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莲;朱艳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级加压弹力袜与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应用在预防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危重患者按入住ICU 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各60 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及使用分级加压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间歇充气加压泵.结果 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18 例(30%),观察组发生9 例(1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加压弹力袜与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龚小玲;岳莎莉;潘玉然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状况,探讨潜在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实施心理授权提供依据,以有效提高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水平.方法 采用中文版心理授权量表对湖北省襄阳市3 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44 名合同制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问卷总分(40.70±4.96)分,不同年龄、婚姻状态、护龄、学历、职称、科室的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工作目的 不同的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合同制护士的心理授权水平有待提高,认识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的重要性,培养合同制护士热爱护理专业有助于提高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水平.
作者:郭青;覃巍;何红燕;程嘉莉;胡华琼;张小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术后生存期乳腺癌并发淋巴水肿患者的上肢活动度和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采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对243 例改良根治术后生存2 年以上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测量上肢周径和上肢活动度,比较有无淋巴水肿并发症患者上肢活动度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出现淋巴水肿的乳腺癌患者116 例,其上肢前屈、后伸、上举、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的活动范围低于127 例无淋巴水肿乳腺癌患者(P<0.05);在生活质量量表5 个维度得分中,除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外,淋巴水肿组的得分均低于无淋巴水肿组(P<0.05).结论 改良根治术后的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会导致患者上肢活动受限,并会有较低的生活质量得分,造成负面影响.提示护士应指导患者尽早采取康复措施预防淋巴水肿.
作者:代莉莉;段艳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儿童PICC 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0 例行PICC 置管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 置管,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PICC 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1 次穿刺成功率、1 次置管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留置位置以及贵要静脉置管率.结果 观察组1 次穿刺成功率、1 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位置和选择的血管条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应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提高了儿童PICC 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并提高了导管留置质量.
作者:尹艳;李素芳;付勤;李蔷;王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现状,为提高教师临床实践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安徽省12 所高职高专院校124 名护理专职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近2 年已参加过临床实践的教师有97 名(78.2%).在近2 年临床实践的累计时间上,不同年龄段教师实践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讲师实践时间少于助教(P=0.009),有临床护理工作经历的教师实践时间少于无临床护理工作经历的教师(P=0.019).在实践内容上,除了承担临床护理工作外,教师期望能参与医疗、业务学习、实习带教、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更多内容.在实践方式上,90.7%的教师不承担教学任务连续几个月在临床实践,但仅有43.5%的教师希望采用这种方式.在实践地点安排上,教师主观希望选择地点时能考虑更多因素.在实践效果上,94 名(96.9%)教师认为参加实践对教学很有帮助或有帮助.在对参加临床实践的态度上,123 名(99.2%)教师认识到实践的必要性,但是主动自愿参加实践的只有42 名(33.9%).结论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职教师参加临床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应科学、合理地安排临床实践,提高教师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保证临床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刘莉;张秀军;汪洪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描述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水平,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使用自我照顾能力量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问卷,对121 名完成全部放射治疗后门诊随访的鼻咽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15.63±17.70)分,生活质量在功能领域方面,社会功能(68.18±20.75)得分低;在一般性症状领域方面,失眠(31.68±28.50)症状重;总的生活质量领域得分(64.26±20.17)分.在特异性症状领域中得分前4 位的是:口干(67.77±26.50)分、唾液黏稠(55.10±28.45)分、体质量下降(40.50±49.29)分、牙齿问题(39.67±31.13)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其生活质量的功能领域及总的生活质量领域呈正相关(r=0.224~0.410,P<0.05),与症状领域呈负相关(r=-0.355~-0.184,P<0.05).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总的生活质量尚可,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好,其身体功能及总的生活质量越好,其不适症状越轻.
