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功能可固定螺纹管手术麻醉头架的制作

孙波;洪钦政;于洁

关键词:可固定麻醉螺纹管, 手术麻醉头架, 术前准备
摘要:手术麻醉头架是严格区分无菌区及有菌区的器材,它是用来支撑无菌区、遮挡患者,暴露面部,方便麻醉医生观察患者呼吸道通畅的器具之一[1],以往的手术头架都是固定在手术床头,而且必须使用固定螺丝在床边固定[2],花费时间较多;长时间使用螺丝容易滑丝,引起手术头架倾斜,固定不稳.这种带有螺丝固定栓头架固定受一定限制,没有灵活性;单侧的上肢手术或肩部手术,由于手术头架的限制,无法遮挡患者,不能形成完好的无菌区域;全麻螺纹管道虽有专用的器具,但底板短,而且螺纹管道较长,易脱出,并且会占用一定头部的空间;一旦损坏,配件难寻.为了解决这些不足,我院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手术麻醉带固定螺纹管的头架应用于全麻手术中,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多功能可固定螺纹管手术麻醉头架的制作

    手术麻醉头架是严格区分无菌区及有菌区的器材,它是用来支撑无菌区、遮挡患者,暴露面部,方便麻醉医生观察患者呼吸道通畅的器具之一[1],以往的手术头架都是固定在手术床头,而且必须使用固定螺丝在床边固定[2],花费时间较多;长时间使用螺丝容易滑丝,引起手术头架倾斜,固定不稳.这种带有螺丝固定栓头架固定受一定限制,没有灵活性;单侧的上肢手术或肩部手术,由于手术头架的限制,无法遮挡患者,不能形成完好的无菌区域;全麻螺纹管道虽有专用的器具,但底板短,而且螺纹管道较长,易脱出,并且会占用一定头部的空间;一旦损坏,配件难寻.为了解决这些不足,我院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手术麻醉带固定螺纹管的头架应用于全麻手术中,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波;洪钦政;于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手足外科患者姓名确认书的设计与使用

    随着医疗保险逐步推进,患者住院姓名或年龄错误,会导致费用无法顺利报销.医生将被要求填写信息失误证明书或修改相关资料信息,患者需多次到医院等部门证明,给患者、医护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且增加了工作量.台州地处浙东南沿海,民营经济发达,临床统计发现,手足外科患者大部分来自民营中小企业打工的低收入者,费用支出以保险报销为主.由于一些企业主为了节省或逃避保险费用,仅投保部分人员医疗保险,在临床中多次发现患者使用假名(或冒用他人姓名)现象.

    作者:方丹嫔;余玲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6例很可能克雅氏病患者的护理

    总结6 例很可能克雅氏病患者的护理经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通过正确的吞咽功能评估,做好相关的饮食指导;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保护措施,加强家属及陪护人员的防护知识宣教;落实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6 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出院前家属掌握相关的防护措施.

    作者:费益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上肢活动度调查

    目的 了解术后生存期乳腺癌并发淋巴水肿患者的上肢活动度和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采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对243 例改良根治术后生存2 年以上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测量上肢周径和上肢活动度,比较有无淋巴水肿并发症患者上肢活动度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出现淋巴水肿的乳腺癌患者116 例,其上肢前屈、后伸、上举、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的活动范围低于127 例无淋巴水肿乳腺癌患者(P<0.05);在生活质量量表5 个维度得分中,除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外,淋巴水肿组的得分均低于无淋巴水肿组(P<0.05).结论 改良根治术后的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会导致患者上肢活动受限,并会有较低的生活质量得分,造成负面影响.提示护士应指导患者尽早采取康复措施预防淋巴水肿.

    作者:代莉莉;段艳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描述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水平,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使用自我照顾能力量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问卷,对121 名完成全部放射治疗后门诊随访的鼻咽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15.63±17.70)分,生活质量在功能领域方面,社会功能(68.18±20.75)得分低;在一般性症状领域方面,失眠(31.68±28.50)症状重;总的生活质量领域得分(64.26±20.17)分.在特异性症状领域中得分前4 位的是:口干(67.77±26.50)分、唾液黏稠(55.10±28.45)分、体质量下降(40.50±49.29)分、牙齿问题(39.67±31.13)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其生活质量的功能领域及总的生活质量领域呈正相关(r=0.224~0.410,P<0.05),与症状领域呈负相关(r=-0.355~-0.184,P<0.05).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总的生活质量尚可,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好,其身体功能及总的生活质量越好,其不适症状越轻.

