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芹;吴贤翠;沈新梅
目的 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分析稳定期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依从性差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197例COPD患者,采用依从性指数调查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激素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情况;对依从性一般及差的患者用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97例患者急性加重期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好为100%;稳定期患者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指数为(59.6±2.8)%,依从性好占9.7%、一般29.4%、差60.9%.影响稳定期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对疾病知识缺乏认识、担心激素的不良反应、常遗忘使用、持续吸入一段时间后症状控制不理想认为药物无效等.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好,但患者稳定期激素吸入依从性低,对COPD患者进行长期系统的教育和管理,丰富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对激素吸入应用的认识,是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激素吸入依从性的关键.
作者:郑孝琴;陈瑾;李育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门诊静脉输液患者配合实习护生操作的意愿和拒绝的原因,为临床教学改进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选取在门诊输液且愿意配合本次调查、排除语言和智力障碍的患者300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对护生进行静脉输液操作的配合情况2部分.结果 90%以上的患者对实习护生的实习行为持肯定态度,但只有54.7%的患者愿意配合实习护生静脉输液操作,在一开始不愿意配合的患者中,经过解释沟通,73.5%表示有老师在旁指导时愿意配合,84.6%表示愿意配合已有一定经验并有把握穿刺成功的实习护生静脉输液操作,79.4%愿意配合曾经为其1次穿刺成功的实习护生静脉输液操作,51.5%愿意配合与自己熟悉、关系融洽的实习护生静脉输液操作.患者的思想顾虑和对实习生的偏见是拒绝实习护生静脉输液操作的主要原因.结论 门诊输液患者大多数对实习护生的实习行为持肯定态度,但配合的意愿不高,经过解释沟通,可提高患者的配合意愿.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应加强实习护生岗前培训,严格遵守带教制度;带教老师当好护生与患者之间的向导,增强实习护生的自信心,提高患者对护生的信任感;加强护生的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争取得到患者的理解与合作.
作者:梁丽云;周望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集中医院医疗护理技术力量与先进仪器设备,对急、危、重症患者集中进行连续的、动态的、定性和定量的监护和治疗的特殊护理单元[1],患者入住后,由于ICU严格的探视制度使得患者与家属分离、无法探视或进行陪护,从而对家属心理产生影响.在ICU,由于患者病情危重,使得医护工作者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患者的救治当中,很难顾及家属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而家属是患者主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其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因此,有必要重视对ICU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研究.笔者从研究的测量工具、研究内容及其进展等方面综述了ICU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周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为了提高越南口腔医学本科留学生在手术室实习护理带教质量和效果,探讨适合越南留学生带教的方法和策略.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05~2007届口腔医学院本科越南留学生38名为研究对象,了解留学生跨国文化差异、心理和语言特点,合理制定带教计划.选择带教老师要求:对越南国家文化有所了解、越南语有一定的基础、业务技术和教学经验丰富,采用多媒体情景教学和模拟巩固练习结合的带教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达到制定的预期目标,越南留学生较好地了解了手术器械认识及正确使用,掌握外科洗手、无菌手术衣穿脱和无菌手套穿戴、无菌巾铺盖方法等.结论 针对越南留学生,带教老师应对越南国家文化和语言有所了解,因材施教,采用多媒体情景教学和模拟巩固练习结合的带教方法,提高留学生学习兴趣及教学的参与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陈静;廖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对25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药物化疗4~6个疗程,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19例,血红蛋白减少18例,肌肉关节痛12例,感觉神经病变17例,恶心、呕吐13例,脱发24例.认为用药前应细致、慎重进行药物配制,避免稀释药形成泡沫影响用药量;用药中进行多功能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及时发现过敏反应先兆症状;用药后对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包括监测血常规、饮食调护、预防感染等.本组未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4例.
