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烜;施志琴;顾漪;刘昌海
胃肠减压术是外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其目的是:①②利用吸引的原理,帮助患者将积聚胃肠道内的气体、液体排出,从而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张力,有利于炎症局限,以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功能尽快恢复.
作者:谢桂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经口腔插胃管与经鼻腔插胃管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洗胃患者随机分为经口腔插胃管组(50例)和经鼻腔插胃管组(50例).结果:2种插胃管方法从配合程度、一次置管成功率、插胃管时间、疼痛发生率、鼻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经口插胃管洗胃法优于经鼻插胃管洗胃法.
作者:韩玉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X线表现.方法:对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X线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其病因和病理改变.结果: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X线改变为关节边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髁间隆凸变尖,关节间隙变窄,部分病例可见关节鼠等.结论: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根据X线分期对临床治疗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端贝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外科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还是比较少见,因此类病人基本情况好,能早期下床活动,但自2004年3月~2008年3月以来,我科乳腺癌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6例,及时采取了相关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以秀;田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分析152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2月本院152例产后出血护理资料,对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引起出血的各因素作相关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病率3.77%,152例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108例,占71.05%;胎盘因素35例,占23.03%;软产道损伤4例,占2.63%;凝血功能障碍2例,占1.32%;其他3例,占1.97%.结论:产前护理评估和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出血高危因素,分娩时重点观察和处理出血情况,产后加强护理,纠正继发性贫血是产后出血护理的关键环节.
作者:周利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心存感激是个人处理好与他人关系的基本条件.在人际交往中总对他人心存感激的人,就会时时处处有爱心、有温馨.因为有了心存感激,人们才有了相互间的理解、宽容和关爱,才有了真诚的沟通并由此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者:刘德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WHO认为,健康是指:人的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而且WHO明确公告:健康长寿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条件占7%,生活方式占60%.研究证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可减少高血压发病率55%,已有高血压发生脑中风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癌症减少33%,传染病减少50%以上.目前我国现代医学中比较重点研究的是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就是侧重研究疾病的病理和治疗,而治疗疾病所需的费用往往使很多家庭致贫.
作者:唐秀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儿童是每个家庭众多成员的关注焦点,是家里的小太阳,每间医院的儿科门诊几乎都是医院里人员密度大、护患纠纷发生率也相对较高的地方.因此,实施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和避免纠纷的发生,成为我们护理人员所应认真面对的问题.
作者:葛晓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母乳性黄疸是1960年由Arias及Gartner首先报道,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无其他原因以血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欧美发病率为0.5%~2.6%,日本为10%~15%.近年来国内由于对母乳性黄疸认识提高,加以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开展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率明显上升,随之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从20世纪80年代起文献报道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如DeAngelis 1982年报道母乳性黄疸占20%,国内报道发生率为7.7%.母乳性黄疸大多无需特殊治疗,我科收治了60例较重的黄疸患儿,笔者采用了苯巴比妥加尼可刹米联合不停母乳喂养治疗,收到了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庆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虹膜异色症临床上较少见,而发生于右蓝左黑之不对称性虹膜异色则更为罕见,我科于2008年4月收住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艾买尔江·库尔班;月日古丽·毛拉买提;吕兴凯 刊期: 2008年第23期
护士的工作岗位神圣而崇高.不仅要讲究工作效率,更要讲究工作质量,注工作效果.我认为,护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实真正做好却不是件易事.这项工作有其自身和职责和内在的标准,每位护士做起来因自己年龄大小、工作经验、履责态度、个人性格等因素,虽然也能在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范围内完全任务,但效率和质量却是千差万别.
作者:曹丽杰;许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为切实解决和改善广大农村育龄妇妇生产、生活、生育密切相关的生殖健康状况,近几年来,我市计划生育系统开展了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
作者:刘水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00例HIE患儿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及跟踪随访.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及婴幼儿神经系统伤残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预防和减少新生儿死亡及婴幼儿脑损伤后遗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康丽;冯瑞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通过对我科2007年1月~2007年11月16例肩难产产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进一步提高阴道分娩质量,本文着重探讨肩难产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作者:鲜艳;李惠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患者男性,9岁,因头部电击伤11个月伴头皮缺损收入院,患者于11月前,玩耍时爬上电线杆头部遭电击伤,伤后来我院烧伤科治疗.
作者:谢占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针对临床实习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加强实习生的管理,培养实习生的学习能力和开展实习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看法.
作者:肖励鸣;陈燕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母婴的结局.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8月因胎膜早破住院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措施及预防方法.结果:在本院分娩的86例孕妇中因宫腔压力异常而导致胎膜早破者占整个分娩的77.7%;其他占22.3%.结论:宫内感染、胎位不正,是导致胎膜早破的主要致病因素.保胎、促胎肺成熟治疗,对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和预防胎膜早破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洪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灌注化疗后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治疗,并收集了能随访记录的20例肺癌患者资料.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X线摄片、CT扫描复查示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病例的选择,支气管肺癌的分期、血供分布,药物选择是决定介入治疗疗效显著与否的直接关键,肺癌动脉灌注化疗迎期疗效显著,可作为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一种主要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作者:尹建怀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任何手术对患者都是一种身体上的创伤性刺激和心理上的应激刺激.手术前医务人员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分析和心理问题干预,处理手术前患者焦虑、恐惧、疼痛、怀疑、猜测等心理反应,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刺激,增强其对手术的心理应对能力,帮助其顺利度过手术期,取得佳的康复效果.因此,手术前对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问题干预至关重要.
作者:余惠珍;古丽佳娃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许多疾病存在相似之处,易误诊.现将我科近2年来误诊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邓雅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