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手术室卫生人员素质的探讨

李春燕;戴莉华;彭青

关键词:手术室, 卫生人员, 素质
摘要: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检查、诊断及急症患者抢救的重要科室,也是对患者实施开放性治疗大的场所.不仅要求环境的清洁度高,而且消毒隔离必须落实到位.这就对手术室的卫生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及敏捷的思维.因此,提高手术室卫生人员的素质,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刺五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中药刺五加是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干燥根及根茎叶,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湖北等地区,尤以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因为它药理作用广泛,在世界范围内,从研制、开发、生产到临床各个环节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在我国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从古代开始研究刺五加的作用,到现在开始研制刺五加注射液,它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爱菊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的研究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抗性和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而后者是T2DM发病的中心环节.造成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脂毒性和糖毒性.具有保护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药物主要有磺脲类药物、K+-ATP通道开放剂、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及其衍生物、胰岛素增敏剂等;中药主要包括开郁清胃、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类.

    作者:李秀玲;赵洪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2007年昌邑区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监督抽查分析

    为进一步贯彻<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我们把2007年5~8月对辖区内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监督抽查的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东朝光;胡甡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成功救治院前猝死患者2例分析

    1 病例介绍例1,男,24岁,主因被高压电击中意识丧失约10min人院.患者大约10min前不慎被220V高压电击中,当时即出现抽搐,随之意识丧失,目击者一边行口对13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急忙拨打120,120急救人员5min赶到现场,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接入医院急诊科,人院时查体:呼吸停止,面色紫绀,大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心电图提示心室颤动,立即施行高级生命支持,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900C型呼吸机纯氧正压辅助呼吸,静脉应用肾上腺素.

    作者:曾庆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将就业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的实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围绕就业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因此,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我们要以就业教育为平台,以创新精神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框架.

    作者:孔帆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利用孕产妇信息月报制度推进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

    目的:探讨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方法.方法: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信息网络,执行村医例会制度,使用孕产妇信息动态平台,实行孕产妇重要信息的逐级月报制度,加强孕产妇信息质量控制,对市、县级孕产妇信息进行月报分析和情况反馈.结果:孕产妇保健服务得到改善,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孕产妇信息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孕产妇信息逐级月报制度使管理者能全面掌握辖区孕产妇动态情况.

    作者:吴方银;郑鸿;唐俊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武警某部基层卫生干部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武警部队基层卫生机构承担着部队的预防、医疗、保健以及反恐处突卫勤保障等任务,直接关系到官兵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任务十分艰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武警某部基层卫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对各项保障任务质量的影响,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向宏;赵卫;徐丽;叶春林;赵杰;秦士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儿童断指再植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断指再植术后的成功护理.方法:对患指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指成活率达到93.7%.结论:断指再植术后的严密观察及术后护理对断指成活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附28例分析)

    目的:探讨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CT诊断.方法:对2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8例周围型小肺癌的基本CT征象有;结节征25例,另3例为片状;有分叶征22例,毛刺征19例,小空泡征12例,胸膜凹陷征18例,血管纠集征9例.结论: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为理想的检查方法,应作为首选.

    作者:邬红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癌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术中的意义.方法:对就诊于我院的24例原发性早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手术,术中用亚甲蓝注射乳腺癌肿周围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分析前哨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结果:共检出前哨淋巴结23例.有1例未找到前哨淋巴结、1例假阴性,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检测结果基本相一致.前哨淋巴结检出的成功率为95.8%,灵敏度为88.9%,假阴性率为11.1%.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简单易行,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在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生虎;徐文雄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2种血清胆红素测定方法的比较评价

    血清总胆红素(TBiI)是临床常用项目,我们对血清总TBil重氮法和钒酸盐氧化法进行了方法学比较,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试剂:重氮法试剂由北京中生提供,钒酸盐氧化法试剂和胆红素标准液均由上海科华提供.

    作者:潘秀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50例红斑狼疮临床与唇腺病理分析

    本文报告50例红斑狼疮(SLE 42例,DLE 8例)唇腺临床病理资料.唇腺损害发生率为69%,病程早期即可检出,其发生率低于皮疹、关节痛、腮腺造影,高于其他症状、实验室指标,与口干症状平行.

    作者:张清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简述医院检验科感染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之一,由于检验的对象是可能具有感染物质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工作人员直接接触这些带有不同类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很有可能造成自身感染甚至交叉感染,并导致病人的医源性感染,因此,加强医院检验科的感染管理十分重要.

    作者:谢炳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咳嗽的临床分析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的咳嗽不仅加重患者的痛苦,而且可引起机体多种病理生理反应.导致许多并发症,甚至可出现严重的后果.如何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咳嗽是呼吸科医师在门诊和病房中经常要碰到的问题.我们于2007年11月~2008年3月在我院门诊和病房应用普米克令舒治疗咳嗽3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忠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浅谈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钢针,其优点是减轻患儿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护合理用药时间,而且很大程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现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杜新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干预

    心理因素和不孕不育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两者间存在着互动性的循环促进和制约机制.一方面,不孕不育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患者极易发生心理失衡等不良现象,尤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情感波动幅度大;另一方面,消极或乐观开朗的心理反应,会抑制或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逐渐得到了认可和重视.

    作者:郝凤瑞;梁爱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奥美拉唑与胶体果胶铋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比较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二联疗法与胶体果胶铋二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电子胃镜证实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患者32例,随机分成2个对照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二联疗法和胶体果胶铋二联疗法,治疗结束4w后复查胃镜和检测HP.结果:奥美拉唑二联疗法治疗组治愈率为88.8%,HP根除率为94.44%,胶体果胶铋二联疗法治疗组治愈率为83.33%,HP根除率为88.89%.本资料属于分类资料,实验设计属于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以上疗法均可作为抗HP感染的理想治疗方案.

    作者:王小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100例老年人胆系疾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

    老年胆系疾病患者临床常见,我们对100例老年胆系疾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0例胆系疾病老年患者,男38例、女62例,年龄60~79岁;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5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8例、胆囊炎、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15例,胆囊炎伴胆囊息肉7例.以腹痛为主80例(80%)、腹痛伴发热7例(7%),腹痛、发热、黄疸同时出现5例(5%),无明显症状、体检发现胆囊结石、胆囊息肉8例(8%).

    作者:张广亮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中药治疗小儿口腔炎40例临床观察

    小儿口腔炎为新生儿、小儿常见口腔黏膜疾病,尤其在农村多见,由多种病原菌及病毒引起,常以球菌(包括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1].西医临床多给予抗菌及抗病毒治疗,疗程相对较长,效果不明显.笔者近10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应用中药治疗此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姬玉春;李中锋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肝素对76例糖尿病合并症患者的治疗分析

    糖尿病病史长,可合并高黏血症、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一系列合并症,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本组采用肝素治疗76例有合并症的糖尿病病人,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珍;杜洪斌;王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