    作者:丁妍;覃惠英;颜君;范育英;李秋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192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规范化培训护士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培训需求,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护士营养规范化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92 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结果 规范化培训护士的营养态度较好,营养知识水平一般,营养行为水平偏低;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均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P<0.05 或P<0.01).营养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护龄(P<0.05)、学校是否开设营养课程(P<0.01)及自我效能感(P<0.05);营养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所在科室开展优质护理的级别(P<0.05)及自我效能感(P<0.01);营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历(P<0.05)及自我效能感(P<0.01).护士希望获得的培训内容是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疾病、食物的合理搭配和烹调等.结论 规范化培训护士的营养知信行现状不容乐观,应根据需求开展有效可行的营养规范化培训,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改善其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

    作者:徐晶晶;林征;谢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碳酸氢钠口腔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口腔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2月NICU 的60 例机械通气新生儿,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0 例:单号为观察组,选用2%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口腔清洁液,进行口腔护理1 次/4 h;双号为对照组,选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1 次/4 h.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口腔及气管细菌培养情况、口腔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VAP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67,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2.54,P<0.05),口腔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6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新生儿口腔护理,可有效清洁口腔,减少口腔内细菌定植,降低VAP 的发生率,减少口腔感染,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叶春燕;吴凡伟;郭冀丹;何少玲;何凤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广东省骨科专科护士在单病种质量管理中的工作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骨科专科护士在单病种质量管理中的工作现状,为使用和管理专科护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现状调查问卷,对广东省71 家医院的79 名骨科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79 名骨科专科护士,28%参与单病种质量管理,30%参与护理路径表格和指引制定,31%参与收集临床数据,28%参与资料分析,16%参与出院随访,11%参与研究改善服务方法;65%专科护士对单病种质量管理护理成效不满意,管理层对专科护士认识不足、缺乏整体策划和参与、职责不明确、角色定位不清是影响专科护士在单病种管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结论 骨科专科护士缺乏开展单病种管理的内在动力,零散参与单病种质量管理护理实践工作,管理层对专科护士重视不够,缺乏发挥专科护士作用平台,规范使用专科护士,是目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彭爱萍;包良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

    目的 探讨患者及家属全程参与护理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成效.方法 通过在病房墙壁设置温馨提示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特殊诊疗活动的宣传告知,在床尾悬挂健康教育表进行基础护理项目及健康教育项目的 告知与提醒,在病房墙壁张贴宣传告知栏等公开护理服务内容,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活动,配合并监督护士及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结果 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安全管理活动后护理满意度(96.1%)较实施前(89.7%)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配合的主动性增加,对护士理解和信任度增加,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活动,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

    作者:周秀红;黄水英;张伟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总结7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直接溶栓治疗并发症的护理经验.出现的并发症有:腹腔内出血1 例,消化道出血1 例,溶栓导管移位1 例,穿刺点出血4 例,均早期发现和积极处理,终顺利康复出院.应加强医护人员责任心和专科知识培训,尤其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发现患者细微的生命体征变化,并与其基础情况相比较,不能光凭某一指标在正常值范围而忽视了病情变化,在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临床表现、自觉症状等全面分析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并积极处理.

    作者:姚碧莲;金伟飞;徐萍;朱丹;宣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四步法预防乳腺癌患者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观察

    目的 观察四步法预防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乳腺癌初次化疗PICC 患者共170 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 例;观察组采用润滑、抬高、握球、贴膜四步法,即置管前应用肝素溶液浸泡导管,置管后帮助患者做好抬高,握力球锻炼,水胶体敷贴贴敷.对照组按常规处理:生理盐水浸泡导管,置管后鼓励做握拳松拳锻炼.两组均采用PICC 标准操作规程,采用盲穿置管法,置管后观察两组穿刺侧上臂红肿、疼痛、静脉条索及硬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程度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597,P<0.01).结论 应用四步法能有效减少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朱华;史小莉;陈伟芬;刘长芳;于晓昀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医用安瓿切割装置的研制

    静脉输液前开启大量的玻璃安瓿配药是护士每天繁重的一项劳动.开启安瓿的常规做法是用砂轮在安瓿颈部刻划出痕迹、消毒切割部、夹取无菌纱布、包裹安瓿然后用力掰断.该方法费时费力、护士劳动强度大;砂轮体积小易丢失;砂轮每次的划痕弧长短,需要反复刻划安瓿,易造成手指疲劳,甚至伤及手指而存在医院感染的风险.为解决这些问题,我科研制了一种安瓿切割装置,为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医疗护理操作安全提供了手段,且经医院临床使用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沈爱娟;祝海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916例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患者隐私权的保护

    总结916 例1 553 周期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患者隐私保护的经验.在完善制度与设施、加强人员教育的基础上,从可能暴露患者隐私的每个细节入手,充分注意患者隐私的保护,同时,正确处理隐私权与知情权的矛盾、隐私权与公共利益和生命健康权的矛盾,真正维护患者的权益,避免伦理侵权纠纷的发生.本组患者均未出现隐私侵权、知情侵权等伦理纠纷,患者综合满意度调查均保持在96%以上.

