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梅梅;盘雪莹
静脉输液是临床基本的给药方法,是临床护理中广泛使用的基础技术操作之一[1],因聚氯乙烯(PVC)输液袋具有耐撞击、不易破损、贮存运输方便、在输液过程中不需补充空气、可避免空气污染药液等优点[2],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
作者:张国莉;陈桂云;赵雅荣;李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5期
6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冰袋、芦荟、醋酸氟轻松冰片乳膏联合外敷,其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
作者:邓玉琴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液的剂量以皮肤形成3个完整毛孔的皮丘为宜,注入此剂量的皮试液不影响皮试结果的判断,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作者:陈小芳;黄春霞;苏丽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我院袋装液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由各科室请领备用.门急诊输液室日平均输液量100~120例次,患者流动性大、时间段相对集中.门诊长期输液医嘱3~14 d不等,为了方便患者,本院均由输液室负责保管药品,每例患者1个抽屉式储药箱,并标有编号.
作者:梅彤林;陈冬梅;赵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分层更换创面敷料换药法对急性开放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外科换药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秋丽;刘丽霞;邓敏婷;胡带玉;梁燕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升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颖;章雅青;李贤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发生护患纠纷较多的治疗环节.因此,护士应做好静脉输液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减少护患纠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1].
作者:屈玉红;王秀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婴幼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需要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婴幼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分散患儿注意力、行为干预及渐进性诱导法.观察两组患儿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哭闹、拒绝情况及完成时间,比较两组对雾化吸入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对雾化吸入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针对患儿不同年龄段心理发展特点采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对雾化吸入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任小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总结1例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并发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患儿的护理.认为预防感染需做好保护性隔离和静脉穿刺的护理,重视臀部、阴囊、尿道口、接种部位、口腔黏膜的护理,改善原有症状,做好抗痨药物的使用及其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并安抚患儿家长,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等.经过3个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儿病情控制,转本院血液科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作者:黎小芹;陈学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待遇;认真学习并掌握试验方案.
作者:杨春梅;黎艳艳;杨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例,导管脱落1例,导管异位2例,机械性静脉炎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42),其中发生导管阻塞2例,导管脱落2例,导管异位2例,机械性静脉炎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0.1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在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到社区接受导管护理安全可行.
作者:黄芳艳;李君丽;韦桂源;黄凤形;罗琳雪;赵小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4,P<0.01).结论 新生儿出生时,吸净胃内羊水可有效降低咽下综合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陈颖蕾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提高整体预防认识是控制MRSA院内感染的有力措施.通过采取严密的控制措施,之后未出现新病例,3例患者1月16日后送检结果均为阴性,先后出院.
作者:徐艳春;赵莉;张敏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便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是发生再次脑出血的诱因之一[1].通便法是神经内科常用护理方法,2007年3月-2008年3月,笔者观察使用了改良通便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韦兰春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留置胃管是新生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适用于早产儿早期喂养、无法经口进食患儿的营养支持和因疾病造成患儿腹胀使用的胃肠减压、药物治疗等.
作者:俞国琴;单燕燕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骨折或关节损伤术后,功能的恢复需通过患者的自主锻炼才能取得,任何治疗都无法代替自主锻炼而只能促进或辅助它[1].膝关节术后粘连、僵硬一直为膝关节疾病患者术后所面临的难题,连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vement,CPM)机问世以来,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在基层医院,因患者经济能力有限等原因,CPM机使用率并不高.
作者:张金丽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院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新生儿的家庭护理质量.方法 对2007年共600例新生儿的家长在患JLlil院前采用示范惟操作方式配合口头语言讲解、书面教育进行团体健康教育,采用电话回访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新生儿家长对团体健康教育的健康教育方式满意率达100%,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全部理解掌握的家长达95%.结论 采用团体健康教育的出院指导方式使家长丰富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提高了育儿水平,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励如波;许敏迪;黄春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体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活力5个维度分值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总体健康和情感职能改善尤为显著(P<0.01),提示FC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3)FC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并无显著改变(P>0.05),提示本研究尚不能证明生物反馈可以改善FC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结论 生物反馈可以改善FC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生物反馈改善FC是否是通过自主神经起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丁美红;林征;王美峰;林琳;朱芬芬;周丽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大部分眼部手术需要充分暴露角膜,部分手术持续时间较短,不会对角膜及角膜缘干细胞造成明显的影响.眼眶手术,特别是球后肿瘤摘除术,手术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是全麻手术,角膜失去眼睑的保护作用,暴露时间过长,可致泪膜破坏、角膜上皮细胞脱落,失去其保护屏障的作用而导致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
作者:和丹;李娟娟;杨红云;徐秀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序框架来构建<药理学>新教材的体例和内容,突出临床用药护理知识教育与技能(包括临床常用药物用药技能以及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的培养.
作者:范志刚;曹全亲;肖爱凤;李学琴 刊期: 2009年第15期