEG检查对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意义.
作者:师秋庚 刊期: 2008年第23期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合并椎体压缩骨折更会对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本文选择经临床、X线检查证实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贾均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患者,男,52岁,一万伏高压电击伤右膝下、左背部、额顶部,电弧光烧伤颈部、胸壁、腹壁、左上肢.当地县医院治疗1w后转来我院.入院时查体:神清、精神好、生命体征正常,左膝下见10cm×8cm大小组织缺损,胫骨结节1cm×1cm大小碳化,髌腱完全缺损,右膝关节与外界相通,渗液混浊、黏稠、微臭.入院当日作创面渗液培养,报告大肠埃希菌生长,对氧哌嗪青霉素、先锋必、丁胺卡那敏感.右上肢、胸壁、腹壁、颈部18%浅Ⅱ°电弧光烧伤,额顶、背部、右膝下见1% Ⅲ°烧伤创面,颅脑CT检查脑组织无损伤、骨窗完整,右膝摄片示髌骨上移3cm.
作者:殷秀清 刊期: 2008年第23期
随着现代医学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心理护理越来越显出它的明显作用.语言交流是心理护理的主要环节和主要组成部分,是医护人员与病人交往的工具,还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在我们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各种节育措施者的心理反应与接受程度,了解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如何使避孕节育措施适应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了解个人、家庭、集体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因素对计划生育行为、节育态度的影响,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护理,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艳春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危重护理记录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的客观记录,是危重患者治疗、病情分析的依据,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给护理记录的书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规范危重护理记录单及提高其书写质量意义重大.我院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产科238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存在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达到了促进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凯歌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临床意义上的电视宫腔镜检查治疗与麻醉结合国内起步较晚,而早期的检查与治疗常在无真正临床意义的麻醉状态下进行,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因疼痛而诱发的综合征临床显示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反射性血压下降、恶心、呕吐、昏厥甚至抽搐.我院于2004年开始将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电视宫腔镜手术中,经临床应用观察,无不良临床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松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联合放射疗法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应用价值.方法:86例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中晚期宫颈癌,随机分为二组,A组43例采用介入治疗联合放射治疗(放介组)为观察组,B组43例采用单纯性放射治疗(单放组)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总体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观察对照.结果:总体有效率A组(放介组)为95.12%,B组(单放组)为70%,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治疗联合放射疗法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显著提高近期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辛颖;李慧军;苏慧;康鑫威;蒿景龙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等情况,并将其与同期行单纯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肌瘤剔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住院天数与单纯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对于较大(直径≥5cm)的肌瘤或多发子宫肌瘤,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以保证手术的安全.
作者:成清奇;张幸春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为了观察普米克令舒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对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06~2007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选择标准根据内科学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入组前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痰真菌培养、血压等指标,随机分为3组,各组30例,静脉给药组除常规治疗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d,共2w,吸入给药组除常规给药外,吸入普米克令舒1000μg,2次/d,共2w,对照组常规用药2w,2w后再次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痰真菌培养、血压等指标.剔除标准有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的患者.结果:静脉给药组与吸入组疗效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1),静脉组的副作用血糖升高、高血压例数明显高于吸入组(P<0.01).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静脉给药疗效相同,明显高于不应用激素者,但副作用明显低于静脉应用激素者,主要副作用为口腔真菌感染,只要彻底清洁口咽部,引起副作用极少,而且吸入使用方便,无创伤,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许多疾病存在相似之处,易误诊.现将我科近2年来误诊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邓雅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近年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所致肝脏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多.为探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与肝脏损害程度的关系,我们于1998年6月~2006年6月对98例患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择期胆囊切除,年龄均在45岁以上,且在术中取肝组织进行活检,现将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杨茂清;张昌庆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沟通、健康教育方式了解乳腺癌患者的护理需求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后比干预前舒适度改善,精神、心理压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提高(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作者:彭英华;徐西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