    作者:郑银芳;肖婉芬;王玉莲;林虹;李志凌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儿童PICC 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儿童PICC 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0 例行PICC 置管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 置管,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PICC 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1 次穿刺成功率、1 次置管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留置位置以及贵要静脉置管率.结果 观察组1 次穿刺成功率、1 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位置和选择的血管条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应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提高了儿童PICC 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并提高了导管留置质量.

    作者:尹艳;李素芳;付勤;李蔷;王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三乙醇胺乳膏湿敷创伤伤口的疗效评价及其愈合计分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观察三乙醇胺乳膏湿敷减轻创伤伤口的疼痛和促进愈合效果,探讨愈合计分用于评价创伤伤口疗效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入选6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采用三乙醇胺乳膏涂抹加保湿覆盖,对照组采用藻酸盐敷料覆盖.观察比较治疗后第3、第7、第14、第21 天伤口疼痛计分、伤口愈合计分、伤口面积缩小率、治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治愈率100%,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1 d 内伤口疼痛计分、愈合计分随治疗时间增加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伤口面积缩小率也增加明显(P<0.05).结论 伤口愈合计分用于创伤伤口疗效评价是客观可行的综合指标,三乙醇胺乳膏湿敷用于创伤伤口,其减轻伤口疼痛、促进伤口缩小和缩短愈合时间的效果优于单用藻酸盐敷料,使用安全便捷.

    作者:蒋琪霞;李晓华;周昕;彭青;黄秀玲;李洋;朱礼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分级加压弹力袜与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应用预防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目的 探讨分级加压弹力袜与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应用在预防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危重患者按入住ICU 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各60 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及使用分级加压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间歇充气加压泵.结果 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18 例(30%),观察组发生9 例(1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加压弹力袜与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龚小玲;岳莎莉;潘玉然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1例车祸引起腹腔血肿致十二指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1],其病因复杂,十二指肠梗阻的原因多为先天性,后天梗阻常见的原因为胰腺癌、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及外伤等.由于十二指肠与周围器官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梗阻的病因比较复杂,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上具有独特性,其中外伤引起单纯腹腔血肿致十二指肠水平段梗阻极为罕见.由于车祸后的腹腔血肿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导致肠梗阻国内尚无文献报道,诊断和护理没有经验可以参考.

    作者:陈新华;高兰;于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44名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状况,探讨潜在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实施心理授权提供依据,以有效提高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水平.方法 采用中文版心理授权量表对湖北省襄阳市3 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44 名合同制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问卷总分(40.70±4.96)分,不同年龄、婚姻状态、护龄、学历、职称、科室的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工作目的 不同的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合同制护士的心理授权水平有待提高,认识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的重要性,培养合同制护士热爱护理专业有助于提高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水平.

    作者:郭青;覃巍;何红燕;程嘉莉;胡华琼;张小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心理弹性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 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经30 余年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在心理学、临床医学、教育学、护理学等各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弹性是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个人在面临压力危机时,心理弹性是其能否成功复原的决定性因素.在护理行业,心理弹性已被看作是护理活动中协助护士良好地适应生理和心理损害的一个基本要素[1].而护理专业学生是护理事业的后备军,其心理弹性水平是决定其今后能否胜任护理工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笔者对心理弹性的定义、相关因素及测评工具进行综述,并就如何从教育学的角度将心理弹性的培养融入护理教育提出思考.

    作者:张丽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利多卡因局部皮内注射在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2%利多卡因局部皮内注射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 例首次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使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0.2 mL,分别在2 个穿刺点皮内各注入0.1 mL,等待30 s,用16 G 内瘘穿刺针从局麻注射针口进行内瘘穿刺;对照组除了不使用2%利多卡因局部皮内注射外,穿刺用物及操作流程均与观察组相同.统计两组穿刺成功率、患者对穿刺的疼痛反应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2%利多卡因局部皮内注射后进行首次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达到无痛穿刺,减轻患者对穿刺疼痛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黄家莲;朱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