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萍;李亚洁
1次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术后3 d内腹胀的例数.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3 d出现腹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腹部手术后早期用芒硝外敷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腹胀.
作者:覃梅梅;盘雪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trans theoretical model of behavior, TTM)是由美国学者Prochaska和Diclemente于1983、1984年提出的,是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一个有目的的行为转变模型[1].行为转变理论着眼于行为变化过程及对象需求,整合了若干个行为干预模型的模式和方法,通过多方面的引导来转变人们的日常不良生活方式,从而达到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2].
作者:吴丽萍;李亚洁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骨折或关节损伤术后,功能的恢复需通过患者的自主锻炼才能取得,任何治疗都无法代替自主锻炼而只能促进或辅助它[1].膝关节术后粘连、僵硬一直为膝关节疾病患者术后所面临的难题,连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vement,CPM)机问世以来,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在基层医院,因患者经济能力有限等原因,CPM机使用率并不高.
作者:张金丽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发生护患纠纷较多的治疗环节.因此,护士应做好静脉输液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减少护患纠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1].
作者:屈玉红;王秀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院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新生儿的家庭护理质量.方法 对2007年共600例新生儿的家长在患JLlil院前采用示范惟操作方式配合口头语言讲解、书面教育进行团体健康教育,采用电话回访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新生儿家长对团体健康教育的健康教育方式满意率达100%,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全部理解掌握的家长达95%.结论 采用团体健康教育的出院指导方式使家长丰富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提高了育儿水平,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励如波;许敏迪;黄春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护乍防护知识的掌握与锐器伤发生次数呈明显的负相关(r=-0.433,P<0.01).结论 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开展职业防护教育可显著降低护生实习期间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黄谨耘;陈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帕酮激发试验出院.
作者:裴大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基本的给药方法,是临床护理中广泛使用的基础技术操作之一[1],因聚氯乙烯(PVC)输液袋具有耐撞击、不易破损、贮存运输方便、在输液过程中不需补充空气、可避免空气污染药液等优点[2],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
作者:张国莉;陈桂云;赵雅荣;李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新生儿的皮肤表面角质层较薄,毛细血管密布在皮肤的浅层,皮肤的防御功能差,特别是面部的皮肤.当新生儿、早产儿需要吸氧时,常因胶布固定吸氧管而导致患儿面部皮肤产生过敏反应甚至破损.
作者:叶俏;方惠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大部分眼部手术需要充分暴露角膜,部分手术持续时间较短,不会对角膜及角膜缘干细胞造成明显的影响.眼眶手术,特别是球后肿瘤摘除术,手术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是全麻手术,角膜失去眼睑的保护作用,暴露时间过长,可致泪膜破坏、角膜上皮细胞脱落,失去其保护屏障的作用而导致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
作者:和丹;李娟娟;杨红云;徐秀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文化程度越低者其主观生活质量越低(P(0.01或P<0.05);单亲家庭相对于扩展家庭,主观生活质量较低(P<0.01).结论 肥胖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比正常体质量儿童低,但干预后能明显提高;肥胖儿童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肥胖程度、学习成绩、家庭类型、母亲文化程度等.
作者:丛敏;吴敏;罗均芬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体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活力5个维度分值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总体健康和情感职能改善尤为显著(P<0.01),提示FC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3)FC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并无显著改变(P>0.05),提示本研究尚不能证明生物反馈可以改善FC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结论 生物反馈可以改善FC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生物反馈改善FC是否是通过自主神经起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丁美红;林征;王美峰;林琳;朱芬芬;周丽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分层更换创面敷料换药法对急性开放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外科换药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秋丽;刘丽霞;邓敏婷;胡带玉;梁燕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待遇;认真学习并掌握试验方案.
作者:杨春梅;黎艳艳;杨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4,P<0.01).结论 新生儿出生时,吸净胃内羊水可有效降低咽下综合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陈颖蕾 刊期: 2009年第15期
6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冰袋、芦荟、醋酸氟轻松冰片乳膏联合外敷,其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
作者:邓玉琴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我院袋装液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由各科室请领备用.门急诊输液室日平均输液量100~120例次,患者流动性大、时间段相对集中.门诊长期输液医嘱3~14 d不等,为了方便患者,本院均由输液室负责保管药品,每例患者1个抽屉式储药箱,并标有编号.
作者:梅彤林;陈冬梅;赵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中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收缩压、心率较术前升高(P<0.01),术中舒适度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音乐疗法可减轻髋关节置换者术中心理应激反应.
作者:施思;胡慧敏;陈显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婴幼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需要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婴幼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分散患儿注意力、行为干预及渐进性诱导法.观察两组患儿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哭闹、拒绝情况及完成时间,比较两组对雾化吸入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对雾化吸入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针对患儿不同年龄段心理发展特点采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对雾化吸入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任小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序框架来构建<药理学>新教材的体例和内容,突出临床用药护理知识教育与技能(包括临床常用药物用药技能以及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的培养.
作者:范志刚;曹全亲;肖爱凤;李学琴 刊期: 200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