作者:丁妍;覃惠英;颜君;范育英;李秋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三乙醇胺乳膏湿敷减轻创伤伤口的疼痛和促进愈合效果,探讨愈合计分用于评价创伤伤口疗效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入选6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采用三乙醇胺乳膏涂抹加保湿覆盖,对照组采用藻酸盐敷料覆盖.观察比较治疗后第3、第7、第14、第21 天伤口疼痛计分、伤口愈合计分、伤口面积缩小率、治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治愈率100%,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1 d 内伤口疼痛计分、愈合计分随治疗时间增加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伤口面积缩小率也增加明显(P<0.05).结论 伤口愈合计分用于创伤伤口疗效评价是客观可行的综合指标,三乙醇胺乳膏湿敷用于创伤伤口,其减轻伤口疼痛、促进伤口缩小和缩短愈合时间的效果优于单用藻酸盐敷料,使用安全便捷.
作者:蒋琪霞;李晓华;周昕;彭青;黄秀玲;李洋;朱礼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手术麻醉头架是严格区分无菌区及有菌区的器材,它是用来支撑无菌区、遮挡患者,暴露面部,方便麻醉医生观察患者呼吸道通畅的器具之一[1],以往的手术头架都是固定在手术床头,而且必须使用固定螺丝在床边固定[2],花费时间较多;长时间使用螺丝容易滑丝,引起手术头架倾斜,固定不稳.这种带有螺丝固定栓头架固定受一定限制,没有灵活性;单侧的上肢手术或肩部手术,由于手术头架的限制,无法遮挡患者,不能形成完好的无菌区域;全麻螺纹管道虽有专用的器具,但底板短,而且螺纹管道较长,易脱出,并且会占用一定头部的空间;一旦损坏,配件难寻.为了解决这些不足,我院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手术麻醉带固定螺纹管的头架应用于全麻手术中,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波;洪钦政;于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随着护理教育的国际化,交换学生的临床带教也是我国护理教学者值得探究的问题.在外籍护理本科交换生的临床带教中采取临床与学院老师相结合,中外方护理本科生一对一配对,互动式、探究式临床带教方法,取得较好效果.认为在外籍护生带教中应加强跨文化理论运用,外籍学生实施侵入性操作的可行性与实习效果评价指标应进一步完善.
作者:方进博;贺莉;游桂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总结7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直接溶栓治疗并发症的护理经验.出现的并发症有:腹腔内出血1 例,消化道出血1 例,溶栓导管移位1 例,穿刺点出血4 例,均早期发现和积极处理,终顺利康复出院.应加强医护人员责任心和专科知识培训,尤其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发现患者细微的生命体征变化,并与其基础情况相比较,不能光凭某一指标在正常值范围而忽视了病情变化,在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临床表现、自觉症状等全面分析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并积极处理.
作者:姚碧莲;金伟飞;徐萍;朱丹;宣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骨科专科护士在单病种质量管理中的工作现状,为使用和管理专科护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现状调查问卷,对广东省71 家医院的79 名骨科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79 名骨科专科护士,28%参与单病种质量管理,30%参与护理路径表格和指引制定,31%参与收集临床数据,28%参与资料分析,16%参与出院随访,11%参与研究改善服务方法;65%专科护士对单病种质量管理护理成效不满意,管理层对专科护士认识不足、缺乏整体策划和参与、职责不明确、角色定位不清是影响专科护士在单病种管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结论 骨科专科护士缺乏开展单病种管理的内在动力,零散参与单病种质量管理护理实践工作,管理层对专科护士重视不够,缺乏发挥专科护士作用平台,规范使用专科护士,是目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彭爱萍;包良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四步法预防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乳腺癌初次化疗PICC 患者共170 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 例;观察组采用润滑、抬高、握球、贴膜四步法,即置管前应用肝素溶液浸泡导管,置管后帮助患者做好抬高,握力球锻炼,水胶体敷贴贴敷.对照组按常规处理:生理盐水浸泡导管,置管后鼓励做握拳松拳锻炼.两组均采用PICC 标准操作规程,采用盲穿置管法,置管后观察两组穿刺侧上臂红肿、疼痛、静脉条索及硬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程度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597,P<0.01).结论 应用四步法能有效减少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朱华;史小莉;陈伟芬;刘长芳;于晓昀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口腔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2月NICU 的60 例机械通气新生儿,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0 例:单号为观察组,选用2%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口腔清洁液,进行口腔护理1 次/4 h;双号为对照组,选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1 次/4 h.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口腔及气管细菌培养情况、口腔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VAP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67,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2.54,P<0.05),口腔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6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新生儿口腔护理,可有效清洁口腔,减少口腔内细菌定植,降低VAP 的发生率,减少口腔感染,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叶春燕;吴凡伟;郭冀丹;何少玲;何凤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女护生性别角色与共情能力的关系.方法 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和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问卷,对110 名女护生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变量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 种性别角色类型中,双性化型女护生的观点采择得分高于男性化型(P=0.001)和未分化型(P=0.000),各型属高情绪分享高认知调节型共情的女护生比例依次为双性化型8.2%,男性化型5.5%,女性化型7.3%和未分化型2.7%.结论 双性化女护生的共情认知调节能力强于男性化和未分化型女护生.4 种性别角色类型均有部分女护生能够提供有效的助人行为.