作者:钱媛;刘青青;范柏林;白艳梅;肖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癫疒间患者服药依从性,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orisky的服药依从性问卷中文版对148例癫疒间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医疗保障情况、病程、药物不良反应、家庭社会支持程度等因素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50例癫疒间患者服药依从性好,依从率33.8%;64例对停药、换药、增减药物的注意事项不了解(占43.3%),51例对定期检查血药浓度及肝功能的意义不了解(占3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居住地、病程、医疗保障、家庭社会支持程度对其服药依从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结论 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应加强健康教育,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加强心理护理,发挥社会家庭支持系统,指导合理使用抗癫疒间药物,从而提高癫疒间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陈义彤;曹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透明贴早期干预在不可避免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6月申报不可避免压疮患者30例为观察组,在实施常规压疮预防措施基础上,使用康惠尔透明贴进行早期干预.选择2009年1月-2010年3月申报不可避免压疮患者3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压疮预防措施.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透明贴早期干预结合常规压疮预防措施,可降低不可避免压疮的实际发生率.
作者:庄立明;庄亚萍;李亚平;陆永梅;陈肖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同伴互助学习法在ICU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方法 将ICU东、西病区的护士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教师理论授课结合操作示范为主的传统培训方法进行核心能力培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同伴互助学习法强化学习,具体方法包括:成立2人互助小组,制定并实施小组学习计划,一起上班随时探讨,组织集体讨论会等.比较两组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培训后的核心能力考核成绩、核心能力测评总分和各能力维度的测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传统培训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同伴互助学习法强化学习,能有效提高ICU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可尝试在临床护理培训中推广应用.
作者:邹红;李亚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对42例患者重回ICU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和预防措施.42例患者再次入住ICU的原因有:气道堵塞,呼吸道清理不畅;反流误吸;液体管理不到位致急性左心衰竭;发生坠积性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护理人员不足及对危重症护理知识技能缺乏.认为建立危重症专科小组,设立危重症专科联络护士,培训和指导普通病区护理人员危重症护理知识和技能,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肠内营养安全管理、液体管理等,对减少患者重回ICU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代蕊;卢婉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医用软管固定夹固定气管切开患者氧气管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行气管切开术后需吸氧治疗3 d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自制的医用软管固定夹将氧气管固定于患者胸前区一侧的衣领或气管套管颈带上,对照组用胶布将氧气管蝶形固定于患者胸前区一侧皮肤上.结果 观察组氧气管脱出、折叠发生的例次少于对照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每天平均重复固定氧气管所需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医用软管固定夹固定气管切开患者氧气管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减轻了护士工作量,临床实用性强.
作者:李晶;田兴德;白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描述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0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的社会支持及3个维度得分均比国内常模低.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因素对患者的社会支持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的社会支持现状不容乐观,文化程度、职业等多种因素可影响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护士应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提高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早日恢复身心健康.
作者:祝月苹;程云;邢海燕;陈三妹;黄国杨;李菊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法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压疮,以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方法 成立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压疮FMEA小组,进行失效模式与风险原因分析,其失效模式有术前访视时评估不足,入手术室前、术前、术中无压疮预防性措施,术后对受压皮肤护理不当,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从患者术前访视及初进入手术室开始就将其术前诊断、拟行手术及手术部位等常规项目查对与导致压疮的危险因素查对交接相结合;要求手术医生与巡回护士一起根据手术需要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妥善摆放体位,科学地安放头架、体位垫,在体表骨性突出的重点部位合理放置防压疮垫;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随时观察患者体位有无移动,定时对登记记录的重点部位进行查看和记录,手术结束时仔细检查患者全身皮肤和软组织情况,体位恢复和过床后请手术室专科护理组长和神经外科手术医生协同查对并签字确认.结果 经过1年的工作实践,各项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评分均降到了100分以下.结论 应用FMEA法查找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压疮预防的潜在失效原因,能使可能影响手术压疮的风险因素得到分级、量化,使制定的改进措施更加有针对性,从而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
作者:周萍;何巧芳;张益辉;王海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对58例脑瘫高危儿的喂养情况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以口头、书面指导以及讲座示教和家庭随访指导的方式进行全程宣教干预,对高危儿家属的不正确辅食添加方式、以及早期轻症进食障碍进行干预训练,使其能正确进行辅食添加喂养.干预后患儿家属对高危儿辅食喂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34%提高到96%,辅食制作的正确率从51%提高到93%,对干预指导的认可度从74%提高到99%.
作者:刘一苇;丁志勇;梁莉丹;陈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医用灭菌包装纸袋和纸塑袋高压蒸汽灭菌的灭菌适应性、阻菌效果,对使用成本进行分析.方法 使用医用包装纸袋和纸塑袋分别包装150个试验包,比较两者灭菌后出现湿包、包装损坏、封口开裂等方面的灭菌适应性及两者在无菌保质期阻菌效果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两种包装材料的使用的成本.结果 两种包装材料的试验包在灭菌后出现湿包、封口裂开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使用医用包装纸袋的试验包在灭菌后未出现湿包和封口开裂的情况;使用医用包装纸塑袋的试验包灭菌后发生湿包16例,封口开裂及表面破损分别为2例及1例.在90 d储存期内两种包装材料的试验包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在储存120 d、180 d时使用医用包装纸袋包装的试验包分别出现1例和2例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单次包装使用纸袋包装材料成本低于纸塑袋.结论 医用包装纸袋具有良好的灭菌适应性,阻菌效果可靠,其包装成本低于医用包装纸塑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雅;李亚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问卷对76例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的自理能力、主要照顾者的一般情况及其照顾能力评定.结果 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水平为中高等水平,其中知识部分(7.56±1.37)分,态度部分(18.93±2.74)分,行为部分(31.22±5.09)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患者的关系、每天照顾时间不同,照顾者照顾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患者照顾水平为中高等;照顾者在急救、日常生活照顾和康复训练等方面的照顾能力还需加强;影响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因素包括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和每天照顾时间.应该充分重视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通过对照顾者进行康复训练、日常生活照顾等各个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从而提高照顾者照顾水平.
作者:何淑宁;陈芸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化疗是晚期复发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1], 一些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而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是顺利完成化疗的保障.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由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2].静脉输液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外周静脉输化疗药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活动时易渗漏的风险,克服了普通深静脉导管无法长期留置的不足,避免了PICC需要有明显的肘部外周静脉方可完成穿刺的问题,但在应用中也存在导管堵塞、破裂、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虽然导管与注射座脱离的发生率低[3],但仍应引起注意.2011年5月,我科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应用静脉输液港1个月时,发生导管与注射座脱离的现象,报道如下.
作者:江子芳;杨方英;俞新燕;余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孕妇配偶对分娩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探讨其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分娩相关知识问卷,对陪同孕妇来产科门诊产检的孕妇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840名孕妇配偶中,对剖宫产的利与弊、自然分娩的好处很清楚知道并正确理解的只有5.7%和11.4%;65.0%认为自己对分娩相关知识很缺乏;分娩相关知识得分较高者自然分娩选择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妇配偶分娩相关知识认知不足,其认知水平会影响到对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产前同时对孕妇配偶进行分娩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产妇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有效地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肖日华;黄健桃;高艳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中小医院护理部统筹分配奖金对护士流失率的影响.方法 护理部统筹奖金分配方案,提出向临床一线、夜班岗位、风险或责任和技术含量高的岗位护士倾斜的原则,每月取全院医疗外收费的固定比例作为护士奖金,由护理部分配到护理单元,再由护理单元进行二次分配,对比实施护理部统筹分配奖金方案前后相关科室护士流失率.结果 对原护士流失率高的神经科和骨科及护士流失率低的心内科进行统计,在未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比较近3年来的护士流失情况,实施护理部统筹分配奖金方案后,心内科护士流失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科、骨科护士流失率较调整奖金方案前明显下降.结论 实施护理部统筹分配奖金方案后,护士流失率明显下降,该方案对稳定护理队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朱永梅;晏荧;郑媛;陈丽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观察48例癌症骨转移痛患者用唑来膦酸联合局部姑息放疗的不良反应,包括爆发痛2例,暂时性轻度关节肌肉酸痛4例,低热7例,骨髓抑制14例,放射性皮炎5例.护理要点包括:治疗前后对患者疼痛、放疗区域皮肤及血常规进行评估,每天监测体温变化,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通过精心护理后均缓解.
作者:黄珍珍;吴慧莉;李振玲;陈海霞;朱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强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住院患者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现的伪差率和皮肤不适反应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506例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强化皮肤护理;两组均在动态心电图检查后,观察伪差发生率和局部皮肤异常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现明显伪差动态心电图11例(4.4%),局部皮肤发红15例,红疹4例,发生率7.5%;对照组伪差发生36例(14.2%),皮肤发红28例,红疹12例,发生率15.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皮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动态心电图伪差和异常局部皮肤情况的发生率.
作者:周艳萍;吴丽萍;郑名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