作者:韦凤美;韦凤琴;梁耀军;白凤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患者及家属全程参与护理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成效.方法 通过在病房墙壁设置温馨提示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特殊诊疗活动的宣传告知,在床尾悬挂健康教育表进行基础护理项目及健康教育项目的 告知与提醒,在病房墙壁张贴宣传告知栏等公开护理服务内容,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活动,配合并监督护士及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结果 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安全管理活动后护理满意度(96.1%)较实施前(89.7%)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配合的主动性增加,对护士理解和信任度增加,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活动,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
作者:周秀红;黄水英;张伟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是近年来护理职业防护关注的重点,国外已将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列为职业病的一种,而我国暂将其定为工作相关疾病[1].作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组成部分,下腰痛已经逐渐成为威胁护士健康状况的一大职业卫生问题[2].在美国,其患病率占第2 位,仅次于感冒[3].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护士常常需要承担较重的工作负荷,是下腰痛发生的高危人群,其下腰痛患病率较高,严重者会影响护士的生活质量甚至工作质量.笔者从下腰痛的概述、流行病学特点、疾病负担、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强化对护士下腰痛的重视程度,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防护.
作者:陈佳丽;白阳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规范化培训护士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培训需求,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护士营养规范化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92 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结果 规范化培训护士的营养态度较好,营养知识水平一般,营养行为水平偏低;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均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P<0.05 或P<0.01).营养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护龄(P<0.05)、学校是否开设营养课程(P<0.01)及自我效能感(P<0.05);营养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所在科室开展优质护理的级别(P<0.05)及自我效能感(P<0.01);营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历(P<0.05)及自我效能感(P<0.01).护士希望获得的培训内容是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疾病、食物的合理搭配和烹调等.结论 规范化培训护士的营养知信行现状不容乐观,应根据需求开展有效可行的营养规范化培训,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改善其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
作者:徐晶晶;林征;谢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准确的护理体位对治疗疾病、减轻症状、进行各种检查、预防并发症、减少疲劳和促进康复有良好的作用.虽然床头抬高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但是护士在实际操作中执行床头抬高角度的准确率仍然很低[1].因此,护士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2]、选择适宜患者的护理体位时,应采用精确可测而又简单实用的方法,来指引床头角度升高的操作,减少误差,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因此,笔者结合临床研究与实践,设计并制作了齿轮式床头角度测量器,便于护士精准掌控床头抬高的角度,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莉莉;王蓓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2%利多卡因局部皮内注射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 例首次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使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0.2 mL,分别在2 个穿刺点皮内各注入0.1 mL,等待30 s,用16 G 内瘘穿刺针从局麻注射针口进行内瘘穿刺;对照组除了不使用2%利多卡因局部皮内注射外,穿刺用物及操作流程均与观察组相同.统计两组穿刺成功率、患者对穿刺的疼痛反应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2%利多卡因局部皮内注射后进行首次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达到无痛穿刺,减轻患者对穿刺疼痛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黄家莲;朱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